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360-3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360-380(第3/26页)



    暴秦亡后,法家从诸子百家里的胜利者一落千丈为人人喊打的暴君之刃。连带着替法家干活的墨家(秦墨)与农家也得不到好,不仅在项羽烧咸阳里遭了大难,更是在儒家的叔孙通一人超神,带着儒家挤占佛系黄老所不屑占领的空间后,墨家就成山里的野人,城里的老鼠。

    别说是郡守亭长不知他们是谁,就连墨家的自己人都没法保证同门明天还在身边,而不是趁夜色寻觅诗和远方。

    如今听见天幕说孝高武帝重用墨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震惊,第二反应是惊恐,第三反应是收拾行李向西逃难。

    儒家的“主力”集中在东边,眼下应该惶惶不安地搜寻墨家。

    黄老家的态度还未可知。不过就像皇帝不想失去江山,将军不想失去将权,那群位于百家之上的黄老家也不会乐见未来的胜利者招摇过市,除非……

    除非太子刘启愿意作保。

    就像天幕的孝高武帝般愿意去做墨家的虎皮,为其争取喘息之机。

    “也、也许陛下会保下我们。”慌忙之中,某位墨者突然说道:“要不向关中……”

    他的那个“逃”字还为说出口,就被师傅打了一嘴:“关中个鬼啊!那不是向黄老家的掌心逃吗?我……”

    墨者的师傅灵光一现,怔怔地看着委屈的徒弟,捧起对方的大脸狠狠一揉:“好小子。好小子。”

    “你给我们指了条明路啊!”

    刘邦时的墨者自不必谈,直接去关中找刘邦本人或吕家即可,而文帝时的墨者就要费番心思。

    思来想去后,他们还是去淮南国吧!

    淮南王刘长“绝食”而死,如今管理淮南国的是文帝的心腹,而且还是法家子弟。

    虽然被以前的小弟压在头上是件不光彩的事,可是跟黄老家与儒家相比,墨家还是知根知底些,并且带了同病相怜的先发优势。

    【说到小说家,这群人的崛起也和孝高武时的百家复兴有关。鉴于文帝的登基就与勋贵想立傀儡有关,而景帝时也发现自己人才不够,涌到身边不是北宫班底的血亲就是勋贵家的丑孩子,而且二者还不断联姻,逐渐形成利益结合体。这么下去,他的后代就如当年的文帝般会受限于人,所以在孝高武帝想选拔自己的班底时,景帝不仅大开绿灯,还把张苍的世子与申屠嘉请来给太子站台。】

    【而这正是初次科举的盛景。】

    天幕放出的长安……不!应该是靠近长安的小县里十分拥挤,随处可见关漂的学子操着口音未脱的关中话问哪里可供考生休息,哪里可听大家的课。

    而在这种吵吵闹闹的氛围下,镜头揭露了小县的名字——

    “阳陵县?”

    “阳陵县是哪儿?”

    刘启的表情渐渐变得凝重起来,执杯的手也抖得好似患了帕金森。

    阳陵……

    陵……

    而且还是在建的“陵县”。

    那应该是……

    我的坟。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11-08 23:31:39~2023-11-10 03:38: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写意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艺瑧化镜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喵喵 50瓶;咸鱼今天暴富了吗? 20瓶;开开心心、踉踉跄跄酿酿、没人取了吧、无关风月、任灵溪 10瓶;盒中无果 7瓶;清曦 6瓶;路西、鹤吟月 5瓶;米白米、艺瑧化镜 2瓶;未央、我的挚爱是祖国、玉衡、红桶之下、白桃乌龙、玖如月疏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363   番外(二十七)

    ◎阳陵县,信乡居与太学府。◎

    我儿子在我的坟前建城县!!

    意识到这点的不仅有倒霉的刘启, 还有在座的刘氏宗亲,文帝心腹。他们全都下意识地看向刘启,竟然能在不同的脸上看到相同的微妙表情。

    就……

    就很离谱。

    上座的文帝盯着表情变成调色盘的刘启, 开始思考他家的教育是不是往邪门的方向偏移太多。

    就比如说在阿父的坟前建城。

    虽说是“阳陵县”, 可看天幕的展示的“县”规模,已经到了小城市的及格线上。

    刘武这个缺心眼的更是往兄长的心脏疯□□刀:“我能理解建陵时会把富家大族迁徙到新陵周围, 以此建立新的城县。”

    “但是像小侄儿这样……”

    “二弟。”

    “欸!”

    “闭嘴。”

    刘武震惊地看向兄长,只见后者皮笑肉不笑道:“你话太多了。吃菜,吃菜。”

    神经大条的刘武知道兄长是有怨气在腹, 想想对方一盘砸死吴王太子的英姿, 他不免在头痛的幻觉下低头吃菜, 做出一副嘴巴好忙的样子。

    与此同时,天幕还在疯狂播放坟头蹦迪……啊不!是坟头基建的迷幻场景, 看得人为还没出生的孝高武帝捏了把冷汗。

    孩子,你这么搞是会棍子烧肉的。看在你为大汉开拓千万疆土的份上,刘启他们不会把你打个半死, 但是让你过个充满“父爱”的童年还是没有问题。

    【鉴于我们难以找到刘瑞任太子时的阳陵地图,所以在93年的《汉高武大帝》里所采用的是历史研究院于90年出版的阳陵地图……准确说是孝高武6年的阳陵地图。】天幕放出360P的纪录片,只见一群学者翻了无数资料才确定那个泯于历史的阳陵县在哪儿,并且在西安复刻了个。】

    画面切到后世重建的阳陵太学府。

    怎么说呢!相较于古代的生产水平,后世的建筑还是太亮堂了。亮堂到已经算是顶尖学派的黄老家都不免叹道:“孝高武帝贪玩归贪玩, 但对我等贫困学子是真的不错。”

    黄老家在专供上层前也有过从寒门乃至黔首里收学生的经历, 但是在汉初的功臣二代、三代逐渐摆起皇亲国戚的大谱儿后,黄老家想向下就得考虑这群“大爷”的态度。

    文帝是不可能解决这事的。

    太子刘启忙着搞还没放弃自治权的藩王呢!哪能让内部先燃。

    思来想去,也就只有先人给力, 有钱有闲的孝高武帝愿扶持底层削弱上层垄断, 以此达到刘家千代的终极目标。

    从勋贵的角度看是老刘家的不讲武德, 过河拆桥,可从诸子百家乃至黔首的角度看,就是天降贤主,帝下神坛。

    【燕昭王筑黄金台,汉高武建太学府。】

    画面里的阳陵县除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各色商铺,民宅,便是一些兵卒守门的特殊建筑。

    而在这群特殊的建筑里,占据最佳客流地的便是写着“信乡居”的楼房与贵人不断的太学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