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拒绝万人迷剧本: 3、第 3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表妹拒绝万人迷剧本》 3、第 3 章(第2/3页)

酒诗坦率地摇摇头道,“我只是有这样的怀疑。嬷嬷也知道,我离开莲心院的时候不会不带红豆和红莲,但等到我落水被救之后,她们就都不见了……”

    这里面没有一句话是谎言。

    诚然如唐酒诗所说,她落水之前带了丫鬟,落水之后就不见人影了,除去失职,也有另外一种解释——

    那就是这两个丫鬟其中一个,或者二人合谋把她推下水的。

    唐酒诗有这样的怀疑无可厚非,而且她也说了自己不能确认,就还留了一分余地。

    但事情并不是这么算的,内宅之中,又不是府衙断案,不需要绝对的证据。唐酒诗既然有了这样的怀疑,那么这两个丫鬟就不能够再留在她的身边。

    如果唐酒诗是唐夫人宠爱的女儿,那么她当然不用这么做,她只需要向母亲表明自己想换个丫鬟。然而唐酒诗不为唐夫人所喜,想换人就只能找到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

    失职不够,谋害主子这一桩罪名却已经足够了。

    而且,唐酒诗没有证据,那两个丫鬟却是可以解释的,她们不会认下谋害大小姐——但却因此得不承认她们把唐酒诗一个人抛下的事实。

    唐酒诗只需要这个就够了。她要的是换人,不是把这个罪名落到实处。而且,唐夫人也不会允许她这么做。

    魏嬷嬷也能想明白这些,但是她审视的时候,却只能看见眼前美貌少女垂泪的眼睛。

    我见犹怜。

    大小姐往日顽劣,但并不是信口开河之人,今日应当是落水被吓到了。

    “老奴知道了,大小姐先去把姜汤喝了。”

    “嗯,嬷嬷费心了。”唐酒诗见好就收,乖乖点头。

    她也不管自己这番话让魏嬷嬷心里掀起了多大的风浪,自顾自端着温热的姜汤小口小口喝着。

    从往日推断,等到唐夫人归来,必有一场大战,她得先养精蓄锐。

    唐酒诗喝了姜汤,洗漱一番,再把湿透的衣裳换了下去,才拥着被,幽幽望着她少女时期的闺房。

    也不是追忆往昔,只是在沉痛反思罢了。

    她自来不喜欢回忆这个时候,只记得自己和唐夫人关系不算很好。

    但是后来的日子里面自在惯了,倒也没有想过当初自己是如何举步维艰。

    这应当是唐酒诗未出嫁之前最为艰难的时候了。

    她是怎么混成这个鬼样子的?!

    身边的两个大丫鬟一个比一个来头大,排场比她这个小姐还要更大。而内院里面,唐家人都知道唐夫人和唐酒诗不睦。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她和唐夫人曾经大吵了几架,闹得人尽皆知而已。

    唐酒诗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因为这本来就是她和祖母的相处模式。

    但唐夫人显然并不这么觉得,也明确表示出了她对于唐酒诗忤逆的不悦。

    下人们惯是会见风使舵的,很快唐酒诗就能体会到何为众叛亲离——但她那个时候居然傻到再难也不肯低头!

    太傻了。

    现在自然不会再这样了。

    唐酒诗静静想着,唇角微微弯了起来。

    魏嬷嬷进来的时候刚好瞧见这一幕。

    因为刚落过水,唐酒诗面色还有一些苍白,又未曾施任何粉黛,这让她看起来像一个单薄的鬼魅——却又随时准备着吃掉人的心魂。

    她不是第一日认识唐酒诗,但是前所未有地理解了唐夫人对于唐酒诗的看法和处置方法。

    似唐酒诗这般的貌美,对于唐家这样的小户而言,未必是一件好事,反而可能带累唐家。对于唐酒诗自己而言,同样也是如此。

    魏嬷嬷心中的怜悯更多了。

    “大小姐……”

    魏嬷嬷话语还未出口,就听见外面传来了小丫鬟惊慌的声音。

    “嬷嬷,出事了!”

    “何事?”

    “外面来了许多的官差!”

    官差!

    这下别说是魏嬷嬷,唐酒诗也面色大变。

    “大小姐莫怕。”魏嬷嬷不忘安抚她,“老奴先去见一见。”

    这是在定国公府之中,她们是客居,除非定国公府出事,想来不会有什么大事。不然,也轮不到那小丫鬟急匆匆来报信。

    “我和嬷嬷一起。”唐酒诗闻言,当机立断作下了决定。

    “若有事,我也是躲不过的。”

    魏嬷嬷微讶,想不到唐酒诗竟会这么做。

    但是唐酒诗的判断没有错,官差没有直接进来,也是怕冒犯了这个小姐。她没有说出口,是担心唐酒诗再次受到惊吓。

    现在看来,大小姐并非软弱之辈。

    魏嬷嬷郑重道,“老奴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绝不会让任何人冒犯小姐的。”

    *

    莲心院前,来的并不仅仅是官差,还有定国公太夫人身边的管事娘子。

    见到这一位,唐酒诗才是真的放下了心。

    有定国公太夫人身边的人在,这些官差不会敢多做什么的。

    她一眼望过去,只觉得有些奇怪。

    小丫鬟不认识人,只知道喊官差,唐酒诗却是认识的。

    这些全都不是京兆府的人,而且泾渭分明,一边是刑部,一边是大理寺——要知道同为刑狱衙门,本朝不同于前朝规制,大理寺与刑部并列,不再是刑部的附属衙门,这两边关系可并不算好,这是怎么凑到一块来了?

    她用帷帽挡着脸,也挡住了自己探究的眼神。

    那些官差开始分开问话。

    “适才,可有人听到水榭的动静?”

    莲心院的丫鬟纷纷答道,“不曾。”

    这里离水榭不远,但是她们的确不曾发现任何动静。

    “那,”那刑部的官差又问道,“还有何人出过此院吗?”

    魏嬷嬷顿时面色一变,心里咯噔一响,感觉不妙。

    那官差当然捕捉到了魏嬷嬷的变化,“老实交代。”

    魏嬷嬷却顿了一下不肯开口。

    气氛凝滞了一瞬,直到唐酒诗开口,“我方才在湖边赏景。”

    “可有人证?”

    “并无。”

    “这位……小姐,”那官差上下打量了唐酒诗一番,只能看见长长的帷帽,“请随我们走一趟吧。”

    魏嬷嬷顿时失色道,“不可!”

    随着差役走一遭,对唐酒诗的名声会是极大的打击。

    然而她话音刚落,就见眼前一亮,刀剑停在了她的心口!

    “嬷嬷放心。”唐酒诗镇定道,“刑部为六部之一,差爷定然不会冤枉好人的。而且……太夫人她老人家也看着呢。我跟你们走。”

    那刑部官差冷哼一声,看唐酒诗温顺,到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