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扮男装后我登基了: 111. 逐鹿中原 下定决心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三国]女扮男装后我登基了》 111. 逐鹿中原 下定决心(第2/3页)

   “一则让他们归还人情,替我们攻打南郡和江夏郡,一则按照军功将人就地安置在那,分了宗贼的土地。”

    自己人手不足,正好这些人员可以代为驻守两郡。

    大宗贼首领的土地广阔,可以分为百余份给兵卒,这样将外地兵卒的利益同豫州当权人紧密绑定在一起。

    “庄主不必心急,”郭嘉笑道:“等黄盖、程普的求救信到了再回复,免得显得我们虎视眈眈。”

    “这次来求药,就只给退烧秘药了。”孙坚的病症,绝不是退烧药能解决得了的,燕绥乐于再卖个人情给长沙军。

    郭嘉摇着扇子说:“人情总是越欠越多的。”

    燕绥笑道:“黄盖、程普等人可不是喜欢欠债的人。”

    “我着太史慈在孙坚死后,带领他的部众作势回东莱郡。”郭嘉胸有成竹道:“黄盖、程普等人不忍心长沙军四分五裂,必定会接受庄主的邀请。”

    “行,贾诩正在说服蔡瑁、蒯良两族,同他们联手灭荆州作乱的宗贼。”燕绥问郭嘉:“奉孝觉得,若许蔡氏、蒯氏以荆州别驾从事如何?”

    别驾从事乃是一州高级佐官之一,刺史巡查一州,别乘传车从行,故名别驾。在有的州,别驾从事总理一州政务,权力极重,有人称其“居刺史之半”。

    郭嘉道:“有这样的诱饵在前,不愁谈不成合作。不过,一州不能只有两个别驾从事。”

    燕绥笑道:“我晓得。”她会限制别驾从事的权力,再调任一位,形成足鼎立之势,她想了想:“其实接触下来,我觉得黄盖很有潜力。”

    “不妨让其试试,除此之外,荆州最关键的岗位乃是都官从事和功曹从事。”

    都官从事主察举百官犯法者,功曹主人事选拔考核。若这两位同上下沆瀣一气,那对荆州的危害就大了。

    “我明白,选拔人才不能由士族说了算,以后荆州中层及以上所有官员任命,我都会亲自经手。”燕绥晓得其中厉害,在心中也有了人选。

    “这些权且后放,当务之急是安顿下荆州。”历史上,荆州可是空降了汉室宗亲刘表,这位人杰可是同荆州大族代表蒯越和蔡瑁一拍即合。

    郭嘉颔首:“而且,梁国、陈国都已经安顿好,庄主也能腾出手来解决豫州的后患了。”

    “嗯,还有一个鲁国。”

    “庄主斩杀董卓、大破凉州军的威名即将传遍中原,鲁国国相是个不善军事的墙头草,想来过不了多久,就会主动来颍川郡拜访投诚了。”

    “那沛国?”

    “有文若坐镇,庄主有什么好担心?”

    燕绥不解问:“奉孝说的后患是?”

    “汝南郡。”郭嘉说:“虽然有陈宫和钟繇在接手汝南郡,但汝南郡多桀骜不驯的士家大族,若想要短期内快速消化,还需您亲自出马不可。”

    “你说得有道理,我会纳入在行程里面。”汝南郡除了多门阀大族,还有袁氏的各色姻亲。

    汝南袁氏,这个称谓已经透露出来袁氏祖籍在汝南郡。虽然袁家已被灭族,但他们门客、姻亲都在。袁绍这个汝南袁氏唯一的继承人,若是派人去煽动,搞不好汝南郡生出乱子来。

    “袁术还有什么用?”提及袁氏,燕绥想起来了被关押的袁术:“他还好好地关着吧?”

    “杀之无益,”郭嘉建议说:“不如留着吧。”

    “嗯……”燕绥道:“他在鲁阳待了不少时日,或许对南阳郡的秘辛有所了解,回头你和他聊聊吧。”

    她虽然趁着孙坚将南阳郡搞得一团乱时入驻,但南阳郡并不是那么容易消化的,现在平静的湖面下可能还隐藏着不少的隐患。

    现在有贾诩和赵云押着,但赵云派兵南下后可能会生乱。所以燕绥决定把南阳郡也安排在日程上。

    “也不知道谁会留在洛阳,做我们的邻居。”虽然在北边关口阳关设下了重重把守,燕绥还是很关心最后谁留在洛阳。

    “洛阳北有吕布,南有豫州,且粮、兵尽失,现在的洛阳可不是什么好地方。”郭嘉说:“多半在打扫了残余,实在刮无可刮后,他们就尽数撤兵了。”

    “说起来,这次没把荀攸带回来,唉……”燕绥遗憾说:“不过,依当时的形势,若是荀攸回来,多半会让吕布生疑。”

    郭嘉摇头说:“若是回来,荀攸总有正当的理由来说服吕布,我倒是觉得荀攸另有想法。”

    燕绥吃惊说:“总不至于是看上吕布吧?”

    就吕布那性格,颍川名士还看得上?

    “荀攸或许有些别的想法,”郭嘉说:“吕布虽然反复,手下却没什么幕僚,加之其有兵有粮,荀攸应该是想利用吕布迎回天子。”

    “他执念这么重的话,也不适合回豫州。”燕绥不想管了:“让他们和凉州军折腾去更好,我们先回阳城,给新收拢的人才们安排合适的岗位。”

    正视了大志后,燕绥反而觉得心理一松,静静地看着郭嘉:果然有个人分担才是生活啊,不然就只是生存而已。

    郭嘉笑道:“庄主,怎么又恍神了,想什么呢?”

    燕绥随口说:“没什么,在想戏志才安顿地怎么样了。”

    这时,埋头烧玻璃的戏志才连忙亲自出马,安置起了百名官员。放眼整个阳城,也只有一处地方合适了。

    在斟酌过后,戏志才将人安置在了新区的宿舍楼。

    这宿舍楼本来是为学生准备的,乃是教学楼的配套设施。但没想到燕绥会一口气搞来这么多官员,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合适的房子给他们住。

    戏志才灵机一动,这宿舍楼刚盖好。让他们住在这里既方便管理,又不寒碜,便让人将寝具、书案、坐榻、笔墨纸砚等物准备好,安排人暂时住了进去。

    这些人平时都被人伺候惯了,但戏志才可不惯着他们,衣服要自己穿,饭菜要自己去打。在附近有食堂,每个人凭饭票吃饭,不能再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但考虑到许多人十指不沾阳春水,他还是安排了一些配套的服务。比如床褥和卫生每天都有侍女来打扫,衣服也有人来取走洗晒。

    “这楼怎盖得如此齐整?”被粗暴的凉州军治好了挑剔毛病的官员们也没多说什么,乖乖接受了安排。

    比如蔡邕,在入住没多说什么,希望戏志才带路去阳城的学堂。

    戏志才亲自给这位当世大儒介绍:“其实过几天,整个学堂就要搬到新区去了,那边更宽大敞亮,也有配套的宿舍,能容纳三千人求学。”

    蔡文姬毕竟年轻,小小惊呼了声:“三千人?”

    戏志才笑道:“眼下还没有那么多人,只有四百学生。”

    蔡邕问:“豫州刺史这新学堂是什么时候建的?”

    戏志才笑道:“去岁的时候,相信随着大力宣传,日后入学的人会更夺。”

    蔡邕暗道:燕绥果然是个擅长未雨绸缪的人物,难怪能在官场上平步青云。

    有些官员依旧不想留在豫州,不顾当地名士的劝说,不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