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女养家记: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小户女养家记》 140-150(第10/33页)

服出宫,被刘福安给劝下了。

    “陛下,如今那陈家酒楼风头正盛,您要选这个时机去,怕是会容易被人认出来,那风险可大了。”

    弘帝的兴头一下被浇了一盆冷水。

    “照你这么说,朕就不能去陈家酒楼了?那是朕的酒楼,朕还没亲眼瞧过呢!”

    “陛下自然是能去的,只是奴婢以为,您才钦点张玉郎为状元郎,又给陈家酒楼赐了墨宝,若陛下去了,再被人认出来,若外人以为陈家酒楼恩宠太盛,怕是,会招嫉啊!”

    弘帝想了想,觉得刘福安说得有理,悻悻然只得作罢。

    而陈家酒楼的风头无两,风靡全城的时候,已经是招来了许多同行嫉羡了。

    其中最甚者,莫过于月满楼施大爷了。

    “施存祈这命可真好啊!”

    可不是,赶出了月满楼,一蹶不振差不多一年,以为废了,谁料竟被他找到了陈娘子跟沧家,合伙做起了这陈家酒楼。

    新酒楼做得风生水起也就罢了,没曾想,陈娘子的夫君考中状元,还得了圣上的墨宝,做这一行的,谁人不羡嫉?

    可,即便羡嫉,明面上可也得恭敬着,毕竟有状元郎跟圣上的笔墨镇场子,至于私底下……

    施大爷叫来到了几个随从:“让你们看着萍儿村那头的动静,可有什么发现?”

    “东家,如今儿正是春耕,二爷家里头的那伙子人,正在耕地播种呗!”负责到萍儿村盯梢的随从道,“还有那鸡场,鸭棚,陈家酒楼的鸡肉鸭食,都是自萍儿村供应上的。”

    “你们,给我……”施大爷叫过他们,嘀嘀咕咕两句。

    看随从领命而去,他冷笑两声。

    便是状元郎又如何?有皇帝老子的墨宝又如何?

    若届时食材供应不上,陈家酒楼的吃食无以为继,看他们还能不能做得成营生!

    第144章

    不用施存祈使坏,陈家酒楼的食材,不,确切地说,是陈家酒楼很多菜肴需要用到的酱料,例如蚝油,瑶柱酱,虾酱鱼露等等,眼看着要告罄。

    实在是万万没想到,陈家酒楼开业以来,生意会如此火爆,日日客满盈门。

    这食客多,做的吃食就多了,而后用的佐料,自然也就跟着增多。

    便是有柳河后头运来的那一大批酱料,也经不住日日超额的客流量的使用消耗。

    如今有不少人知晓陈家酒楼的菜肴味道独特,风味一流,是用了自家秘制的酱料,也有很多想要单独买酱料的,陈念莞眼见自家酒楼都不够用,哪敢拿酱料出来单独销售呢?

    自然是但凡有人问,都是nonono摇头了,还得陪着笑说迟些时候或许能够上架售卖,请大家一如既往多多支持陈家酒楼。

    然后回到香桂街,心里头还得焦虑不已,就连刚刚想出来的收割大波钱银的计划也不敢实施了。

    毕竟,要酱料没了,吃食做不出来,还怎么招揽如今的食客们成为常客呢?

    幸亏在最后几罐酱料都将耗完的时候,港口传来了好消息:徐大爷他们进京啦!

    徐大爷他们是上元节元宵过后走的,那时候冰雪未融,只能走陆路,那最快也得耗费一个月左右的路程,但回程时候,南方一路北上的海路上冰封该是解了,恰好可以走水路,委托他们押送最新一批酱料回京,算算时日,不就是这个时候抵达效外港口吗?

    陈念莞喜不自胜。

    带着四丫跟小佑去到港口亲自接徐大爷,顺便也带上了自家的驴车帮忙载货,一瞧那徐大爷带来的酱料,震撼了。

    光是酱料可就装了满满六辆马车呐!

    足够陈家酒楼半年的份量了。

    跟徐大爷跟徐大爷的两个徒弟一寒暄,得,知道她在京城成功开了酒楼,听徐大爷描述陈家酒楼的规模,柳氏可是跟大舅母跟四舅母一合计,将手头上能搬走的酱料,都优先供应给她了,就怕她不够用的。

    “陈东家?”

    陈念莞听到了一个久违的声音,再看从马车里钻出来的故人,忍不住笑了起来:“曾老爷?”

    曾老爷看着许久不见的陈家娘子,寒暄两句后,第一时间便问起了曾四的情况,听说考中了进士,笑得合不拢口。

    曾老爷年后就坐不住了,曾四要下场春闱,他心急想知道儿子考得如何,恰好遇见帮陈家娘子押镖坐船回京的施大爷等人,于是就一起上路了。

    一行十辆马车浩浩荡荡地进了内城,停在了素川路陈家酒楼后院。

    大伙儿帮着忙将酱料桶都给搬下来,分门别类搬进了状元楼这边的冷藏库。

    看着满满当当的酱料,陈念莞底气足了,看着辛苦跑了这一趟的徐大爷师徒,满心感激。

    请他们在陈家酒楼雅间吃了一顿饭,而后就开始商量徐大爷师徒日后的工作。

    嗯,徐大爷是老胳膊老腿了,不适合劳碌奔波,所以陈念莞打算让他常住陈家酒楼后院,给雇用的护卫们当头领。

    至于徐大爷的大徒弟跟小徒弟,平时儿也跟着徐大爷做酒楼护卫,但每隔两个月,得替陈念莞跑一趟镖。

    就是回抚宁县柳家村,委托神风镖局带一批酱料回京城。

    “这,陈东家,咱们这次带来的酱料,还不够呐?”徐大爷跟两个徒弟惊呆了。

    “只是供与陈家酒楼用,自然是够的,不过我还打算拿酱料出来单卖,可不就不够了嘛!”

    想着日后将在酒楼里开多一条赚钱银的财路,又能给柳家村大舅家的酱料作坊带来收益,陈念莞就忍不住搓手。

    只要能在海路畅通的时候,保持每三个月稳定供应一批酱料,这财路就稳了。

    并且,她收割钱银的计划也能提上日程了。

    徐大爷跟两个徒弟商量了一会而后,很爽快地签了用工契约,陈念莞又给施存祈引荐了新来的三位伙计,安顿好师徒仨后,这才带着四丫跟小佑回了香桂街。

    曾老爷先一步到了香桂街,知道了自家儿子考中进士,又知道了张玉郎是今届春闱状元,又是吃惊又是激动。

    儿子考中进士已经是一大喜讯了,虽然遗憾他未能有更好的排名,但有范侍郎运筹,想必填个空缺是不难的,而且,与儿子一个书院的同科,陈念蹇是二甲,据说如今在等候申考六部的职位空缺,至于张玉郎更是状元郎,能直接进翰林院就职,将来这两位同科便是儿子在官场上最好的助力,便是儿子在外头熬个三五年,届时也能靠他们帮扶。

    这么一想,曾老爷心情里的遗憾便抛诸脑后,改而跟张玉郎好好打交道,甚至暗自庆幸当初嘱咐了儿子跟着张玉郎夫妇的选择相当明智。

    其实,张玉郎跟曾四高中的喜讯?????,陈念莞等人早已经派人送信回抚宁县了。

    但因为在殿试之前,为了充分准备殿试,尽量争取好排名,许多新科进士都没余力交际,殿试之后,结果尘埃落定,于是都忙着拜谒座师,以及跟同科结识联系。

    毕竟以后都是要做官的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