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盲盒,捡漏暴富: 73. 第 73 章 草色遥看近却无+营养液……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时空盲盒,捡漏暴富》 73. 第 73 章 草色遥看近却无+营养液……(第4/5页)



    初选的作品都是匿名的,这些评选人都不知道那个作品是谁的,出去之后纷纷开始讨论起他们在其中看到的几套公认不错的作品,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最有争议的那套缂丝汉服。

    这时候几位用业余时间在网上直播教绘画,实际上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提升知名度,立艺术家人设的人,就开始在直播的时候高谈阔论给大家分析自己看好的几样作品。

    “有一套玻璃制品非常好,用造型和色彩营造勃勃向上的生机,竞拍的时候肯定会引起轰动的。”

    “对了还有一个很有争议的作品,据说有二十名评审员都给了高分,剩下的人则给了最低分,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我?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把寓意藏的太隐晦了,还是评审时间有点短,就是没怎么看懂,给了个印象分吧。”

    “哦,那是一件织绣作品,是用缂丝做的一套汉服。”

    这时候有网友敏锐的从“汉服”和“缂丝”这个词中猜测。

    【是不是温荑的作品啊。】

    【是啊,温荑最擅长缂丝,老师你再多讲讲呗,汉服上有没有苏绣。】

    【对啊,她的瑚光珊色就是用缂丝和苏绣相结合的作品。】

    【参展肯定要拿出绝活的,光是缂丝可能不是温荑吧。】

    正在教大家厚涂技法的主播听助教念了几条弹幕,停下手中的笔擦擦手,道貌岸然的坐到镜头前,带着包容的语气道:“温荑这个年轻人我听说过,没有过太多了解,如果作者是她的话也不意外,还年轻嘛,哈哈。”

    除了这位之外,还有一些人也在或公开或私人的场合中谈到那幅缂丝作品。

    像是有默契一样这些人都用的统一说辞。

    “那套缂丝曲裾啊,我认为绝对是前三名的作品。”

    “到底好在哪?能不能细讲一讲。”

    “哈哈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必须亲自去现场看才能体会其中妙处。”

    就这样,不同的说法带来了不同的效果。

    又过了几天,复选的时间到了。

    国内双年展的复选并不是决定能否参展,初选过的作品都能参展,复选则是要在初选前一百名中排出更详细的名次。

    这次的前三名是要决定了能参加国际展的机会。

    虽然是青年展,却决定了国内艺术圈的未来,所以来评选的人都是国礼级艺术家的水准。

    一共十位,这次评选是更加严格。

    而且还要避嫌,只要前一百名里有他们学生的作品,就不能参与这次的评选。

    苏城

    温荑自从把作品快递过去之后就放松了,保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心态。

    以自己在阳关看到的景色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汉服,埋头工作起来。

    她的三位老师却坐不住了。

    正好临近考试周,暮云枝也没课了,和俞朝英两位有时间就往林家的缂丝工坊跑。

    终于在六月下旬的一天,他们收到了消息。

    【“暮老师,不好意思,您学生的作品这次进入复选了,所以要避嫌,请您谅解。”】

    【“林老师,恭喜恭喜,您学生这次的作品正好踩线进入复选,因为要避嫌所以很抱歉。”】

    暮云枝疑惑:“怎么会这样呢,我们都见过温荑这次的作品,不说稳定前三,前十也是有可能的。”

    林崇欢也很费解。

    直到俞朝英的电话响起,他们这才自认为找到了答案。

    【“俞老师,这次入选的水准非常高,很多大师学生的作品都入选了,最后竟然导致评审人员不够,所以组委会斟酌再三希望您能参与这次评选,但是如果您的评分是其中最高分,就会被去掉,您觉得这样可以吗?”】

    暮云枝和林崇欢目光灼灼的看着俞朝英。

    俞朝英连忙拿起电话关闭扬声器,“可以,放心,我一定会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去打分的。”

    复选采取半公开的方式,十位评审坐成一排,由工作人员将前100名的参展作品在他们面前一一展示,100分满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剩下的取平均数。

    谁能想到,这次老馆长组织承办的双年展,因为他个人的客观原因吸引了很多有能力的青年艺术家,导致的结果竟然是复选的评审人员不够了。

    由此可见这次双年展的含金量有多高。

    暮云枝和林崇欢以为这就是温荑的名字被拉低的主要原因,“既然如此,那你就先去,等复选结果出了我和林老师再过去。”

    俞朝英意外入选评审团,让暮云枝和林崇欢悲喜交加。

    临送走俞朝英的时候她还反复叮嘱,“一定不要给分过高了,万一被去掉还会让人对温荑产生不好的印象。”

    俞朝英第n次承诺,“放心吧,我一定会秉公给分的,咱们温荑的作品确实优秀,我是觉得这次初选一定是有问题的,至于问题在哪暂时不得而知。”

    暮云枝顿住脚步:“你也觉得温荑的作品不止这个名次?”

    “以咱们的眼光还用这样不自信吗?温荑的作品从什么角度来看都是一副顶尖的艺术品,就算拿到大展上都够格的,我可不信在青年展上反而排到100名踩线,这件事我一定要搞清楚。”

    为了避嫌,俞朝英这次去首都没联系任何一位朋友。

    直到他们十位坐在一起这才从另一位国画大师口中得知了真相。

    对方也没直说,而是旁敲侧击的分享自己的消息。

    国画大师带着神秘的语气道:“听说这次的作品中有一位产生了非常大的争议。“

    坐在他旁边的玉雕大师心领神会:“哦?某不是那个。”

    “哪个?”玉雕大师旁边的陶艺大师疑惑。

    他身边的剪纸大师忙道:“是不是那个缂丝汉服,我从孙教授那问到了,那套作品非常的神奇。”

    另一位瓷器大师失望的坐回去,“还以为你真能问出来到底哪里神奇呢,我也从人口中得到了这个答案,他们都像是商量好的一样就说很神奇,一看就知道了。”

    “有人说那是一套跑题的作品,给的分很低。”

    “就是因为有几位给了最低分,所以才拉低了名次,不然恐怕至少能到前十。”

    “哎呦,这么奇怪的作品,那咱们一会可要仔细看清楚,不然闹了笑话一世英名就毁了。”

    “没错没错,一定要仔细看清楚。”

    俞朝英在一旁没说话,别人好奇的看他怎么不加入话题,俞朝英就笑着摆手。

    追问多了,就说:“其实我这次本不应该来的,前100名中有一位是我的学生。”

    其他人纷纷侧目,“这是怎么回事?”

    俞朝英解释:“其实那人也不只是我的学生还是暮老师和缂丝大师林崇欢的学生。”

    “她只是和我学了绘画而已,主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