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的后花园: 12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德妃的后花园》 120-140(第5/27页)

作者有话说:

    换了个爪机码字,发现app后台又更新了。

    上章关于新文有两位亲猜了下,还一猜一个准,59捂脸。

    挖坑要等一等,名字已经想好了,就叫《今天办丧事了吗?》

    人设大概就是小的时候撒泼给爷爷看,大了撒泼给老爹看,老了撒泼给哥哥看。

    四九城五爷有句人生格言:世上没有撒泼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办丧事!如果还有,那再办一场!

    内容以上,有兴趣的亲欢迎排队 1,够十个就挖了。?

    第124章 最后的孩子

    康熙如以往般下朝, 他这几日睡得晚些,回来后更是犯了困。刘进忠吩咐着人把早膳摆上来,康熙比着往日的分量吃的更多些。

    等到清茶送上, 他才问向底下的人, “没吃?”

    “是呢, 往日里德妃娘娘都要多叫些吃的备着,可这都七八天了。莫说是闲暇, 就是平日用膳都要阿哥格格们盯着才吃些。”

    “精神可还好?”

    “这个倒不差, 许是因为德妃娘娘每日都会在院子里走走,还有皇上和阿哥格格们关怀。”

    康熙又问两句,直到前线的书信抵达这才放了人。

    书信是主将赵良栋所言, 守备白音所书。他写的一手隶书,入目如人,惊艳之外又透着股清隽气。

    信上所书, 沙皇俄国的侵略军首领被胤褆所杀, 大军被绞杀无数士气大伤。清军借此趁机直上, 已经将侵略军赶出大清土地,甚至踩在了两国的边界线之上。

    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如今沙皇俄国的第四代沙皇。

    和康熙相同的是,国家之间权势争斗不断, 这位彼得沙皇也是历经千帆才得以坐上皇位。但不同的是, 沙俄并非帝王制,封建□□的中央集权远远比不上大清。更何况,登基第四年的他手上并无实权。

    若要杀伐果断,此刻就是最好的机会。

    书信用词很是果决, 丝毫不掩赵良栋的心思, 他想要上去, 想要为大清狠狠出一口气,并表示麾下许多将军都是这样的意思,非他一人打算。

    打仗不是纸上谈兵,生死都是血淋淋的摆在眼前。康熙能够明白他们的意思,但明白归明白,站在不同身份上他却不能点头。

    沙俄侵略军看中了当时三藩之乱的骚乱,已经在大清边地触底发战。二十二年那一年康熙曾赴关东东巡,命副都统郎坦、彭春和萨布素率兵百余名,以捕鹿为名渡黑龙江,侦察雅克萨的地形敌情。又派当地达斡尔、索伦族头人随时监视敌情变化,令蒙古车臣汗断绝与沙俄军贸易,以封锁侵略者,这是其一。

    其二,令萨布素率部在瑷珲筑城永戍,并和家属一同进行屯垦。其三,在瑷珲至吉林途中,共设驿站多个。最后则是加紧造船,保证军粮由松花江、黑龙江及时运抵前线。

    如此种种铺垫缺一不可,再加上清军一鼓作气,这才得以如今明朗的局面。

    康熙并不以此骄傲,反而紧紧记得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大清虎视眈眈的不止是沙俄。

    还有计划与沙俄里应外合,在旁伺机以待不停骚扰的葛尔丹,才是更大的毒瘤。

    他比别人,更了解大清。

    只要清军撕破了脸杀向俄国地界,战事只会如火燎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后背之处,也会被葛尔丹咬下一口肉,得不偿失。

    大清走到今日,更多的是需要江山稳固,而非大行侵略。当然了,不侵略也不代表就此便宜了沙皇俄国。

    康熙琢磨着,从底下翻出了另一封信,是胤褆亲手所写。

    澹宁居中很快又招了几位大臣进去。

    另一边。

    婉绣却是过着别有生趣的日子,让她哭笑不得。

    大早上醒来,婉绣赖了床正要放下手里的汤匙,两个丫头巴巴地看向汤盅,“额吉不喝了吗?”

    婉绣持箸夹起蒸饺,放她们碟子上,“等会儿吃。”

    一小碟的玉米饼挪了过来,胤祾笑道,“这饼子甜的,额吉肯定爱吃。”

    “还有蛋。”胤禛点着头,将刚剥的蛋也顺势推了过来。

    婉绣只觉得刚才喝下的汤才是最清冽可口的,一点都不觉得油腻。

    一顿早膳纠结的用完了,上学前胤礽的奴才过来说是接两兄弟上学,顺便的送了些滋补养生的药材了。

    这些东西莫说婉绣,就是杏仁圆枣都看得多了。表面上虽然是毕恭毕敬的,也为主子高兴,私下里却担心。

    主子年岁算是高龄了,滋补的更少不了。可偏偏物以稀为贵,再好的东西天天吃日日补,就是龙肝凤胆也没滋味了,口欲竟然难得的轻减起来。

    从未有过。

    婉绣好不容易把孩子们都送走了,对于两个丫头满是纠结的目光视若无睹,她示意随行来的云楼去郭络罗氏那里走一趟。

    她最近怕了这些孩子了,还是让人拖住脚才好。

    甜蜜的负担让人哭笑不得,婉绣琢磨着把箱底里的几本夷人书翻了出来。她已经很久没看了,又没有能锻炼口语的机会,如今细想起来只觉得舌头都不会卷了。

    院落里随着静了下来,杏仁和圆枣也舒了口气,毕竟近来的日子因为各位的注目并不安生。

    婉绣看了一会儿有些犯困,瞧着时辰也没等到康熙过来,便知道他又忙的又走不开,将书放在一侧便顺着躺了下去。

    这一胎,在太医把脉确定的那天起受到了极为浓重的待遇。

    太皇太后因为身子问题,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些喜事。皇太后则觉得她眼尖提前察觉了消息,也看重几分。这两老人家赏礼送去,紧接着是康熙。

    虽然两人也有巫山纵情的时候,但是纵观后宫嫔妃,婉绣竟然还能一举怀上,也确实让他诧异不已。

    再有几个孩子在前,康熙总觉得婉绣是有福气的,也期待着再多一个健康的孩子。当然,若是个阿哥就更好了。

    想到胤褆书信传来的喜讯,再看胤礽在大家前款款而谈,胤祉昨儿还翻了本夷人书说要研究翻译,康熙只觉得满心滚烫,恨不得给下面的再点火都长大了才好。

    当然,这种异想天开的念头只能一闪而过,但多多益善总是好的。康熙有心,但因着近来繁忙,除了第一日过来之后,也就见天送来的东西能证明他的恩宠了。

    若不是那日得知后的惊喜和慎重,婉绣也觉得自己真的是昨日黄花了。

    平心而论,康熙虽然给不了平常人家的温暖体贴,但是这封建社会也没什么好比较的。更何况,对比之下婉绣嘴上不说,心里却很明白自己这样待遇着实让人嫉妒。

    且这不是第一次了,应该都习惯了才对。

    偏偏婉绣没有计算到几个孩子,这着实让她无可奈何,也给了她很大的温暖。不管别人怎么样,但她是有彼此珍爱的依赖,是什么都换不来的嫡亲血脉。

    怀揣着这样的念头,欢喜悄然的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