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女养家记: 4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小户女养家记》 40-60(第12/25页)

?”

    “姑母!”一群猴孩子登时欢呼着全都朝柳氏扑了过去。

    他们差点忘了还有另一份工钱!

    二舅母看着眼前比自己年轻的后辈,个个分得钱银都比自己多,心里蛮不是滋味地,只能心里头努力安慰自己,那后辈里有两个是自己的乖儿子,他们攥得钱多,也就是二房赚得钱多,孝顺给自己的钱银就多,如此心里才平衡下来。

    张二郎没掺和出摊卖河粉的事,所以先离开了,那陈念莞早将出摊卖河粉的事全权交给柳氏负责了,也没她的事,便也走了。

    两人一前一后离开了膳厅,一个朝西厢那头的次房走去,一个朝西厢房走去。

    眼看着陈念莞就要走进厢房,张二郎忍不住叫住了她:“陈姑娘?”

    陈念莞正沉浸在自己手头又多了八十两的喜悦中,一?????开始压根儿没听见,本来是哼着小曲要径直朝自己屋里头去了,张二郎多唤了几次,她才回神,抬眸冲张二郎一笑:“有事啊?张二郎?”

    张二郎感染了她的愉悦,不禁也微微笑了起来,再看着手里攥着的银子,略微举起,跟她说:“这个,多谢了。”

    “跟着我,吃好住好,还准能发财。”陈念莞正高兴,于是哥俩好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是不是很好?二郎兄?”

    张二郎忍不住笑出声来,点点头。

    陈念莞看着张二郎的笑脸,有一瞬被晃了眼,恍惚了。

    哎呦,这么俊的的公子哥儿,当真是自己阿哥就好了!

    陈念莞回到自己厢房,将装钱银的那个木箱子拖了出来,开锁,里头除了银锭子,就是这屋子的房契,五亩水田的地契,以及跟月满楼签订的协议书与印鉴图章。

    可以说是母女仨积攒下来的所有家底。

    陈念莞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跟三个银锭子放进去,跟里面的其余银锭子摆放在一起,码得整整齐齐的。

    前头那笔银子剩下一百一十两左右,加上今日所得,也快有二百两,等这批酱肉全脱手,怕不是能又多一百两。

    不知道够不够在城里买个铺子呢?

    陈念莞想得很美好,但是,她没有想过抚宁县是个中县,随着最后一拨离抚宁县近的行商离开,抚宁县的大户们也订购了需要的年礼后,那酱肉干的市场就饱和了。

    如今已经过了腊八,正式进入年节。

    到城里来赶集的百姓显见的多了,都是陆续来扯布做新衣裳,置办年货过节的。

    但要这些平常连猪肉都不舍得吃的老百姓买八十文钱一条的酱肉干,那是比母猪上树都难,原本陈念莞也没瞄准这个市场。

    那剩下无主的酱肉干咋办?留着跟柳家分了给自家过年节?

    陈念莞还没想出个法子处理最后一批二百多包酱肉干,柳迟就开口了:“表妹,我们运到府城去卖吧?”

    陈念莞钻进死胡同的思路一下打开了。

    对啊,抚宁县的市场饱和了,可以到府城去卖啊!

    府城比抚宁县大多了,有钱的大户更多,她怎么一开始没想到去更广阔的地方,赚更多的钱呢?

    况且她还没去过府城呢!

    陈念莞当即点头,马上分配人手。

    河粉摊子是不能落下的,虽然码头那边不出摊了,但城里的河粉摊子得继续开,就因为年节也是人流旺盛的时节,进城来的百姓谁不想尝点好吃的?

    河粉生意估计会好很多。

    所以柳氏跟柳风,还有柳云就帮忙继续照看摊子。

    至于柳迟,柳河还有柳山,陪着她一起去府城卖酱肉干去。

    第二日他们就出发了。

    为了行走方便,陈念莞男装打扮,棉袄里头穿上了写着“陈家河粉”的工装,然后把包装好的二百条酱肉放到自家的驴车上,又拎了一张可折叠方桌跟两张杌子上去,一人赶驴,两人坐在前辕木上,还有一人在车厢里头看着东西,就朝楚州府出发了。

    第51章

    楚州府离抚宁县约莫一个半时辰的路程。

    陈念莞他们是卯时(五点)出发的,到达楚州府的时候,都已经快隅中(九点)了。

    驴不停蹄的赶路,让他们都出了一身热汗,陈念莞已经干脆脱下了外头那件棉袄了,坐在车上远远看着那高大的城墙上写的气势恢宏的楚州两个字,心里不由得赞一句:气派!

    原身是除了抚宁县哪儿也没去过的乡巴佬,在这个时代她陈念莞也一样。

    进入楚州城后,看着宽敞的青砖马路,还有鳞次栉比的房屋,一时被这充满生机的城市震慑住了。

    跟这楚州城比起来,抚宁县果然就是个小县城,连高楼亭台都不多见。

    可瞧瞧这楚州城,一个字概括陈念莞此时的印象,就是,哗!

    陈念莞看傻了眼,站她身边的柳河柳山也都是一副憨憨的模样。

    在这一点上,柳迟倒是比其他人都从容多了。

    柳迟在父亲还没出事的时候,曾经跟着他还有大哥来过州府,是四个人中最有经验的一个。

    柳迟是柳家儿郎中年纪最大的,跟着陈念莞做生意这段时间,脑子也灵活多了,牵着驴子不知道去哪儿,就先去打听楚州最繁华的地段在哪儿,回来后告诉陈念莞。

    陈念莞已经恢复了理智,盘算了一下,点点头。

    他们原本就是冲赚州府有钱人的荷包来的,自然是去最繁华的地段摆摊儿。

    一路走,陈念莞一路看热闹,等见着一条横街上几家矗立的建筑,见到招子是酒楼、茶楼等地儿的时候,叫柳迟停了下来,掉头进去一看,果然,这街道上已经有不少卖吃食的摆着摊儿开卖了。

    陈念莞一个眼神,柳迟等人就会意,寻了个地停下驴车,将桌椅杌子都搬了出来,而后,先将前一天夜里叫张二郎写的招子挂了起来,再从驴车上拿了砧木跟刀子,取出他们另外备好的酱肉干,切得薄薄的放在三个碗里头,让柳河跟柳山各端了一个跑去酒楼茶楼给人尝去了。

    柳迟跟陈念莞则在驴车旁的叫喊起来:“抚宁县陈家的酱肉干,咱这儿有卖抚宁县陈家酱肉干咧!”

    “正宗抚宁县土特产,不买也过来尝尝咧?”

    两人叫了一会儿,收效甚微,那同在这地儿摆摊的摊主,看他们费劲叫卖,看好戏般笑着摇摇头。

    也有来买吃食的,见有试吃,当真上来尝了尝,意动想买,一听最便宜也是五十文一袋,难以置信地摇头:“这什么肉?五十文?只一袋,那比牛肉还贵啊!”

    一听说五十文,旁边摆摊的摊主都笑了,食客却好奇了。

    五十文一袋,比牛肉还贵的肉,有免费试吃,怎么可以不尝尝呢?

    所以,好奇地涌上来试吃的多,买的少,开张半个时辰,也就唯独有一个人买了一包薄切的。

    看来,今日要想将余下的酱肉干卖出去,任务艰难啊!

    陈念莞叫卖累了,坐到杌子上,从驴车里掏出了用竹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