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女养家记: 10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小户女养家记》 100-120(第6/69页)

力不凡。

    在谢师宴上,范山长对考中秀才的书院学子鼓励一番,激励一个月后参加乡试的秀才们继续精进,事后对陈念蹇也格外安抚一番。

    陈念蹇心态可谓大起大落,经过几日调剂后,已经能平和看待自己未能拿下“小三元”称号一事。

    毕竟,比起后面的乡试,会试,小三元算不得什么。

    日后会有更多才学更高的秀才们同台竞技,要能陆续通过乡试,在会试中拔得头筹,那才叫本事。

    他并没有时间因为这点小事自怨自艾。

    见陈念蹇看得开,想得远,范山长深为赞赏。

    而陈氏宗族,得知陈念蹇考中秀才,且是不过仅仅略逊案首一名,已经大喜过望,开宗祠庆贺,并祈祷陈念蹇能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给陈氏搏个进士老爷回来光宗耀祖。

    陈念蹇继续埋头学业,此话便不再提。

    单说张二郎,参加谢师宴后,回到陈家河粉店又是一阵庆贺。

    给柳青给张二郎办的庆功宴就在福星楼,张掌柜乐得做个顺水人情,以优惠价让陈念莞包了整个福星楼,县城里但凡相熟的人,都给叫来吃席。

    很快,整个抚宁县都知道,陈家河粉店出了两名秀才公,导致来河粉店的食客络绎不绝,都想来蹭蹭秀才公的福气。

    两日庆宴后,张二郎就回青云书院为乡试备考了。

    范山长已经乐见其成,便想看看,这总是缀在榜尾的学生能走到哪个地步。

    至于柳青,还得跟着二舅母回柳家村祭祖。

    陈念莞表示,这么热闹的事儿,怎么能少了她呢?

    所以她们一家子带着柳叶,就也回柳家村吃席去了。

    柳大舅一家祖上五辈都没出过出息的读书人,这会儿出了个秀才公,不仅柳大舅一家惊喜了,整个柳家村都轰动了。

    这成为了村里头的头等大事,柳大舅当着全村人的面就说要办流水席,三天三夜那种。

    大舅母拉着二舅母笑得合不拢口。

    听说有席面免费吃喝,村子里的人都来帮忙,男人女人们分头摘菜买肉,搬板凳案桌,准备宴席,到最后,柳大舅院子里头外头,全都是各家各户搬过来的桌案条凳,会下厨的全都自发帮忙烧菜做饭,当真办了三天的流水席,从早上吃到晚上,柳家村都热热闹闹的。

    当然,作为主角的柳青回来第一日,柳里正在族老们的见证下开祠堂,拜过祖宗,第二日就计划启程回府城去了。

    他就读在府城梧山书院,得抓紧时间赶回去念书。

    柳大舅不放心,还特意选了四个年轻壮小伙,等明儿护着他一路回楚州。

    没办法,毕竟是柳家出的第一个秀才公,矜贵着哪,得好好护着!

    对于这种都是大口吃肉大碗装饭的席面,陈念莞表示自己毫无用武之地,看舅母婶子嫂子们菜刀嚯嚯飞起,斩得大块大块的肉丢进锅里头现炒,拿着大铲子挥洒自如,陈念莞自愧不如。

    老老实实给一干嫂子婶子们打下手,做零碎活计,洗个葱,掰点蒜什么的。

    到夜里头,见着村子里的人谈兴不减,陈念莞表示不行了,便先去自家打个盹儿。

    嗯,自家。

    柳氏在柳家村的房子盖起来啦!

    整个面积将近一亩,外头看起来跟一般农家并无二致,但里头,堂屋跟正房却是跟大舅家的房间隔了一个庭院,庭院里栽种了花木,还修了一座供赏景赏月的凉亭,沿着青板石路,到达隔墙,墙体开了一扇直接通往柳大舅?????家的门,这样,这个庭院她们能在这儿玩儿,柳大舅家的人也可以随时到这个庭院里来赏花赏景,算是两家人的共同活动场所。

    如此,也算能跟柳大舅一家保持亲密的同时,也保持着一段恰当的距离。

    至于柳氏母女仨起居的堂屋正屋,便是在庭院另一头。

    因是柳氏的房子,充分考虑柳氏的意见,前头院子里开辟出了几垄地,给柳氏想种啥种啥,也跟柳大舅家的院落一样,沿着墙体栽种了几株桃树,等桃树开花的时候,那围墙一带都是粉红缤纷的,估计好看得不得了。

    靠桃树自然要安置石桌石椅啥的,可以坐着闲话家常。

    此外就是铺的整整齐齐的青石板路通往各个院落。

    柳氏只有两个女儿,所以她建造的厢房并不多。

    东厢两间厢房一间伙房,西厢同样三间厢房,而主屋处,便只有一间堂屋,一间主厢跟两间耳房。

    因为房间少,面积大,所以庭院特别大,每个厢房也很大,整座房子看起来简单质朴,却又大方气派,住起来舒服多了。

    柳氏对自己的新房子很满意,陈念莞也同样喜欢。

    母女仨第一夜住新房,都宿在了柳氏的主厢里头。

    房里特别打造了一张大大的床,足够母女仨都睡上去。

    萱萱回到柳家村后就跟柳叶一同与村子里的孩童玩儿,兴奋了一天,如今累了,一躺上去就睡着了,陈念莞却被刺激得还兴奋得很,拉着柳氏絮絮叨叨的。

    柳氏也是,有好多话都想跟女儿说。

    陈念莞自然是将自己赚得万贯家财的事跟柳氏说了,得意得很。

    从来没想过卖冰利润如此高昂的柳氏震惊,而后想想也是,夏日里头,冰块确实奢侈,不是家底厚实的人家,压根儿用不起。

    就是自家能用得起冰块,还都亏了莞莞早在过冬的时候,将冰早早地冻了起来。

    今年夏日炎炎,可她家里头却因为用上了冰,凉爽好过得很。

    乍听说冰块能那般赚钱,柳氏差点生了将自家地窖里头的冰也拿出去卖的念头。

    而后想想那地窖毕竟不比莞莞在府城挖的冰窖,里头存冰少,如今制冰冻冰,也不过是能满足河粉店以及家里头的耗冰速度,只得作罢。

    再说,今儿她手上也攥着几条生财之道,不需要急哄哄地卖冰赚钱银。

    再看向女儿时,欣慰,但同时自个儿,也是骄傲得很。

    如今啊,她也是拥有百亩良田的地主婆了。

    因为选择了在柳家村盖新房,自然就想在这头买多点良田好地,托柳大舅一点一点的相看,凭柳大舅种地能手的好眼光,将柳家村能买的地一亩亩的买下来。

    当然,柳家村能买的地有限,于是就到附近的几个村落里分散买,如今柳氏手头里攥着有一百零六亩田的地契了。

    那其他村落的田地都雇本地人做佃农耕种,或日后慢慢租出去,以后收租子就行了。

    至于柳家村的田地,自然是托柳大舅照看管理了。

    “你说,莞莞,咱家的地,种点啥好?”

    “叫大舅帮忙看看,能种什么种什么。”陈念莞想了想,才道,“对了,要是大舅有经验,种点姜也好。”

    “对,府城的糖水铺入秋后应该能用到很多姜,要是能种,咱们可以自产自销。”

    “那行,娘听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