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科举路: 第146章 女官考试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重走科举路》 第146章 女官考试(第1/2页)

    第一百四十六章

    季昀舒和季绍敏二人年纪不一样,季绍敏比季昀舒年长一些,同时在三年前已经参加过一次女子科举的考试了,这一次考试是她第二次参加。

    但是不得不说,人与人之间的聪明才智是不一样的,老天对每个人并不一定都是公平的。

    或者老天更加偏爱季昀舒,给了她极为聪明的头脑,使得她在这次女子科举考试当中一举夺魁,成为了新一届的女坤元。

    季昀舒考中女坤元的时候,皇后娘娘感慨地说了一句:“昀舒你可真厉害啊,不愧是晗雪的女儿,当年你母亲就是考中了女坤元。

    哈哈哈,母女两人两代女坤元,实在是我们大景朝的一桩美谈。”

    是在选择点人做坤元的时候,皇后娘娘是秉着公心的,她确实觉得季昀舒在考试之中的发挥更好,值得给她一个女坤元的封号。

    而且,季昀舒姓季,而时晗雪姓石,皇后娘娘一时之间也没怎么把他们两个人联系起来。

    还是在她确定了女坤元的人选之后,听到有女官和宫女恭喜现在在宫中的女官时暄妍,才惊觉原来今科女坤元季昀舒竟然是时暄妍的侄女的,时晗雪的女儿。

    直到此时,皇后娘娘才将时晗雪和季昀舒二人联系了起来。于是在正式唱名的那一天,她便高兴地提了这么一句。

    但是皇后娘娘的这句话落在有心人的眼里便变了味。

    尤其是今科考中第二名的熊银燕和考中第三名的杨静芦。她们二人都对自己的才学非常自信,且出生也很好,年纪比季昀舒要大。

    她们二人都是奔着夺取女坤元这个名号来的。可是竟然被季昀舒这个年纪较小的女孩拔了头筹,她们如何能服气?

    杨静芦来自文风鼎盛的江南,她有家学渊源,不屑于开办的女子书院之中和其他女子一同读书,教导她的都是家中文化极深的各种长辈。

    这些长辈们平时经常被邀请到江南省各个地方的女学去演讲,会有很多女学生来听,也包括开在江南省的各个灵毓女学。

    因此杨静芦从来不把京城或者其他分院灵毓女学出来的人放在眼里。

    而平常在京城的闺秀圈里,熊银燕也是当之无愧的才女,每次的闺秀聚会当中,无论是写诗还是作画都是她拔得头筹,完全没有一个能和她来竞争一番的角色。

    因此她对自己自视甚高,觉得满京城的女孩子里面她最厉害,不可能有人比得上她。

    再加上季昀舒本身不太愿意与人相处的属性,从小与父亲在山北省、西南省等各地生活,她也极少参与京城闺秀圈里的各种活动,所以她的才名在京城闺秀圈里不显,也没有人听过她的才女的名号。

    这样两个心高气傲的女子,如何能对季昀舒获得女坤元这件事情心平气和的接受呢?

    但是在皇后娘娘唱名册封她们的那天里,她们二人心中虽然有不满,但却不敢表现出来。

    若是将不开心挂在脸上,岂不是质疑皇后娘娘的决定,打皇后娘娘的脸吗?

    她们俩可没胆子在众目睽睽下做出这种事情来。

    季绍敏此番经过努力,终于也考中了一个女坤士,名次排在比较后面,与上一届杨芝嫣的排名差不多。

    季绍敏心中挺开心的,她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说亲了,考中女坤士和没考中女坤士,能找的婆家真是千差万别。

    同时她心中也已经有了打算,想要外放去西南省,像方安焕一般做一个女官。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这三年来,季绍敏除了认真学习汉学知识之外,也学了一门西南夷的语言,就是方安焕所属的百夷族的语言。

    等到女坤士的考试尘埃落定之后,皇后娘娘果然又开始分配大家了。

    季昀舒有着时暄妍这个了解她想法的姑姑一直跟在皇后娘娘身边,自然不会糊里糊涂被皇后娘娘选进宫中服役。

    时暄妍向皇后娘娘汇报了之前方安焕这个女官在西南省当县令是当得多么的好,趁势提出这一批新的女坤士中,也可以比照方安焕这个例子,进行一轮西南夷语的考试,之后选择部分人到西南省去做县令。

    若是这样做的话,皇后娘娘就给大景朝的女官们开辟了一条新的做官路子。

    女官们除了在宫中服役以及外放出去开办大景女学之外,还能够任一个实职的正七品县令,很有权势。

    皇后娘娘闻言心中一动,觉得时暄妍提出的这个主意非常的好。况且现在皇后娘娘与皇帝陛下是一条心的。

    现在皇帝陛下抱恙,好些事情都需要皇后娘娘帮他遮掩,现在这个时候跟皇上提什么要求他都不会反对的。

    更何况,皇后娘娘所要的不过是将几个女子放到西南省去做正七品的县令而已,一点儿都不会影响大景朝的朝局变化,对皇上的皇权也没有任何的威胁和影响。

    在皇上是否在位掌权的这一点上,目前为止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利益是一致的。

    当皇帝是皇帝,坐在龙椅上的时候。皇后娘娘自然也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极有实权。

    但若是皇上的皇位不稳,被某个儿子夺了皇位,故去了,或者是变成了不管权的太上皇,皇后娘娘立马也会变成皇太后,到时候手上还能有多少权力可就不一定了。

    至少那个时候,她已经不是全大景朝最尊贵的那个女子了,而是要与当时的皇后娘娘争权夺利,与自己的儿媳妇斗争一把,最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所以她很希望自己的夫君能够继续坐稳皇位,在后宫中给自己的丈夫一些支持,夫妻俩利益一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果然,皇后娘娘与病重的皇上商议了这件事之后,皇上没有多考虑,便点头答应了这件事。

    一来,已经有方安焕这个人作为先例摆在前面,证明女子在西南省当一个正七品的实权县令完全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多值得朝臣们反对的事。

    二来西南省那个地方地处偏远,完全是个不毛之地,偏偏那里还有各种少数民族聚集,对男女之防看得不算太重,便是再多女子在那里作正七品的县令,也不会引起当地的动乱,不会引起朝局的不稳。

    三来这段时间以来,皇上身体真的非常不好,皇后娘娘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否则的话他恐怕难以斗得赢他已经羽翼丰满的大儿子太子殿下和四儿子魏王殿下。

    若是因为这么一件小事,惹得自己的妻子心生不满,从而不再支持自己,反而支持太子或者是魏王,那么自己这个皇上不光是权力堪忧,便是性命都堪忧。

    要知道,不论是太子继位或者是魏王继位,他们都是妻子腹中所生的亲生孩子,妻子便是做了皇太后也不会太难受。

    而自己就不一样了,若是儿子心好一些,还能让自己做一个不管事的太上皇,让自己可以平稳度过余生。

    若是儿子心狠一些,为了民间的名声,悄悄让自己病逝了,然后假惺惺地掏出一份遗旨之类的来自己登基做皇上,自己可就没命了。

    照这么想,就算是自己在后宫当中苟延残喘当太上皇,日子也会过得相当憋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