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长孙逃荒记: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农门长孙逃荒记》 40-50(第11/13页)

里安抚的功夫。

    至于周三全夫妻俩,接下来的这几日也并未清闲着,既然已经决定好要做什么生意了,那便要开始行动起来,否则,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说说而已,难不成还指望着别人眼巴巴地把银子送到自己家来啊?

    周老爷子给的银子刚一到位,周三全便买石磨回来安在了自家院子里,他不懂怎么挑驴子,为此,还专程买了份儿点心去了族人中曾养过驴子的一家,请人家陪自己去挑一头驴子,都是同族的人,还是比较好说话的,因此,很是顺利地挑了一头健康的小驴。

    此外,驴子要吃的草料以及收购黄豆的事情都被他提上了日程,想起那天过后周长宁顺嘴提过一句黄豆、绿豆还可以拿来发豆芽,便顺道也买了些绿豆。

    至于做豆腐需要用的模具,自然是去附近的一家木工铺子买的,为了照顾自家二哥的生意,还特意推迟了几天,等到周二柱去进了一趟货回来,这才去二哥家新开的杂货铺买了几个需要用到的木桶、木盆、碗等等之类的用具。

    二房、三房都有事做,周大新只能和同族的几个堂兄弟一道去码头,跟管事说了一声自己兄弟三人找到活计了,以后就再也不来了,拿了剩下的工钱,这才回了周家,在家里面难得地歇息了几天,只不过,或许他天生就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又或许是在老爷子整天盯着的目光下有些不自在,总之,明明是盼望已久的“享清福”的日子,他却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得劲儿。

    也幸好,杂货铺里,秉持着人多力量大的原则,铺子很快便收拾一新了,虽然并未重新装修,但是杨氏却是个细致人,恨不得用抹布将柜台都擦得发亮,另外,周长宁也专程提了建议,给每样货物上用标签标注好价格,用文字写好之后,为了方便更多不识字的人,在下面继续用圆圈代表价格,一个圆圈便是一个铜板。

    这样一来,既能让进来买东西的人一眼就知道某样货物的具体价格,省去了一样一样问价的功夫,也能避免忙起来的时候,由于人太多忘记某样货物的价格而计算失误,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思考过后,周二柱也承认,这个法子虽然还有些不起眼的缺陷,比如还是有些人就连数数都不会,但是瑕不掩瑜,总体上来说,还是很实用的,便采纳了周长宁的这个法子,这样一来,尽管还是原先那个杂货铺,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却显得与原先的铺子大相径庭起来了。

    如此收拾好之后,也不必刻意去挑什么好日子,周二柱夫妻俩便决定让铺子开张了,周大新这个被聘请来的掌柜兼任账房自然也该走马上任了,看着周大新前几天那种悠闲自在的日子,周二柱原先还有些不好意思呢,毕竟,五百文的工钱,那纯粹是大哥为了帮他的忙又不愿意他自觉亏欠了。

    只是,周二柱却不知道的是,看着另外两个儿子每天忙得不可开交,而眼前这个长子却是一副开始养老了的日子,周老爷子早就看长子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了,所以,周大新哪儿会有半分抱怨呢?他早就巴不得远离老爷子的“怒目而视”了。

    这日一大早,周二柱夫妻俩和周大新便穿着自家箱子里一直宝贝着没穿过几次的衣服,站在了杂货铺的门口,小小的杂货铺上面的牌匾已经被换了过来,取了最简单好记的“周家杂货铺”之名,牌匾上还难得地挂了两根红绸带,一看便是新铺子开业的样子。

    而周老爷子等人为了捧场,也早早地就站在了铺子外面,就连忙活着自家“事业”的周三全夫妻俩也暂时停下了手头上的事情,一并跟着过来了,周家这么多人围在这里,也就难免引起了其他人的好奇心,同样往这里挤了过来。

    眼看着人渐渐多了起来,周二柱点点头,周大新便意会地点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一下子吸引来了更多的目光,鞭炮声停下,周二柱暗自吸了一口气,对上周老爷子沉稳却仿佛更多的是肯定的目光,只觉得心下大定,气沉丹田,沉声道:

    “诸位,鄙人周二柱,是身后这间周家杂货铺的东家,今日小店开业,特此推出买东西满一百文钱送价值五文钱的木梳一把的活动,只限今日,还希望各位日后也能多多照顾小店生意!”

    活动是周长宁跟着周二柱去进了一次货后提出来的,白得的东西总是会更香一些,何况,木梳这种东西,别说女子有需求了,就连男子也同样需要梳头束发,可是,木质的梳齿又常容易断,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一种消耗品了,因此,在优惠活动还不常见的当下,这种活动难免会吸引眼球,也能为这家新开的杂货铺引来更多的关注。

    只要今日进店购买东西的顾客有五成能够对这家铺子有深刻印象,日后家里缺东西的时候第一时间便会想到周家杂货铺,那么,这个活动就不算白费力气,更何况,五文钱的木梳只是对外的价格,从他们进货的那家店铺购买,只花了三文钱一把。

    至于以上那一番话,则是周二柱在知晓他作为铺子的东家需要在今日说说话,这才冥思苦想出来的,在心底里想了又想,改了又改,总算是说出了这一段自己觉得没什么问题的话。

    前来捧场的周家人这个时候可不就派上用场了,带头鼓起掌来,围观的百姓自然也不会吝啬于这一丁半点儿的善意,同样鼓起掌来,一时之间,被远远挡在最外层的人群竟有些摸不着头脑来,对里面的具体情形也是越发好奇了。

    作者有话说:

    对不起大家,欠的两更会慢慢补上的~

    第五十章 赚钱

    说完那段话以后, 周二柱三人便移开了,抱着或许是出于好奇、或许是真的有购买需求的心态,总之, 一个人走了进去, 其他人面面相觑,相继也走进了店里,周二柱等人自然也不能闲着, 在柜台等着收账的收账, 还有去帮客人们介绍东西及价格的,也算是各尽其职了。

    今天是杂货铺开业的第一天,也是最吸引眼球的一天,因此, 当即这间小小的铺子便挤满了人, 周家杂货铺的东西虽然与其他杂货铺的价格一般无二,但是多了方才周二柱所说的那个优惠活动,即便是不识字的人心里也能算得过来这一笔账。

    左右,一般摆在杂货铺里的东西家里总归能够用得到,所以, 即便是东拼西凑, 人们也会尽量凑满一百文的东西,多花一点儿钱就能白得一个木梳,但是花钱买的东西都还是自家的, 这不是占了便宜是什么?

    这个时候, 原先给货物上标注好价格的木牌就派上用场了,人一多, 周二柱三人也压根儿忙不过来, 不可能一一跟在每个人身后与他们解说每一样货物的价格, 而东阳郡的人,即使不识字,但是在城里生活久了,买东西总要知道人家找给你的钱数目到底能不能对上吧,一来二去的,最基本的数数还是会的,木牌上的价格一目了然,也就方便人们计算要买哪几样东西才能恰巧凑够一百文。

    同时,这也大大地将周二柱三人解放了出来,当然,尽管如此,由于进了铺子的人实在太多,难保不会有人起了歪心思,趁着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摸个什么小件东西揣在怀里,这又不像是现代还有专门的检测仪器,所以,周老爷子等人也没有立刻抬脚就走,周长宁、周三全夫妻俩、林氏都进了铺子一道帮忙照看着。

    口耳相传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回家后告诉周围的邻居,这里新开了一家周家杂货铺,有送木梳的活动,不一会儿,他附近的几户人家也就都该知道了,所以,一直到中午饭点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