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扮男装后我登基了: 109. 逐鹿中原 打完就溜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三国]女扮男装后我登基了》 109. 逐鹿中原 打完就溜(第1/2页)

    随着燕绥一声令下,身后的护卫队箭如雨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大腹便便的董卓给射成了个筛子!

    袁绍和曹操都没想到燕绥人狠话不多,眼睁睁看着燕绥抢夺先机,射杀了董卓。

    在又一发烟花的映照下,董卓庞大的身躯轰然倒下,仿佛在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

    燕绥厉声喝道:“典韦!”

    “诺!”不用燕绥细说,典韦也明白,立即跳到旁边的小船上。

    在船夫的带领下,小船飞快地朝着董卓划去,典韦臂力出众,大网一撒,就把董卓的尸体给拽了上来。

    这一连串流畅非凡的动作下来,曹操、袁绍、连带着刚刚涉水而来的孙坚,都被这变故给惊住了。

    燕绥在路上就同护卫们演习过,连撤退都很熟练,不带一丝耽搁的。免得诸侯们越聚越多,为了抢功劳翻脸不认人。

    “董卓头颅在此,不才燕绥,今终于为民除害了!”燕绥把喇叭放在唇边,直接将功劳盖棺定论。

    她已经猜到了袁绍的身份,却不上前打招呼,让手下小船一划,就飞快地划走了。

    随着最后一缕烟花落下,袁绍和曹操等人面前重归黑暗,黑夜中只剩下星星火把。

    众诸侯只听到豫州口音兵卒们的喝彩声:“不愧是燕使君,诛杀国贼董卓,功在社稷,利国利民呐!”

    喝彩的声音逐渐远去,留下袁绍在原地无能狂怒:“这天杀的燕绥,盟主在前居然不听号令,擅自行动!”

    他刚刚明明就喊留步,对方居然没有听到,还飞速地把董卓的尸体拉走了,这样就算自己想抢夺功劳,也无凭无据了!

    更何况,远远地还在不乱传来豫州军的喝彩声,估计很快各路诸侯皆知了!他不知道的是,燕绥在认领和宣传功劳这块做得更深远,很快这诛杀董卓的精彩故事就要上报纸了,在天下十三州大面积流传,让豫州刺史燕绥的声名远播。

    袁绍恨恨地骂了起来:“该死的!”

    曹操连忙提醒他注重大局:“本初,董卓虽死,却还有残兵无数啊,我们得赶紧杀到皇宫去。”

    袁绍再不情愿也只能自认倒霉:“走,去皇宫寻天子!”

    然而他们注定要扑个空。甭说天子,这偌大的洛阳都城,连文武百官的影子都寻不到。

    燕绥可不是信奉“酒香巷子深”的人,为了树立形象,让诸侯未来攻讦自己站不住脚,直接让贴身的四名护卫拿着大喇叭,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宣传自己的功劳。

    当然,功劳还是其次,最关键的是要动摇凉州兵马军心。

    果然,凉州兵卒们听说董卓已死,本来就畏水的他们更没有心思停留了,纷纷朝着城门奔逃。被董卓收在麾下的中原兵们就跟不用说了,仗着自己的中原口音和长相,他们直接把兵器一扔,把盔甲一脱,假装成寻常百姓。家在洛阳及周遭的,就直接去寻家人了。

    燕绥的兵卒乘着小船,遇到旱鸭子的兵卒就用渔网一捞,绑了扔在船后面。奈何凉州兵太多,很快小船就盛不下了。

    豫州军按照先前制定的计划,在黄忠等将领的组织下,开始有序撤退。

    与此同时,没有轻便的小船,被困在水里的各路诸侯还在奋战,以孙坚的长沙军杀敌最甚。

    部分长沙军在水里就像是一条条灵活的鱼,看到举着火把、在水里艰难跋涉的凉州兵卒,就潜在水里给他们一刀,轻轻松松拿下。

    郭嘉带兵在西门,同并州军一起以逸待劳,跟砍瓜切菜一样对付逃出来的散兵。吕布被郭嘉说得不好意思,终究没全部溜走,而是留下了张辽带一千骑兵协助豫州军。

    这一激战直到天明。

    天亮的时候,水流已经顺着地势流出了洛阳城,城中的水只到脚踝。

    然而因为夜里的激战,水流中散落着无数的兵器和尸首。

    在各诸侯冲进皇宫和王府扫荡的时候,燕绥已经整肃军队回营地休息一会儿了,正通知诸位将领们做好撤离的准备:“威望已经刷了,仇恨值也拉了,我们也该学吕布溜了。”

    中午用过饭之后,缓过神来的关东诸侯相商下一步要怎么办。

    是继续追击凉州军,夺回天子和文武百官?还是就此解散,各回各家,是他们相商的重点。

    曹操追击之心犹甚,质问众诸侯:“如今天子和文武百官被掳掠而去,岂能不救?而董卓已死,吕布已投靠关东盟军,我们不思乘势追袭,却在这儿按兵不动,这是为何?””

    一上午都在找金银珠宝和珍玩玉器的诸侯们:“孟德休要着急,鏖战了一夜,又遇到了大水,大家都需要休息啊。”

    也就身体和铁打一样的孙坚,连合眼都没有,一直打到天亮不说,到了天明还去被挖掘破坏的汉陵那祭拜和修整。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伤口进水发炎,又因为劳累双重夹击,此时的孙坚已是强弩之末,脸上毫无血色,不过是强撑着精神。

    太史慈劝说他在原地打个帐篷躺下,孙坚头铁地拒绝了:“我已前带兵征战黄巾贼,三天三夜都没有合眼,眼下不过一个夜晚,有什么好休息的?”

    燕绥早就知道对方要商量的是什么,已经找了“后方传来紧急军情,有黄巾贼蓄意反扑”的借口准备拔营回豫州了,完全不打算掺和在里面。

    袁绍不喜欢燕绥的自作主张,但一想到对方毕竟杀了董卓,要是来到联军之中,怕是会威胁自己的地位,倒也没阻拦。

    而且,关东诸侯毕竟忌惮燕绥的玄妙军火。

    就跟忌惮孙坚、吕布的强悍战力一样,他们也就敢背后发牢骚,恨恨地抱怨“倒是让这人横空出世抢了功劳”、“投机取巧的白身”。

    燕绥救了一些官员的事情捂地死死的,早在攻占洛阳城之前,她就以为战争危险、得将列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为名,将百名官员送到了阳城。

    有德高望重的蔡邕配合,再加上不少官员私下里收到了荀彧、钟繇等人的亲笔信,对这趟搬迁持反对的寥寥无几。

    此时,他们即将抵达阳城。

    这时,燕绥正亲自给将领们端姜汤,也亲自给郭嘉盛了一碗。

    将领们裹着小毯子坐在帐子里,他们也不想裹毯子,但主公说了得裹,免得风寒,众人便乖乖听话了,横竖使君从来没有错过,听就对了。

    他们一边喝一边讨论:“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去追击凉州军?能不能追上天子。”

    其实若诸侯齐心协力,还真能把天子和文武百官给救回来。

    郭嘉摇头:“董卓在洛阳和长安之间的交通要道上早有布置,现在他们应当行至第一道重要关卡之后了,那关口由中郎将董越带兵两万把守,不是那么好攻的,诸侯们不会去自寻苦吃。”

    燕绥自然而然地夸赞起了自家兵将们:“和我们豫州军一样勇猛直前,孤军深入的毕竟是少数。”

    “而且,最关键的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现在就是力竭的时候。”郭嘉皱着眉头咽下了苦涩的姜水,皱起了秀气的眉头:“难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