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重回七零之普通夫妻》 140-150(第6/15页)
忍不住伸手去摸他的大耳朵,“你对我就这么自信,如果恢复了高考,我就一定能考上?”她都没这个信心,现在的卷子跟21世纪的卷子估计大不相同,当时考得不错,而且她都多少年没看高中课本了,现在还真没办法说。
霍一忠点头:“你想做的话,就一定可以做到的。”
江心摇头:“现在说这些都为时过早。”但看着他紧张的模样,又忍不住逗他,“我真去考试当了大学生,第一件事就是把霍明霍岩带着去,留你一个人在家属村苦哈哈地训练。”
霍一忠脸色一凛:“那不行!”他们娘仨儿怎能撇下他呢!
江心催他把面吃完,这才说:“你不是说你迟早要调动吗?等你调动下来,我们再提这些事。”
象牙塔当然令人向往,可江心已经毕业太多年,她适应了社会的生存规则,她有自己一套生活法则,理想生活不一定非要在校园里才能实现。
霍一忠这才大口把面吃完,去洗碗之前又说:“如果到时候你真能去上学,我肯定不拦着你,工资也给你拿去一半,另一半养霍明霍岩。”后头的话他没说,但他肯定不离婚,打死都不离婚。
江心跟他同床共枕三年,哪能不知道他肠子里在想什么,凑上前去,抱着他的手臂,有些臭屁:“霍一忠,你就这么爱我啊?”
爱到怎么都不愿意放手,爱到吃亏也要在一起。
霍一忠的脸到耳朵一下子就红了,像是刚认识时那样,被江心同志一调侃就害羞:“我我我去洗碗。”
第144章
九月初, 霍明霍岩姐弟正式成为村小二年级的小学生,霍一忠和江心夫妇照例在开学那日送他们去上学,俩儿孩子对上学上课这件事已经驾轻就熟了, 一到教室, 放下新书包, 先和小伙伴们闹成一团, 看到爸妈在教室后头站着,还不让他们看,让人赶紧回去。
霍岩推着他妈:“妈,你快走快走!”但是他不敢推霍一忠。
江心捏捏他的小脸蛋:“你不要妈在这儿啊?”
“妈,你回去嘛!”霍岩一双黑溜溜的眼睛, 让江心快走, 他妈在这儿看着,他就不能玩弹弓,不能和男孩儿们玩摔跤。
“好好说话,不要推你妈!”霍一忠开口了, 霍岩就不敢动了,立在教室门边, 双手叉腰,嘴角还笑嘻嘻的,对江心挤眉弄眼, 看得人哭笑不得。
霍明也过来:“爸妈, 你们快回去吧!我们又不是小孩子!”
哟, 一夜之间就长成大孩子了,不要爸妈跟着了, 小屁孩!
回去的时候, 江心还略微伤感:“孩子们长大了, 跟我们不亲近了。”
霍一忠斜眼睨她一下:“昨晚是谁嫌弃孩子太粘人了,睡在一起热得慌,说现在要培养霍明独自入睡习惯的?”
江心捏他的手臂一把:“我就矫情一下怎么了?”
霍一忠就笑,扯了扯她的辫子:“你先回去,我上班儿去了。”
“好。”江心在路口和他分开,往集市走去,今天开学第一天,要给他们俩儿做两个肉,让他们脑子里有个印象,只要去上学努力读书,家里就有好吃的等着他们。
买菜的时候,蔡大姐和她打听:“江嫂子,我听我们屯里的知青们说,他们过一段儿好像可以考大学了,还说好多老师都去首都开会了,十有八九没问题。是真的吗?”
江心挑了块牛腱子肉,让蔡大姐切一刀:“不知道,都是看报纸上说的吧?”她当然不能那么铁口直断地说一定会恢复,就把报纸上的报道搬出来。
“那大家都去上大学了,不就没有人留下来建设我们农村了?”蔡大姐还挺有地方忧患意识。
江心笑,接过那块牛腱子肉,放进篮子里:“大学是那么好考的?是个人都能考上不成?”
蔡大姐也笑:“江嫂子说得对,我们屯儿这么多年了,也才推了五个大学生,名额少的很。”见江心在看羊肉,又手起刀落给她砍了两段羊排,“这个做起来不腥臊,要这个。”
“行。”江心就要了,反正蔡大姐不会坑她。
“上回和你说小程知青不是怀孕了吗?”蔡大姐打了秤,把羊排递给江心,凑过去,低声和她说,“她听说了可能可以考大学,连工都不想上了,天天躲在知青宿舍读书。好多知青都有意见呢。”
江心有些惊讶:“那她丈夫呢?不是同一个屯儿的知青吗?不帮帮她?”
“嗐,你也说是知青,老人家不是说了,书生连个鸡都抓不住,他戴个眼镜,文文弱弱的,双肩不能提,双手不能挑,自己去田里上工,赚的公分能养活自己就差不多了,哪儿还能养活小程知青一个孕妇?”听得出来蔡大姐并不喜欢小程知青的丈夫,说他来就有两分看轻。
也难怪,屯里的活计,下地宰羊,挑粪浇水,干的都是力气活儿,蔡大姐自己就是一把好手,她家里人都长得厚实,一个顶俩儿瘦弱知青。
“那小程知青总不至于吃不上饭吧?”江心问,她记得程菲是申城的,申城富裕,但是她家里也只是个普通家庭,家里匀不出太多的票和钱给她,现在她可是孕妇,也不好少吃少喝的。
蔡大姐见没人买菜,把尖刀放在一旁,拿着一张油腻的抹布擦手:“她自己当扫盲班老师攒了票,到镇上去换了粮食,让公社食堂给她单做。自己吃独食,也没给她丈夫分两口,好多知青就说她这人太独了。”
江心有些不知说什么好,特立独行就是容易引起别人的目光,程菲是孕妇也无可厚非,至于吃不吃独食,人家小夫妻都不吵架,其他人有什么好说的,也是太闲了。
和蔡大姐呱啦完,江心就拎着牛羊肉和一小袋大料回家做饭去了。
日子慢慢挪到中秋,督促两个孩子读书写作业,一时母慈子孝,一时鸡飞狗跳,反正就没清闲过。
中秋节前,新庆的爸妈寄来白糖和月饼,江心也给老家寄了家属村的特产回去。
难得的是今年竟然收到了霍大姐的中秋礼,都是一些自己种的东西,有一袋炸小鱼,是霍大姐的丈夫去河里特意捕的,说让霍家爷仨儿吃一吃老家的味道。
霍大姐炸的小鱼没有下足够的油,吃起来还有点腥气,两个孩子吃了一根就不再碰,江心干脆下了一把辣椒和姜蒜,大火炒过,香辣呛口,霍家爷仨儿才开始往嘴里夹,霍一忠更是让她留了一小碟,他要中秋下酒。
都是艰苦岁月,还养成挑嘴的习惯,江心真是没眼看这一大两小。
今年的中秋快十月了,江心和霍一忠都重视这个节日,两人照例买大肉,做多几个菜,邀请姚聪过来一起喝酒过节,中秋没有假期,忆苦思甜回不来,但给他们爸爸和霍家叔叔都寄了东西。
节前江心带着两个孩子到镇上打电话给江淮,还让霍明霍岩写信寄给林秀,两个孩子年纪小,这几年跟林秀接触又不深,能写什么东西,最后只写了节日祝福,其他的一概没写。
霍一忠总觉得江心很矛盾,一方面怕孩子偏向林秀,一方面又怕孩子们忘记他们亲妈。
江心自己何尝不知道,只是很难说清楚那种感觉,她单纯地归结为,不想让孩子们忘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