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冯家小娘子》 29、拨霞供(第2/2页)
我自个调制的哈哈。”
锅中兔汤“咕噜咕噜”滚了,冯云将那薄薄的兔肉下锅涮。
苏和仲比她想象中的还亲和,不会因为他们是贫苦的农民而区别对待。
这位一生漂泊,多苦多难的大诗人,总能在人生失意时找到乐趣,写下一篇篇著名的诗句,鼓舞处在低谷中的后人。
何种洒脱的境界才能如此呢?冯云却知道他后面还要一路往南下贬,在那充满瘴气的岭南,还能淡然吃着荔枝,写下千古名句。
历史不会因为谁而改变,冯云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她没有任何能改变命运的手段,也触及不到家国朝代的金手指,就像她投身在贫困的农户中,有着一颗不断想改变家中境遇的心,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终于知道它为何叫‘拨霞供’了,这绯红的兔肉,用筷子夹着,在浓香的汤汁中翻滚,变色,可不就是这个意境么?”苏和仲立马发现关窍。
一鸣道长道:“这名字取得不俗。”
这名字当然不是冯云取的,但此刻不好说什么,她将烫好的兔肉,用公筷夹在各位的饭碗中。
兔肉软滑细嫩,裹着浓香的汤汁,结合蘸汁的酸辣,胡椒的温热,肉香四溢,众人一口吃下,纷纷赞不绝口。
这一顿,苏和仲吃的过瘾。
“哎呀,真好久没吃这个了。太想念了,我在黄州可是天天吃猪肉啊。”苏和仲自嘲道。
众人皆笑了。
兔肉不多,众人吃完,又将那新鲜的时蔬拿来烫,非常下饭。个个碗中的青粳米,都见了底。
蔬菜烫在兔肉锅中,既解了腻,又丰富了口味。
临近黄昏,外头杜鹃啼鸣,观中香客渐少。待吃毕收拾过后,冯云等人就要辞去回家。
宋殊一送他们到外头,感谢杨景做东,冯云做菜,吃了这一顿美食,往后食谱中,就又多了一道菜。
还承诺若是冯云他们再得了野蕈,或者其他野味,可送了来这里。
将菜送至道观,比送至张府上好很多,至少冯云是这样想的。
三人坐上驴车,往石头村驶去。
冯献跟苏先生交谈中得知,他会在观中住上半个多月,然后去江州,去庐山。
冯献得了苏先生指点,已然将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了,表示想在苏先生登船之时,与众人一道送别,当然得到苏先生许可。
车马喧嚣,路上回村的车有许多,冯云瞧着杨景前头拉车的驴,决定,手上的三贯钱,就买驴!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