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10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100-120(第10/26页)

 贾宝玉只觉得纳闷,怎地好端端的,宫中贵妃娘娘为何突然下了懿旨,要家里人去清虚观打醮求平安?难道竟有甚么不平安之事不成?他心中疑惑,不由得问出声来,只是堂上诸人要么喜气洋洋,故作神秘,要么就是同他一样茫然不知。问了两句,竟未问出所以然来,贾宝玉也没当一回事,撂开手去,自同林黛玉讨论别的去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堂上诸人才渐渐散了。贾宝玉和黛玉说说笑笑,一路正欲去王夫人处说话,凤姐突然唤住他,向他索要小红。贾宝玉这几日只念叨着“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连那平日酷爱留意关切女孩的性子也淡了许多,凤姐开口后,宝玉想了一会子才记起小红是谁。他屋里的丫鬟多,自不会为了这个和凤姐争竞,只笑了一笑,就允了。

    消息传回怡红院,众丫鬟皆知琏二奶奶实权在握,连跟着她办事的人也分外有体面,故而多有对小红艳羡不已的。

    小红因滴翠亭之事,只当被晴雯撞破,疑心疑鬼好半天,又暗中托了绮霰传递消息,心中盘算着,如果晴雯想揭发她丑事时,只怕这个时候就要发难了。她也预备好了后招。岂料晴雯这边安安静静的,连一句话都没有,一丝风声也未走漏。小红这边反倒暗地惭愧起来。

    临别之时,小红依着贾府的规矩,先对贾宝玉磕头谢过了,又对负责指点她的几个大丫鬟们逐一磕头。众丫鬟都知道小红虽仍旧是三等丫鬟,从此却是实权在握,攀上了王熙凤的高枝的,谁好受她的礼,忙不迭早早扶起她,坚辞不受。

    小红因过意不去,又私下里向晴雯道:“姐姐,你照顾我这一场,如今我才知道,你竟是天底下难得爽利纯粹的好人。如今我要去了,在琏二奶奶处服侍,姐姐若是得闲时,只管来看我。”

    晴雯随口应了,心中却好生奇怪,不知道为何小红竟会突然对她高看一眼。想来想去,终究猜不透原因。

    作者有话要说:

    注一:参考《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时,荣禧堂旁边耳房的陈设。非原文照搬。

    第108章 食客

    谁知这日宫中元春娘娘颁下懿旨, 除了要贾府中人五月初一至初三在清虚观打醮外,还给众人赐下了端午节的节礼。那香玉如意、玛瑙枕、红麝香珠、上等宫扇等不一而足,按着身份品级递次减等, 一份一份礼单写在签子上, 打发了太监送了出来。

    宝玉的那份在贾母房中收着, 此时想起, 便由小丫头送过来。宝玉对这些外物看得颇淡,本不在意,只是细问之后, 听说宫中赐下的节礼, 他和薛宝钗是一样的,比林黛玉多了两样, 心中就有些不自在起来。

    宝玉遣了檀云将元春所赐之物送到潇湘馆, 只说无论林黛玉看中甚么,随便取用便是,谁知竟被黛玉原封不动退了回来, 不由得唉声叹气, 生怕黛玉因此多心。

    别的丫鬟不明就里,只笑着说宝玉太过心细。晴雯却知道贵妃赏赐节礼虽不过是些器物摆设,但却暗藏着贵妃娘娘对金玉之说的支持,怨不得黛玉多心, 宝玉发愁。

    当下推宝玉道:“这又有甚么?林姑娘却不是小器的人。若你果真想让她欢心时, 不如靠自己本事在外头得了东西, 再来送她, 岂不是更好?如今也发愁不到哪里去, 不是还有老太太做主吗?”

    贾宝玉愁眉苦脸道:“你哪里知道我的心事!”他待黛玉之心虽是发自真心,一片赤诚, 奈何世间男女大防才是礼法正统,婚姻皆不得自主,虽有满腹情谊却无法吐露。

    只是贾宝玉话音尚未落下,外面就有小丫鬟奔了过来,声音欢快:“老太太说了,五月初一清虚观打醮,大观园里有想去的,只管跟了她出门逛去呢。”

    晴雯喜道:“到底是老太太!”又催着贾宝玉早早收拾预备。

    贾宝玉一脸没精打采的模样:“靠自家姊妹邀宠得来的富贵,又有甚么意思。”

    原来贾府众人都知道他素日心性,故而老太太发下话来,只教悄悄瞒着他元春有孕之事。

    不想此事早早走漏了风声,连外间都传遍,这几日来外间的王孙公子多对他加倍敬重,见面动辄便恭喜恭喜的,岂能瞒得住?

    便是这清虚观打醮,宝玉虽一开始不明其意,此时也难免猜出,是为了给元春祈福顺利诞下孩子、最好一举得男之意。既知其意,他怎肯心安理得?

    晴雯却记得此事之后,金玉之说遭遇重创,无论是王夫人还是薛姨妈,脸上都有些挂不住,连薛宝钗那样平素好性的,都借着靓儿找扇子之事发了一场火。故而催着贾宝玉早早应承下来,好看贾母同张道士联手做一场好戏,煞一煞金玉之说的气焰。

    “我知二爷平日常在外面混,故而不在意这些。只是一则老太太想去,连东府里珍大爷他们都要去张罗呢,二爷岂有不在旁边侍奉尽孝的。二则二爷虽出入方便,不稀罕这个,但林姑娘她们却难得出一次门,这次少不得都要去的,正该姊妹们在一处好好乐一乐,难道你想让林妹妹在外头孤零零的吗?”晴雯道。

    其实哪怕贾宝玉不去,林黛玉也有薛宝钗、三春姐妹作伴,决计不至于一个人孤零零的。只是贾宝玉一听这话早心软了,哪里还会去细想其中的漏洞?遂应允了。

    晴雯便命早早与贾宝玉收拾衣物。豪门公子出门在外,少不得备齐衣包等物,方便随时更换衣裳的。

    怡红院中众丫鬟听说有这样的好事,各个踊跃,都争着要去。想去的人多了,自然要有人留下来看家,晴雯身为怡红院执事大丫头,却是不好意思把巧宗自个领了,倒把脏活累活推给别人的,只得自己坐镇怡红院,看着大丫鬟小丫鬟们日日数着日子盼出门。

    转眼之间便到了五月初一这天。贾府全套执事摆开,贾宝玉骑着高头大马在前头领着,贾母、薛姨妈、林黛玉、薛宝钗等主子和各房的大丫鬟、小丫鬟、粗使丫鬟、婆子、出门的媳妇儿都坐在后头轿子车子里。那八人大轿、四人大轿、翠盖珠缨八宝车、朱轮华盖车等各式车辆逐一排开,浩浩荡荡,便如元宵节看街上花车巡游一般,声势甚是浩大。

    车队一路向清虚观而去。有那市井之徒,听说是贾府的人去烧香,都站在大街两旁看热闹。又有些平常门户的人家,见这般隆重,家中父母妻女一起出来,站在门口指指点点,艳羡非常。

    梅姨就混在这些人之中。她穿着粗布衣裳,乍一看去,竟和旁边唾沫横飞、指点江山的无知凡妇并无分别,无人能看出她从前是长乐宫里颇有体面的执事大宫女。

    梅姨看着那队车子上的珠缨华盖,忍不住感慨道:“怪道别人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贾家虽是不复从前国公爷时代的风光了,却还有这许多压箱底的东西。”

    灯姑娘在旁边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不停猜测晴雯是否在车子里,又指着那骑在白马背上的贾宝玉道:“那不就是晴雯的宝二爷!如今却是国舅爷了!”

    梅姨冷笑一声道:“孩子尚未生下来便这般张狂,将来还不知道怎么样呢。想那宫中的孩子,岂是那般容易能养大的。”

    梅姨一向言语无状,时有惊人之语,灯姑娘等人和她相处日久,倒也见怪不怪了,一个疯疯癫癫孤苦伶仃的妇道人家,便是被官府听见一句两句,也不至为难的。

    故而灯姑娘听她说这话,只当她的老毛病又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