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在北宋开酒楼》 102、第 102 章(第1/2页)
第一百零二章
“什么情况?什么都没有,怎么查?”守城的人一脸为难的跟同伴说道。
“蠢货,就说怀疑他们有问题,否则为什么商行什么都没有。”明显老油条的同伴直接说道。
“对,太反常了,说不定是细作!”这么一说,很有道理的样子。
“没错!”老油条高兴的说道,“还是你脑瓜聪明。”
“你们想做什么?”侍卫队长见这些人明显不怀好意的模样,忍不住问道。
“你们商队什么货都没有,怕是不正常吧。”拦着的守城人上下打量那些马车说道。
“兵爷你们是不知道,我们商队运气不好,在草原上迷路了,差点回不来。”侍卫队长一脸无奈的说道,“带去的货物都给吃了。”
“我怎么这么不信呢。”对方似笑非笑的说道。
“你要不信,我也没有办法。”侍卫队长无辜的摊手说道。
“要想进城,也不是没有办法。”对方上下的打量后说道。
“有的,有的。”侍卫队长递上了一包银子,塞给了对方。
“你们这么大个车队,就给这么点?”对方在手上掂量了一下,嘲讽的说道。
“那你给个准话,想要多少。”侍卫队长也不准备绕弯子了,直接的问道。
“这个数。”对方比出五根手指来。
“五十两?”侍卫队长不解的问道。
“五百。”对方嗤之以鼻的笑了一声,然后说道。
“!”侍卫队长突然觉得,守城真好赚!
“别一副没见过银子的样子,要知道,随随便便的放你们进去,我可是要担风险的。”对方一副没好处绝对不会放他们过去的架势,“而且他们要是没好处,可是不会闭嘴的。”
“给他。”赵令闻在马车内,也不想说什么废话,五百两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更何况,敢拿他的银子,就看你有没有那个命来花。
赵令闻是靠着窗说的话,马车外的人一眼就能看到,在他说话间,站在外头的人自然是看到里面人的模样,顿时眼睛一亮,就是不知道他是看到的赵令闻还是孙蓁蓁。
不过哪一个侍卫队长都暗叫不好,那人的眼神里充满了贪婪,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
当然了,不管什么情况,倒霉的肯定不是他。
“这五百两我可以不要,不过马车里的……”对方眼睛闪亮亮的说道。
“那是我们东家。”侍卫队长简直无语,这货是贼心起了,连男女都不忌的?
“还请东家出来一见。”对方坚持的说道。
“你也配?”赵令闻不耐烦的在马车里说道。
“配不配,还请下马车,否则给再多的银子,今天也别想过去这道门。”对方摆明了就是耍无赖了。
“你这是在威胁我?”赵令闻不高兴了,长这么大,还没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
“躲在马车里不出来,不会真是个小娘子吧。”对方越发嚣张的说道。
“!”侍卫队长一脸要疯,这货胆子贼大,居然说他们王爷是小娘子!
虽说王爷长的是好看,但是……那么魁梧的小娘子,还是很可怕的好吗!
在车厢里的孙蓁蓁快笑死了,打死他们都想不到,会有人看上赵令闻,还威胁他们不让过关。
“很好笑吗?”赵令闻一脸的幽怨,他家小娘子好过分,不安慰他就算了,还无情的嘲笑他。
“不好笑,一点都不好笑。”孙蓁蓁对上赵令闻那小眼神,赶紧深呼吸,忍住嘴角疯狂想要上扬的冲动。
“算了,我先去解决那傻子!”赵令闻只想翻白眼,那傻子怕不是眼睛有疾,否则怎么可能看错他的性别!
还别说,在孙蓁蓁看来,赵令闻的身材比例是真的好,一起坐着感觉也就比她高了一个头,可站起来就……
那大长腿,得亏是她未婚夫,不然就便宜别人了。
赵令闻会被误会,其实跟孙蓁蓁脱不了干系,她喜欢干干净净的小鲜肉,赵令闻虽然已经不嫩了,但是架不住他脸看着嫩啊,三十六岁说二十也有人信,还没留胡须。
一般这个年纪的男人,都已经开始留美须,都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在赵令闻这里并没有这样的烦恼,更何况他家小娘子就喜欢他这脸,拿胡子挡起来?不存在的!
只是没想到的是,他专门给他家小娘子看的脸,居然有个大老爷们也窥探起他来,呸!
赵令闻气势汹汹的下车,那人见到赵令闻直接傻眼,他已经算高了,马车里的人,长的挺好看的,下车来怎么会如此的可怕?
“你,你,你别过来!”对方被赵令闻那一米九多的身高压迫,简直快要郁闷死了,这要是个小娘子,也绝对是嫁不出去的小娘子,就看赵令闻的身材,他也不会傻的认为对方是女的了。
“不是你要见我的吗?”赵令闻忍不住鄙视,怂蛋,怂的这么快,让他下马车都变的没什么意思。
那人是有苦说不出,在边关难得看到这般俊秀长相的,结果却是个大老爷,还是个比他还爷们的大老爷们,他能怎么办,最后收了五百两,让人走了,晦气!
“头,真让他们这么走了啊。”一旁守城门的人悄然的来到他身边问道。
“不然呢?”那人无语的回答,银子都收了。
“不是头你自己说的,那些人可疑的。”守城门的人不解的说道。
“我们是守城门的,又不是那些抓细作的,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那人不耐烦的说道。“有银子就行。”
“就是就是,这得了一笔银子,足够我们好吃好喝的好几个月了,能过个好年了。”那几个人高兴的说道。
赵令闻懒得跟小兵计较,不代表他不跟这边的管理者计较,收了他五百两,让他忍气吞声?那是不可能的。
让人去买了个院子住下的同时,派人将信送往汴京,告状信一封接着一封。
官家自然是知道,自家弟弟跑去疆域的事,这一点他家弟弟是真的好,做什么都跟他汇报,而且他弟弟去疆域实属无奈之举。
这还是要从棉花这事说起,边城收获棉花以后,一部分做成了棉布,赵令闻虽然没回汴京城,却将那织好的棉布送去了官家面前,那柔软的棉布,还有配合塞上弹好的棉花做成的棉服,冬天就算只穿这么一身出门都不会感觉寒冷,这可是好东西啊,可是要是用百姓种粮食的地来种植棉花,就未免太浪费了些。
孙蓁蓁就想到了疆域那边,干脆让赵令闻跟官家提起,阳光好的地方,棉花长的会更好一些。
这才有了赵令闻出关外,去疆域跟人租地种棉花的事。
没想到他还没跟官家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