荒漠奇迹农场: 30-35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荒漠奇迹农场》 30-35(第10/16页)

 听他这么叭叭, 所长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噢, 感情这时候你又不嫌弃村里造了?

    不过他倒是能理解赵工的心情。

    因为存在技术差距所以想要全力追赶,看到别人的先进东西难免动心,想让自家的山川河海也能用得上。

    可一旦发现又好用又便宜的,那是个人都会动心。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普遍存在,国家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当然是能省则省啊!

    “你在这儿呆着, 下周三的洽谈会你不谈了?”

    所长问他。

    “谈啊。”

    赵明宇一脸专注地调整管路。

    “谈是可以谈,但价格必须压下来。放着自己家好东西不用,花高价去买别人的过时技术, 我又不是收了回扣。”

    “麦德逊现在唯一优势就剩滤膜了,这是他们的核心技术,那是真正的好东西,用处很广。”

    “之前他们只愿意整套出售, 不同意单卖滤膜。可现在情况又有不同了。不卖滤膜我们可以暂时中止谈判, 拖他们一阵子, 等咱们确定农场设备的实用规模再说。”

    所长点头。

    他也是一样的想法。

    麦德逊的技术并不是全无价值,该谈的还要谈, 但有农场设备横空出世, 谈判的攻守之势异也。

    “那我这就回去向院里打报告, 你准备在这儿待多久?我看农场的条件可不太好啊。”

    “咱们搞污染治理的,去的哪有条件好的地方?我还想再做些测试,怎么也得一两个月。”

    赵明宇有些含糊地道。

    “没事儿,你先回去。刘建昌和薛辉不是在这儿吗?大不了我和他们挤一挤。饭钱我自己掏,不可能饿死的。”

    饭钱当然不可能让赵工自己掏,毕竟是农场请人家过来主持验证工作的,该有的招待还是有的。

    于是当晚,赵明宇和所长一行人就吃到了农场特色餐——水煮玉米和烤土豆。

    “周主任,为什么你们这儿的主食都特别怪?”

    赵明宇问周数。

    “巴掌大的小玉米就算了,这土豆怎么还花花绿绿的,还红蓝豹纹,是故意做的造型吗?”

    “当然不是。”

    周数略尴尬地笑了笑。

    关于土豆不正经这件事,他几乎逢人就要解释一遍,做梦都能倒背如流。

    “因为我们这里的环境,而且这土豆是和梭梭树混接的,不然不能在荒漠里生长。”

    “别看它模样怪,营养成分其实比普通土豆还要高出不少,还含有一种特殊的生物肽,能够促进人体消化,是很有营养的食品。”

    这是张芸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

    张芸教授在梭变土豆中找到了一种物质,可以有效提升肠胃消化能力,改善肠道菌群的紊乱。可惜这种活性生物肽只能存在于土豆中,与梭变系的某种多糖相伴相生,单独提纯就会瞬间失效。

    “所以多吃土豆是有好处的。”

    张芸教授这样对周数说道。

    “土豆本来就是我们国家常见的餐桌食物,梭变土豆生长周期短,营养丰富而且还口味独特,这是十分理想的食用品种,应该得到推广。”

    那时候周数还没太在意,毕竟大家现在都忙着种豆子和花生,谁还顾得上梭变土豆腿部推广?!

    可万万没想到的事,在今时今日,他竟然遭遇了赵工的灵魂发问。

    “这么好的东西,你们怎么不买啊?”

    赵工咬了一口烤土豆,含混地道。

    “农场应该卖农产品的吧?你们这土豆销量怎么样?”

    销量……

    周数的额头冒汗了。

    他们农场哪有什么销量?一期的收成几乎全部用来育种了,剩下实在不能用的边角料,全被农场食堂收走送上了餐桌。自己人都不够吃,哪还有往外卖的份额?

    但这也的确有些违和,毕竟农场就这么点田,能用到多少人?谁还天天吃土豆啊?!

    “会有的,现在场里正在建榨油坊,我们也注册了品牌商标,很快就会有农场花生油和大豆油上市了。”

    周数抹了把汗。

    “土豆不好保存,而且直接买价格也不高,我们打算走深加工的路子。”

    “我们已经注册了网店,但田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种出来的,有成品怎么也得等到这一季收获。”

    好说歹说,算是把这个话茬给圆过去了。

    但赵明宇的话给周数提了个醒。

    农场怎么能没有农产品呢?他之前大张旗鼓地在菜友论坛上宣传,已经有很多人留言问他什么时候还卖土豆!

    环段任务第一阶段完成,势必是要把农场出品提上日程了。想要伪装成普通国营农场,产品包装就得接地气,朴实简单不花哨,他得让齐格……

    对了,齐格和徐恒今天跟着小八和小统去北海了。

    唉。

    周数默默叹了口气。

    难怪他觉得今天格外安静,就连赵工做检测实验的时候,气氛都异常平和,原来是孩子们都走了。

    巴小霸和宁小统搭乘送赵工过来的包机去了蓬立市,然后在那里换乘高铁去海州港。

    巴小霸的那艘太阳能帆船现在就停在海州港东区12码头。

    唉,走了,四个人都大包小裹兴高采烈地走了,甚至没人过来跟他道个别……

    空巢老父亲……还挺难受的。

    同一时间,飞往蓬立市的包机上。

    “睡袋带了吗?”

    “带啦。”

    “牙刷带了吗?”

    “带啦。”

    “炒锅呢?”

    “带了带了,还有小黄鸭围裙和锅铲,都是成套打包好哒!”

    “小八你的鱼竿我也带了哦,鱼食鱼饵什么的我们可以在海州港采购,不然我们带的东西实在太多啦。”

    宁小统和巴小霸,两人一问一答,兴致勃勃地核对行李。

    一旁的齐格和徐恒在下象棋。他们俩的行李十分简单,就只有两个小背包。

    “拱卒。”

    齐格推了记棋子,然后朝两个小孩的方向瞄了一眼。

    “他俩这是去过日子吗?还带了锅……难不成真想在海上捞鱼吃?”

    “嗐,孩子嘛,在戈壁滩里憋久了,第一次出门。”

    徐恒哂笑一声。

    “齐哥,你都带啥了?”

    “还能带啥?”

    齐哥两眼紧盯着棋盘。

    “就一套替换的衣服,穿一带一,这不是咱们日常出任务的标配吗?”

    安全部的特勤员都是这样的习惯,出门只带必要的换洗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