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上了死对头教授的车后》 30-40(第2/15页)
流无尽谄媚,转个身,背后就诋毁薛流的人,只是那时候,他不加分辨地也站到了诋毁者的一边。
叶津不知道薛流那两年经历了什么,两年之后,课题顺利结题,薛流也靠这个课题破格升了教授,人前花团锦簇。
但是薛流却像失去了光,从此开始躺平,做一个他眼中的学术垃圾。
叶津揉着睛明穴,梳理了今天的事,又回忆起早年的薛流,他突然有那么一点点理解,薛流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树大招风,鲜花掌声裹挟着暗刺一并而来,越是夺目照人,也越是容易被攻击。
薛家二少爷什么都不缺,当然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啊。
叶津带着一丝浅浅的愧疚入睡-
今天晚上,薛流收到了不少消息。归纳中心思想,主要是之前就吃瓜的学生,今天听到了“肾不好”传闻,来试探薛流真假。
最开始只是一个相熟的本科生问他:“薛老师,你和叶老师是什么关系啊?”
薛流皱着眉头回了个“没有关系”。
接着各种各样试探和擦边疑问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搞得他越来越慌张,为什么感觉全世界都觉得他和叶津有什么?
都过去好几天了,每天新闻这么多,难道不应该迅速的把他们两个遗忘吗?看来还是他立的人设太温柔了,一个二个蹬鼻子上脸。
薛流发了个朋友圈。
【中医学院薛流】:今天来问过我的人,我记住你们了,劝你们好好学习,尤其是有我授课的专业。读研的,最好别让我碰见你导师。孙红雷抡刀.jpg
然后他登上了久久不用的学校论坛,论坛里已经疯了,遍地都是嗑疯了的帖子。有梳理双教授从进校到现在时间线的,有在历届学校活动中捡垃圾糖的,有分析上次告白热吻事件的,有推理这次肾不好事件的。
还有写小黄文的。
薛流都惊呆了,学校论坛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马上,他的心也凉了半截,但愿宝贝儿只是医院的医生,不要跟学校有关系,更不要上这个该死的论坛。
薛流点开了一个扒拉糖的帖子。
路人甲:「叶教授那个凶凶的样子,狠狠欺负薛教授时一定绝绝子!」
路人乙:「就是啊!薛教授感觉是奶呼呼那一挂的,好甜好甜!」
甜你妹……就算是谣言,他薛流怎么可能被叶津压?想多了,这些小兔崽子怎么一点眼色都没有,自己这一身腱子肉是摆设吗?
【知名混子】回复路人甲:「薛教授把叶教授弄哭的时候你还在读高中。」
【知名混子】回复路人乙:「你可能不知道薛教授的拳头为什么这么硬。」
作者有话要说:
①明·王鏊《震泽集》卷三十二《王惟颙像赞》:“莹若冰壶,矫如玉树。迹寓轩岐,志敦儒素。”
②明·沈周《石田稿》手稿《戏述药名为吴惟允谢王惟显医》:“病去比泽泻,剪草根亦夷。报乏青琅玕,惟咏木瓜辞。尚使君子心,怀德无艾时。”
写不来彩虹屁,找的别人夸医生文章。泽泻、木瓜、使君子、艾都是中药。
③重阳则阴,重阴必阳是说,一个对立的事物,一方在极致的时候,会往另一方转换,有点触底反弹、否极泰来那种意思。
④孙红雷抡刀那个表情包大家见过吧,就是《征服》里的刘华强。
chapter 32
当晚, 论坛里凭空冒出一个到处怼叶薛党的薛叶党,口放厥词, 舌战群崽, 四处出击,硬生生把整个论坛的画风变成了薛流是攻并狠狠压制叶津。
完成这一切,才满意躺上榻。
今天像过了两天一样, 早上受惊吓,下午上课, 晚上还帮叶津收拾烂摊子,他可真是个大好人。
想起上午那位壮士, 他现在还有点心有余悸,暂时搁下了去偷看TreadonSnow的想法,就让距离产生的美再多保持一会儿。
现在当务之急是撇清和叶津的关系,但是莫名其妙地, 名誉上的他们从头到尾搅在一起。
既然叶津愿意去相亲,说明是有脱单意向的。
妇女之友薛流接触过各种年龄段的各种女性, 像谭青青这样本身优秀, 眼光出挑的女生, 是绝对忍受不了被男人抛下的,她可以挑选的男人太多了,他们两多半凉了。
行, 就借着实验室的事两人有交集, 他要往叶津面前带女生-
第二天, 办公室的气氛大大和谐, 也许是薛流和叶津两个人都目睹了别人是如何嗑他俩CP, 现在看到对方都不禁想起来, 总觉得怪怪的。
以往习惯性噎对方, 现在已经噎不出口了。
薛流的工位旁边新增了书架,备了很多准备看的书,从漫画到小说,再到医书,各种各样。
两个人早上见了也不打招呼,没课就坐在各自的工位上,各干各的。
叶津在看文献,中途出去接了水,回来的时候看到逆光里的薛流,仰躺在靠椅上,手里拿了本经方医案,过于修长的腿交叠搭在桌子上,锃亮的皮鞋挤在一堆手办里。
叶津:“……”
完全没有个大学教授的样子,叶津放下水杯,拉开椅子。
正准备坐下,外面突然想起了争吵声。环形的中庭里,有点什么动静都能被捕捉,他俩办公室又在二楼。
“你们太过分了!这垃圾教研室谁爱待谁待!”
一个中年女声毫不避讳地说出这些话,紧接着,一个年轻一些的娇弱女声说:“黄老师,对不起……是我不好,我不知道您要用那个位置……不然的话……呜呜……”
叶津和薛流目光相接,那个中年女声,他们两都听出来了,是黄帝内经教研室的黄灵素老师,那年校庆一起唱歌的。
两个人一起走到栏杆处,探身看去,黄灵素抱着一叠文件,红着眼睛对着阴楼这面,温病教研室的楼下是伤寒教研室。
中医的四大经典原本是四本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但现在单独学了《中药学》,就不学《神农本草经》,而至于《难经》,根本就没有这门课。
明清时候温病学派形成气候,成为中医学中不得说的一部分,经典学科才有了内经、伤寒、温病这三门。
这三门,是原原本本学古人留下来的东西,本该是团结和睦的三个教研室,但温病和内经式微,温病教研室这俩人又不对付,再加上项绍元老先生是专研伤寒的,所以经典三门,成了伤寒一家独大。
楼下的黄灵素注意到二楼的两人,用掌根擦了擦眼角,吸吸鼻子。
黄灵素年近四十,为人和善,早几年她孩子还小的时候,抱着孩子在学校散步,遇到叶津夜跑,还会让孩子叫他叶叔叔。
叶津冲黄灵素招了招手,示意她上来说,黄灵素点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