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8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80-100(第5/32页)



    富户道:“这个自然知道。我妹子是贾家大老爷跟前的得意人, 又有甚么不知道的。这个正是荣国府二房那位衔玉所生的二公子,小名宝玉,人称宝二爷的, 若不是他屋里的丫鬟, 怎能生得这般绝色?”

    傅试顿足道:“怎会是他?糟了糟了, 若果真如此, 事情便糟糕了。我原本只当那丫鬟是贾家二小姐的丫鬟,只说若她嫁了过去,丫鬟必然陪嫁的, 却也一举两得。却不知道有这层在。那刘媒婆说亲之时, 也不知道是怎么说的,若是受别人撺掇, 竟将我的打算全盘说出, 岂不是失礼之至?若要被贾家知道,我主意竟打到贵妃娘娘亲兄弟的屋里人头上了,又会如何看我?该死!该死!”

    平哥儿听到此处, 才知道傅家提亲之事, 是中间人传话不清所致,竟是个大大的误会。正欲要到厨下告诉吴贵时,又听那尖嘴猴腮的男子笑道:“傅爷想是多虑了。小的拿命担保,决计不至于的。傅爷原本应承小的, 只要请了这张爷来, 就拿一串钱与小的。想来傅爷英雄盖世, 必然一言九鼎的。”

    旁边那管家模样的人骂道:“大胆!你这瘦皮猴, 为了几个臭钱甚么昧良心的话说不出来, 早知你这般靠不住,原不该向你打听。如今你办砸了事情, 还敢大模大样来要钱?”一面说,一面冲上去,对着那尖嘴猴腮的□□打脚踢。

    平哥儿听管家叫“瘦皮猴”,方忆起这人是京中有名的“包打听”。听他们言语里的意思,想来是傅试向瘦皮猴打听晴雯名字,那瘦皮猴虽是神通广大,寻到了甚么贾府大老爷爱妾的哥哥,把名字给打听出来了,却未曾言明这丫鬟不是迎春麾下。因差了此节未说,傅家遣人提亲之时又所托非人,言语不够谨慎,终于酿成了这场风波。那傅试是个精细人,已知受了蒙蔽酿成大错,故而发怒。

    傅试道:“罢了罢了。我心里竟乱的很。好好的筹划,竟成了这般。如今还不知怎么收场呢。我且去贾家打探打探消息,再做区处。”一面说,一面竟背着手走了。那管家连忙跟在后头。

    平哥正要离开,突然又听那富户向尖嘴猴腮的人骂道:“你这泼皮!原说那傅爷是个志诚君子,事成之后,必有二两银子相谢。原本你张爷家资富足,怎会把二两银子看在眼中,是你好说歹说,苦求不止,张爷才肯跟你来一趟。结果竟甚么都没有,反遭一场奚落。你拿甚么赔我?”

    紧接着重重脚步声响起,却是那富户也走了。

    平哥儿心想此事好容易有了线索,若想洗清晴雯头上罪名,总要有人证才行,就有心抓住那富户去贾家说个明白,只恐自己势单力孤,抓他不住,正烦恼间,突然想起一事,转身推门进了那雅间,看满室狼藉,那瘦皮猴委顿在一角落里动也不能动,满身伤痕,笑着向他道:“这位爷,这是怎么了?小店的饭菜可还合口味?劳驾把账结一结罢。”

    那瘦皮猴做的是没本钱的生意,单靠一张嘴揽客,何况手头有了钱便挥霍一空,三更穷五更富的,哪里有钱结账?他来这酒楼原本是料定傅试这个大主顾必会结账的,岂料出了这等变故,傅试竟先走了?

    于是平哥儿轻轻巧巧以赖账为名,将瘦皮猴捆了起来,对外只说要收账,和吴贵一路押送着瘦皮猴至贾府而来。

    这边吴贵和平哥儿在贾府后角门一通闹,众人尚未报知王夫人和王熙凤呢,却先惊动了薛宝钗。

    薛宝钗是个周全人。虽不甚喜她母舅和亲妈一力鼓吹的金玉良缘,却也委委屈屈,将贾家上下打点得妥当。此时她听人报说,晴雯的表哥在后头闹,从前在薛家帮忙的厨子也来了,心中颇不自在,暗暗疑心怎地这两人会混作一处,忙出来探看究竟。

    这时瘦皮猴却也看出端倪来。他既是常在市井之间混的人物,自是滑溜非常,见这两个厨子把他绑起来,起初只当是要钱,横竖他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倒还罢了。等到见这两个厨子一路往贾家送时,不觉惊慌起来,在一旁扯着喉咙大叫道:“冤枉啊!还有没有王法了!”

    平哥儿和吴贵都是本分人,却不擅长这个,被瘦皮猴一叫,再加上贾府看门人眼高于顶,哪个肯睬他们,竟有几分骑虎难下,心中慌张。

    吴贵心里害怕起来,就过来和平哥儿商量道:“不然还是算了罢。这光天化日之下,若被这瘦子倒打一耙,不说他陷害在先,倒说咱们当街掳人,又该如何是好?”

    平哥儿道:“他在咱们酒楼里的账未结呢,官府问起来咱们也有话说。酒楼那边要有甚么二话,横竖我在前头顶着呢。你怕甚么。”却也被瘦皮猴的凄厉叫声弄得心烦意乱,道:“当时应该先来寻来顺兄商议的。如今连贾府门都进不去,要怎么才好。”

    正烦恼间,突然见薛家那个叫文杏的小丫鬟笑嘻嘻出了门来招呼他:“我们大爷说了,叫你带了人去我们院子呢。如今修了那园子,我们家不住在梨香院了,你从这边角门沿着墙过去就是了。放心,我们大爷是最公道不过的,必然肯秉公处置的。”

    平哥儿看见文杏这般说,起先有些糊涂,紧接着一想:薛大爷平日里在外喝酒应酬,此时如何在家?况且文杏是薛大姑娘身边的丫鬟啊,想来她说的不是大爷,是她们家姑娘才对。必是怕外人听到名声不好,故而拿大爷之语掩人耳目。想到这里,心中一松,知道薛家姑娘是个精明人,若果真有她主持,岂不更好?

    王夫人此时早听到风声,说邢夫人揪出了马道婆来,心中正不自在。富贵人家常会为娇生惯养的少爷寻一个寄名干娘,为的是少爷自小娇贵,怕不好养活,寻个干娘好压一压的意思。那马道婆本是尼姑庵的杂役,因她有些法力,常出入于王公贵族之家,王夫人信笃神佛,遂一力主张,叫贾宝玉认了这个干娘。谁知竟闹出这等事来!

    她心中虽不自在,面上却不好表露出来,只忙着向王熙凤抱怨说:“若说那马道婆,虽她是宝玉的干娘,但咱们家里各房各屋,又有哪个没有去过?只怕她和姨娘们更好些,常走动着,如今出了这等事情,我又如何能知?”

    王熙凤忖度王夫人之意,大房说马道婆是刘媒婆的好姐妹,必是马道婆私下撺掇的,王夫人就想把责任推给赵姨娘。这样一来,虽然责任仍旧是二房的,妻妾之争中却可占得先机,虽不能攘外,却可安内,倒也是一步好棋。

    只是王熙凤这几日殚精竭虑,亦有所获,便道:“其实这几日我使人私下里查访,竟被我问出一件奇事,我也只敢回禀太太,余者一概未曾告诉。”

    王夫人忙问是何事,王熙凤见左右无人,方悄悄说道:“听说是袭人的嫂子,曾去过马道婆家……”

    一语未毕,只听得门口小丫鬟叫道:“薛大姑娘来了。”

    王熙凤忙止住话头不说了。王夫人会意,抬起头来,看着薛宝钗款款走进来请安,忙命看座倒茶,才笑着问道:“可曾见过你宝兄弟?”

    薛宝钗笑道:“宝兄弟在学里上课,只怕这时还未回来呢。我这番来,却是有一事要禀明太太和凤姐姐。前些时北静王府上的那件事,总算找到事主了。晴雯她哥哥把人绑了来,如今正在我家,几个人看着呢。”

    王夫人和王熙凤闻言大喜,忙问缘故,薛宝钗微笑道:“这个我竟不好说,竟是太太和凤姐姐找人亲自审问方好。”

    王夫人和王熙凤会意,都知道她是年轻姑娘家,不好参与此事的意思。王夫人便托了王熙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