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表妹拒绝万人迷剧本》 5、第 5 章(第2/3页)
放了人。
“马公子,元公子,鹿公子,请吧。”
这几人分别是安定伯府的庶出八公子、元家家主的六孙子、鹿氏的旁支……总结一下,就是一群并不重要的纨绔。
但是,他们都曾经为一人做了证言。
三人被分开问询,陶大人难得一见板着脸,而且说了很重的话。
“实话实说,此案陛下非常重视,令我等一定要彻查出来。若有任何人敢阻碍,隐瞒,视为同犯……”
陶正真刻意停顿了一下。
“刑部昨日刚拖出去了几个人。”
——对不住了,他得借朱屠的名声用一用。
“但是,用刑是下策,至少我大理寺并不喜欢。”陶正真把话风转了回来,“你明白了吗?若你现在坦白,本官还可以揭过不提,朱大人和本官可不一样。”
陶正真面色不改,又黑了朱屠一次。
举着女帝的大旗,借着朱屠的东风,几度威逼之后,那被陶正真挑中的纨绔果然再也坚持不住了。
“我……我说……镇北侯世子那个时候并没有和我们在一起,事后他要我等为他作证……世子威名在前,我实在无法拒绝啊!”
那马小公子痛哭流涕的模样颇为伤眼,陶正真忍了又忍,接着问道,“镇北侯世子那个时候和谁在一起?”
马小公子道,“我不知道。”
见陶正真面无表情,他连忙补充道,“我真的不知道,镇北侯世子时常会这样……我们猜测他是在秘会哪个女子……”
“好了。”陶正真没有接着逼问下去。
马小公子所言似乎没有什么问题,那么镇北侯世子遮遮掩掩的理由也找到了。
这个宴上有他的情人……还是徐二小姐就是他的情人?
不论如何,镇北侯世子都应该重审一遍了,不过,第一次提审镇北侯世子出了差错的,又不是他……
陶大人默默想到,朱屠,是个好人。
*
唐酒诗看着镇北侯世子被刑部官差强行带走的背影,低下头唇角微微勾了起来。
她的视线越过帷幕之上的薄纱,越过那至今不曾安静下来的公子们,从一个年轻人身上擦了过去。
镇北侯世子还在顽强抵抗着。
朱屠却并不似陶正真,或许是因为在大理寺面前丢了面子的缘故,他显得格外冷厉。
“本官自然有证据——若是再不坦言,那么本官觉得也只有一种可能了,到水榭杀了徐二小姐的,就是你!”
“胡说!”镇北侯世子就是再纨绔也知道这个罪名不是他能承受的,“不是我!”
“不是你,那你一个人去水榭做什么?”
“我有人证!”
镇北侯世子终于按捺不住了。
“是谁?”
“……怜秀,虞怜秀。”
“叫他也一起来。”
朱屠面无表情道。
他看起来是并不在意虞怜秀是谁的——可在场的其余官员却不是了。就是陶正真,也瞬间想明白了镇北侯世子不肯坦白的原因。
虞怜秀这名字听起来秀气,但不是什么世家小姐,今日能够出现在此地,是因为他是被请来唱戏的。
作为羽衣班的头牌,他也是京中的风云人物,而且是不少王府的座上客。
这样一个伶人,和镇北侯世子双双避人耳目到水榭那种偏僻地方去……此事根本不可能瞒得住,想来镇北侯世子也是明白这一点,才会彻底破罐破摔,叫得那么亲昵。
虞怜秀越过众人,从容立在朱屠面前。陶正真在朱屠下手位,大理寺两位少卿也在,只是分别立在一边。
朱屠问道,“你和世子是什么时候到的水榭,停留了多久?”
虞怜秀道,“午时初,午时未之前就离开了——我还有戏要唱。”
朱屠接着问道,“你们做了什么,中间可见过徐小姐?”
虞怜秀露出了一个笑意来,“您一定要知道吗?”
朱屠板着脸道,“公堂之上,还不如实交代!”
镇北侯世子看起来准备说一点什么,又好像是被吓回去了。
虞怜秀坦然道,“我与世子在避人处行了周公之礼。”
陶正真僵硬了一瞬,暗自想到好在提审此人的不是他。
镇北侯世子像是缓过一口气来。
“大人也知道,行那等事情的时候,注意不到别的什么事——更不要说徐二小姐了。水榭之外,恰恰是一个宝地。”
他轻慢地笑着,感到一道目光之后,忽而僵住了。
定国公世子那双眼睛里面仿佛也盛着霜雪,又如冰凌一般,向他看了过来。
镇北侯世子向来识相,自然不敢觊觎容深,电光火石之间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他和虞怜秀纠缠的地方,是在定国公府的花园子里面!
这下怕是要把定国公府一起得罪了……镇北侯世子心中升起一丝悔意的时候,身侧虞怜秀的话让他悔意更甚!
“我看到了。”虞怜秀道,“有人从水榭经过。”
众人顿时都精神一振,“是谁?”
此案查到现在,这是第一个目击证人的出现!
虞怜秀道,“我没有看清他的正脸。只记得他袍子上面绣了五爪龙。”
朱屠面色铁青,“你能肯定?”
虞怜秀道,“大人也可以当我没说过。”
朱屠默然片刻后道,“将此人收押。”
在场众人都听见了虞怜秀的话。
五爪龙……这是郡王服饰。
镇北侯世子惊惶地看着虞怜秀那平静的脸——平静到好像这一刻是他期盼已久的一样。
朱屠道,“世子也知道什么该说。”
镇北侯世子当然知道。
从他身上已经问不出什么来了,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聚在一起,面色一个比一个沉重。
虽然从女帝下令的时候起陶正真就知道此事难以善了,但一下子牵扯出一个郡王来,让他觉得很是棘手。
而且,在场的人里面,也有一个郡王。
清河郡王李凤歌抱着臂,思索片刻后道,“我和四哥都没有穿绣龙纹的袍子。今日,只有一位哥哥穿了。”
——所以,他毫不犹豫把这位哥哥卖了。
陶正真心道不愧是李氏皇族的人,果然继承了大义灭亲的传统。
李凤歌却并没有想这么多,十分坦荡。
除非被发现的是李远朝,旁人于他而言,并没有什么差别。
陶正真补充道,“是东平郡王。”
大家本来都是高高兴兴来吃酒的,对于别人的衣服没有那么关心,但是李凤歌那么一提,陶正真自然也能想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