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厂穿民国: 第71章 第 71 章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带着工厂穿民国》 第71章 第 71 章(第1/2页)

    说是特殊,其实也不浸尽然,因为她之前就已经料到对方会来。这是个日本人。

    秦无双看到人,就明白他的来意。这几天她忙着卖自行车,偶尔会问苏望亭坯布销售情况。

    如她之前预料的那样,坯布销量非常好,以前日本坯布在国内占八成,现在这个份额被挤兑得只有四成。这还仅仅只是两周时间。长此下去,得到消息的人越来越多,国产坯布会再现繁荣。这绝对不是日本商人乐意见到的。

    日本人叫松本次郎。对方想请秦无双到日本会馆商谈,秦无双很不给面子,以事务繁忙拒绝了他的提议,两人只好在会客厅商谈。

    对方聊了一会儿日本文化,秦无双静静听着,没有发表意见。

    他似是觉得没趣,然后开门见山谈坯布的事情,“秦小姐定价如此之低,是想挽救华国织布业吗?”

    他倒是清楚明白。秦无双也不否认,“只要能让百姓有活做,不亏不赚,又有何妨?”

    她承认自己开织布厂并不赚钱,只要稍微懂行的人都知道她不可能赚钱。

    松本次郎见她面色虽平静,但是眼里对他的厌恶根本掩藏不住,知道自己这趟算是白跑了,他有些想不通,“以秦小姐的财力又能撑多久呢?”

    这是许多人都想问的问题。秦无双耸了耸肩膀,“能撑多久就撑多久。”

    松本次郎有些恼火,“秦小姐想救你的同胞,我看倒也不必将钱扔到地上,还不如直接给他们发钱。”

    秦无双手撑下巴,“你是什么东西,教我做事?”

    松本次郎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临走时撂了一句狠话,“那我们拭目以待。”

    苏锦绣走进来的时候,就见秦无双坐在椅子上发呆,过来询问,“怎么了?”

    秦无双淡淡道,“他应该是要降价了。”

    苏锦绣惊呆了,“他也要卖56元吗?那他不赚钱了。”

    秦无双摇头,“不。他是日本人,在国内不用交税,就算卖56元,也有利润的。更何况他会降得比我低。”

    只要低一元,眼下的大好前景就会瞬间崩塌。商人都是现实的,谁给的价格低就会买谁的东西。

    苏锦绣急得上火,“那怎么办?”

    秦无双也能跟着降,但是这样一来,她就得卖出更多的自行车来填补亏空。得了,她现在又开始发愁怎么赚更多大洋了。

    自行车、钢笔和自动铅笔赚的钱完全供应不上坯布的亏空。她还是得另想他法。

    秦无双担心的事情很快发生了。

    日本坯布降价,直接降到50元,打定主意要把秦无双的坯布厂挤兑死。

    其他织布厂的东家纷纷递拜帖,想要秦无双拿主意。

    秦无双赴宴,也给他们吃了定心丸,照差价来补。

    另一方,她则是叫来苏望亭,让他帮忙办一件事。

    “我有意收购日本生丝,但是我们不给钱,条件是用脚踏车来抵。”秦无双不想让银元外流,更不可能收回太多日元,最好的办法是以物易物。这样谁也不吃亏。

    苏望亭看不懂她了,“你不是看不惯日本人吗?为什么又要买他们的生丝?”

    “我看不惯日本人是他们挤占我们的织布市场,让我们国家的工人成为无业游民。我买他们的生丝是因为我能从中赚到钱。摆明能挣钱的生意,我要是往外推,我不就成傻子了吗。”秦无双里外里算了一笔账。

    一吨生丝在民国需要花费9800大洋,到现代卖是426534元,可以换853辆自行车,按照每辆150大洋的价格是127960大洋。相当于净赚118160大洋。这桩生意摆明对她更有利,她何乐而不为。

    更何况日本那边生活水平更高,自行车的需求一定比他们这边更高。能够占领日本市场,击垮日本国产自行车,对她有利来说百利而无一害。她恨不得这样的生意更多一些呢。可惜她得慢慢来。

    苏望亭仔细一想,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好。我来联系人。”

    苏望亭有个朋友正在日本留学,在对方牵线搭桥下,很快就联络到了一位日本商人。

    对方在日本采购生丝跟秦无双互换,生丝和脚踏车的价格都是经过协商,然后确定双方的数量,签订合约后,两人在约定时间送货到港。

    秦无双将这事交给苏望亭来办,她就没再管。

    因为忙了这几个月,乡下的玉米丰收了,村长派了自己的小儿子过来喊她去查看。

    秦无双要卖种子,这可是比织布厂更紧要的大事,所以她当即带了小华去往乡下。

    她到了村里,只要见到的地方,都有不少人。

    小华将车停靠到路边,让秦无双下楼腿着走,“前面路被堵住了。”

    秦无双撩开车帘,村民们发现是她,立刻迎上来打招呼。

    “东家,你来啦?”

    秦无双不认识这大娘,但是来了这么多次,也混了面熟,只知道对方是村里人,闻言就看着其他人,“怎么这么多生人?村里今天有喜事儿?”

    只有村里办喜事才有这么多人。

    那大娘咧着一嘴黄牙,“不是,都是来看咱们村的玉米。这不是村长让各家的小媳妇回娘家,通告这好消息。各家都在招待亲家呢。”

    秦无双忍不住笑开了花,村长这动援能力真的太给力了。而且他自己一点不用动弹,全让村民们跑腿,真的服了。

    那大娘说完,她旁边跟她年纪相当的妇人就开口询问,“亲家,这位大姑娘是不是你之前提的那个东家?”

    大娘立刻给亲家介绍,“对对对,就是她卖我们种子。”

    秦无双向对方点头。

    对方也是激动非常,“东家,我们什么时候能拿到种子啊?”

    秦无双笑道,“你们要是急,就去村长家登记。今年也种不成了,明年再种也不迟。”

    大娘立刻道,“今早去苞米地看过,亲家就登记了。”

    秦无双跟村民们闲聊几句,就去了打谷场。外村的村民正在看村长给大家称重。

    虽说之前他们也来看过玉米地,以老农的眼光,也能看出来玉米长得确实比他们的好。但是没有见到具体数目,他们还是不放心。

    不少亲家带着自家儿子过来帮忙。

    掰完苞米就开始晾晒,然后用剪刀把苞米从棒上掰开。这是没有机器,农民能想到最快速剥苞米的办法。

    秦无双到打谷场的时候,有两家刚刚撑完苞米,向她汇报好消息,“亩产623斤,东家,比你之前说的四五百斤还要多。”

    秦无双说的是预估数目,她自然要往小了说。实际上百姓打理农田尽心尽力,玉米长势非常好,亩产比去年翻了一倍。

    农民们高兴得蹦起来,“太好了。咱们今年能吃饱饭了。”

    孩子们也跟着乐呵,他们年纪小,不懂太多道理,但也知道吃饱饭有多舒服。

    不少村民们看到秦无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