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开酒楼: 113、第 113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在北宋开酒楼》 113、第 113 章(第2/2页)

问道。

    “当然是要搬出去啊,这边宅子这么小,不舒服。”赵令闻理直气壮的说道。

    官家无法反驳,不光是赵令闻,就是其他的王爷,住的也是施展不开来,生孩子多,等孩子成亲了,又要生孩子,住的开才叫奇怪了。

    既然不能出门,那就要了外城的那些地,赵令闻不可能自己花银子买,那就让他哥出银子,反正他哥有的是银子。

    不用掉的话,他肯定要浪费掉,还不如拿来建外城。

    主要是赵令闻还记得他哥花了那么多银子去泰山的事,光是路上的花费,他就能做不少事了。

    官家拿他没办法,便下令让人去购买外城的地皮,好在那一片的距离没什么村庄,所以还算顺利。

    主要还是这个时代人口没有像后世拿这么的夸张,一个村子也就几百号人,都算是大家族了。大部分的村落都是同一个姓氏,来字一个家族,这样更有凝聚力。

    有些不愿意搬走的村民,孙蓁蓁想了个办法,那就是等外城建成后,可以给村民拆迁房,还补贴拆迁款。

    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规划在外城范围的土地,都被搬迁的干干净净。

    剩下的时间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赵令闻的建筑队,在那两个月的时间,都搬来了汴京城,简直不能更骄傲了,谁能想到他们还能参与扩建汴京城的!

    这牛他们能在老了以后吹二十年!

    在不影响汴梁城的生活,外城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当初已经规划好了,每一个建筑队都有着自己的任务,商业区居民区,都有不同的分工。

    几个月下来,外城已经逐渐有了雏形,至于外城的城墙,也在一点一点的建立,比之前城墙更加的巍峨。

    外城的面积也比原本的汴京城要来的巨大,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挥霍,赵令闻早就让人设计最合理的图纸,这都是熟练工,当初都有参与边城和疆城的建设。

    有不少富商听闻这汴京城建造外城的事,早早的就想购买,开玩笑,汴京城的住宅,只有买不到的,外城怎么了?

    去过边城和疆城的,谁不说一声好,现如今连汴京城都要被改造了,这个时候不买,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去?

    只可惜,外来的富商想买,那得排到后头去,汴京城的人有优先购买的权力,只有汴京城有多余的房源,才会出售给外来的富商,否则也就想想而已。

    不过楼房的话,还是有富余的,这次不像边城和疆城那样只建三层小楼,汴京城的外城基本都是五层。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