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正文完结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正文完结(第16/23页)

他口口声声,仿佛皇太子同清平王等人反攻定然能胜利一般,忙问缘故,穆平含笑告诉她:“如今明王只控制了京畿一带,清平王是带着他岳父麾下的五城兵马司营兵逃出去的,眼下驻扎在两百里开外,因恐惊动明王,未曾声张,但外头亦源源不断有勤王之师过来。如今先皇已然殉国,皇太子荡平贼寇再行登基,必然威震四海,清平王便可顺理成章为皇太子,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外省的那些统领都看得清清楚楚,现成的从龙之功,谁不抢着上呢。”

    第313章 离京

    晴雯诧异道:“据你所说, 难道明王这边竟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束手就擒了?”

    穆平叹道:“打江山易,坐江山难。青莲教这些人, 皆因朝廷治理天下有许多积弊, 民怨沸腾, 故而屡禁不止, 愈演愈烈,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每每朝廷倒行逆施之时, 便是他们发力之机。只是这群人败事有余, 成事不足,虽可妖言惑众, 蛊惑民众皆信奉明王, 里应外合,诛杀天子,占领京城, 但实则那治国安邦的本事, 连老皇帝万分之一都不如呢。想来这偌大一个国家,哪里是那么容易治理的。连这一个小小京城,他们都震慑不住,军中更是风气败坏, 在那里烧杀剽掠, 见了金银女色便忘了初心。如今他们民望已失, 眼看外头诛寇大军已至, 他们早已如砧板上的鱼肉, 任人宰割罢了。”

    晴雯道:“你说得颇有道理。这些天京城那些官宦人家、豪门富户被屠戮过半,只怕早已是怨声载道。既是如此, 只怕清平王果真要打回来了。”说到这里,面上又添忧虑之色。

    穆平一笑道:“你莫要害怕,如今我有救护太后之功,太后娘娘赐了我一件防身的宝物,便是清平王他年荣登大宝,亦不至于为难我夫妇的。”

    晴雯叹道:“虽是如此,我到底心中不安。这京城实非久居之地,我总想着,若能与你远离是非之地……”

    穆平听她说话,听着听着,不由得眼前一亮,急急握住她的手道:“原来你也有此意?”他其实不耐烦京城生活已久,一来不习惯同那些王孙公子、纨绔玩家为伍,二来颇受忠顺王和宁珏忌惮,日子过得不甚顺心,只因顾念晴雯,生怕她割舍不下这些荣华富贵,故而只能苦苦熬日子,再想不到晴雯也有逃离京城之意。

    晴雯道:“是。我一直盼着去南边走动,见识见识大好河山。但你既然封侯,按律当在京中,不然的话,朝廷必然忌惮。再者梅姨带着你千里迢迢赴京,为的是甚么?我岂能教你舍了京城的繁华?”

    穆平笑道:“如今已然改朝换代,我只是一介布衣,咱们自可游山玩水,做个富贵闲人。便是那海外繁华,我也想带着你见识见识呢。”

    两人越说越投契,这般开诚布公,坦诚相対,反更觉有知己之间心有灵犀之意。

    次日胡长忧听说穆平回来,忙过来庆贺,两人在一起喝酒聊天,穆平亲自下厨,做了几个好菜,胡长忧喝得惬意,不觉将心事尽数吐露,向穆平道:“如今这局面,正是外忧内患,再不能好了。你知道不知道,连柳湘莲那边也闹腾上了。”

    穆平等人忙问其故,胡长忧告诉说,原来明王自登基为帝以来,新得了几个绝色女子,从前那尤二姐等人固然貌美如花,却已经渐渐失了新鲜感,也就撂开手去。

    这在后宫之中本是寻常事,岂料她妹子尤三姐是个烈性子喜欢逞强的脾气,意欲为姐姐出头。她夫君柳湘莲非但不劝说,反而一味护着,由着尤三姐大闹皇宫。

    明王震怒之下,将尤二姐贬为庶人,又逼着柳湘莲休妻。尤三姐一怒之下,竟然用柳湘莲家传的一把鸳鸯宝剑抹了脖子。

    那柳湘莲原本也觉得尤三姐有些多事,惹得明王后宫不宁,待到尤二姐贬为庶人,尤三姐惨死之后,却颇过意不去,又不敢责怪明王,思来想去,竟然用那把鸳鸯宝剑将三千烦恼丝尽数斩落,出家而去。

    胡长忧摇头道:“柳湘莲已是明王麾下少有的人才,如今他去了,又有谁能补上?凭那群乌合之众吗?如今他们连邮路驿站都未曾理清,也不知道外省如何,便如瞎子一般,这如何是好?更不必说城外饿殍遍野,他们不想着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一味在那里争权夺利,为些金银财宝美人名马争个你死我活,可见后事危矣!”

    穆平笑道:“胡大人既然有此高见,何不禀明当朝皇帝?”

    胡长忧苦笑一声:“你们只怕还未听说罢。圣上嫌我多事,再加上我常劝说其余几位大人不该抢掠太过,已被排挤,如今已是被贬到城门口,在那里守城了。”

    晴雯心中默默为他难过,又不好表现太过明显,只得在一旁劝慰道:“九门提督亦是要职,胡先生重任在肩,可见当朝皇帝未曾真个厌了你。”

    鸳鸯本在一旁伺候,这时候却忍不住插嘴道:“胡大人,既是如此,想来在其位亦难施展你的报负,又何必同这些人同流合污?”

    众人皆吃了一惊,胡长忧更是上下打量了鸳鸯两眼,只见鸳鸯身材高挑,蜂腰纤细,面容白净,发鬓如云,晴雯忙在旁笑道:“她唤作鸳鸯,是从前在贾府时候的好姐妹,如今跟着我嫁过来,我们一家子其实未曾把她当成下人的。”

    胡长忧闻言,対鸳鸯不敢怠慢,忙起身向鸳鸯行礼,道:“鸳鸯姑娘有所不知。我原本早该死了,是旁的兄弟以命相换,才活到今日的,我应承过那位兄弟,定然秉承他的遗志,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

    鸳鸯不解道:“虽是如此,但你们教派上下皆不曾听你的,你独自一人,如何与大势相抗?”

    胡长忧不答,只向着穆平晴雯等人做礼,道:“这回我其实是来向两位辞行的。前朝太子和清平王的尸首一直未曾寻到,想是逃了出去,只怕卷土重来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教中兄弟风气如此松懈,想来必然不堪一击,我这一去,凶多吉少。到时候只怕不能再护持列位了。”

    穆平忙和晴雯起身回礼,道:“不敢瞒胡先生,我等也觉得京城之中实非久留之地,早有远离之心。只是胡先生既知道前途凶多吉少,何必以卵击石,不若趋利避害?”

    胡长忧拱手道:“我意已决。正好,贾家二房也有意离京,南下往金陵老家,柳二爷出家之前,特意托了我护送。若列位也有意离京,便由我护送如何,想来教中兄弟看在我薄面上,列位一路上也可少了许多滋扰。”

    穆平再三谢过:“有劳!有劳!”

    穆平等人果真收拾了金银细软,足足装了有十大车,集齐家人,在胡长忧护持之下出城。晴雯见了贾母、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面,忙下车拉着手,眼圈一红便想哭出来,贾母却道:“此地不是久留之地。这些日子咱们皆受了许多磨难,只知道便好。只要能出城,其余种种,不提便是。”

    于是两家人会齐,一道出了城。因左右看了一回,不见赵姨娘和贾环,追问之下,方知道贾环投靠了青莲军,死活不肯出城,贾政等人只好由着他去了。

    贾母见平儿大着肚子,犹豫再三,方告诉说:“前几日北边传过消息来,说路逢风雪,大太太和琏儿捱不住苦,已是没了。大老爷身子亦不太好。”

    平儿闻言,滴了几滴眼泪。

    到了通州地界,贾母等人便欲弃车上船,晴雯等人因和江家约定要会合,再者还要寻皇太子和清平王一家做个了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