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142章 第 142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小知县》 第142章 第 142 章(第3/4页)

边的基业,实在让他难以割舍。

    但要选了第一个,让朝廷派监军过去,到时候家人的日子,可没那么轻松。

    屯青崖指挥使怎么也想不到,他这趟来汴京,竟然会被如此轻易下了兵权。

    一切好像都变了。

    战争的方法也变了。

    换个皇帝,这个指挥使绝对不会选后者,因为他害怕带着家人回京之后被报复。

    可眼前的小皇帝,甚至背后的纪炀。

    都不是赶尽杀绝之人。

    到底是守住自己在屯青崖的基业,还是放手让家人得富贵,靠着在屯青崖的家产,他们在汴京也是极富之户。

    更别说还有护卫京都的职位等着。

    屯青崖指挥使在各种纷扰下,彻底失眠。

    天子,就是天子。

    纵然一时失势,也能让他们这些臣子惊慌失措,惴惴不安。

    本以为一个小皇帝,没那样厉害。

    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金家的忠心,还有纪炀在背后出谋划策。

    就在屯青崖指挥使还在思考的时候,当天早朝一直闭目养神的林大学士忽然睁眼,简单问了句话。

    立刻让他惊醒。

    自从他们来汴京,这位有着宰相之称的老臣,好像还没插手?

    承平国是没宰相的职位,可却有宰相的美名。

    当初跟着先皇的林敬源!

    自己这边已经露出惧色,人家那边还有大杀器没用。

    见此,纪炀笑了。

    他早说过,屯青崖指挥使,是别想离开汴京。

    好好当你的闲散武将还好,否则既已来汴京,能翻出什么风浪。

    林大学士好笑地看看纪炀。

    自从指挥使们要进京,所有人的每一步都在纪炀的计划当中,即使出了插曲,也扭转回来。

    甚至他这句话,都是纪炀暗示。

    有这样的孙女婿,他可以继续闭目养神了。

    屯青崖指挥使做了选择,留在汴京,送回书信让家人安置好过来。

    这让益宁府,房桦府皆松口气。

    死道友不死贫道。

    别看当初合谋要给小皇上一个下马威,真遇到事了,他们肯定跑啊,谁会傻兮兮的真跟对方一条心。

    朝廷如今的好东西多着呢。

    他们随便带回去一些,都能让自己根基更稳。

    谁带来的利益更多,他们自然偏向谁。

    在屯青崖指挥使寄出书信之后,时间门到了三月二十五。

    接下来许多事情开始推动。

    但是火炮这东西,到底还是没给这三位,只给了几杆枪,又给了少量子弹。

    纪炀跟工部是不怕他们回去研究自制的,因为他们如今的制作技术,明显有了门槛,便是做出来,也不如朝廷的威力强。

    只有等他们办了实事,跟当地知府合力修水渠,整官道,建驿馆。

    以及接受朝廷派去清查兵士的官员,才会一点点送火炮过去。

    他们能这样听话,自然不止因为好处。

    屯青崖指挥使怕火炮,难道他们就不怕。

    这套大棒子加胡萝卜的手段,永远都用不腻。

    益宁府跟房桦府指挥使陆陆续续离京,走之前都特别找纪炀相送。

    益宁府指挥使看纪炀像看宝。

    房桦府指挥使更是直接用激将法:“当年房桦府附近的海寇,你祖父都没打下来,也不知道你能不能清理干净。”

    说罢,又加了句:“清理干净了,对海边渔民百姓才有利,否则遇上打家劫舍的,那就完了。”

    其他就算了。

    听到房桦府指挥使这话,纪炀接话:“我已经让房桦府知府整理这些年敌寇侵扰的次数,已经损失的人命财产。”

    “等正式上奏,朝堂肯定会拿出应对之策。”

    这让房桦府指挥使真诚笑笑,不过最后又加了句:“哎,应该让你来我们房桦府当知府,那才好呢。”

    “靠海,发展无限。”

    纪炀知道这人滑头,这会更窥见他心思缜密,见识也深远。

    不过纪炀没说话,只是拱拱手,没表示赞同,同样没反对。

    如今说那些还早。

    没有基础的发展,建造一切东西都是空中楼阁。

    等百姓富足,朝堂安稳,四方匪贼流寇减少,国内官道驿馆四通八达。

    这些东西都会有的。

    一味只往前走,却不夯实基础,很快便会倒塌。

    治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如今的疾苦,还在填饱肚子,吃饱喝足上。

    送走这些安定一方的指挥使,纪炀直接去了皇宫。

    刚办成一件事的徐九祥终于松口气。

    各地指挥使都见过了,更在最后几个指挥使面前立了威。

    这让他如何不激动兴奋。

    在外面的时候还好,在纪炀面前,完全是求夸的模样。

    纪炀看看旁边的人,只得道:“皇上这次进退有度,很是不错。”

    金炳郡也点头,他夸的更多了。

    不料徐九祥抬抬手:“朕知道,朕还有许多不足。这次多谢二位了。”

    “还有林大学士,更有杜家穆家。”

    这会的杜家应该最高兴,皇上选了他家去镇守屯青崖,这会已经在清点子弟,清点兵马,赶在科举之前就会离京。

    穆家虽有些丧气,但在皇上允许他们跟着工部一起试验新武器后,算是聊补遗憾。

    勤政殿里一片和谐。

    不知不觉中,徐九祥已经有了自己的班底。

    如今这个班底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不怪其他人感觉,一个出乎意料的盛世即将来临。

    讲到这,徐九祥笑道:“纪学士,我听说你那翰林院里,没什么打下手的,科举将至,你可要好好挑。”

    虽说翰林院里,早就默认纪炀先挑,谁让他那人少。

    可皇上开口,自然更有不同。

    纪炀领旨谢恩。

    消息传出去,再淡定的备考书生们全都心神荡漾。

    有些人甚至已经做起给纪炀当见习进士的白日梦。

    试问这届考生当中,谁不想给纪炀打下手。

    若能中进士,去翰林院,便是哭着喊着也要去的啊。

    其中潞州来的江春便是其中之一。

    不少人都说以他的才华,必然榜上有名,不过平时说起来,他都是十分谦逊。

    可这话问到江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