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宠小皇后(清穿): 6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娇宠小皇后(清穿)》 60-80(第11/32页)



    她好热,那盔甲凉,反倒能解些她的高热。

    康熙从来都是很有力的。

    他箍着齐荷,重重的亲她,重重的落下去。

    重重的,伏上来。

    深重的战栗,从齐荷的舌尖,到了她的脚尖上。

    太凉了。

    也太热了。

    后来,好像是高热占了上风。

    齐荷有那么一瞬间觉得,好像是她,将盔甲暖热了似的。

    康熙解下盔甲的时候,齐荷才捂着脸,有些害羞。

    但是,她又很高兴。

    只捂着片刻,就将手放下来了。

    康熙将她裹在被褥里,她就乖乖的不动。

    用一双水光莹润的大眼睛,含情的默默的望着康熙。

    康熙解下盔甲,将底下的衣衫也全都脱下来了。

    他泰然自若,唇角盈笑,大大方方的,齐荷看着他,脸有点深红。

    半个月不见,他好像也瘦了点,但是身材竟更好了。

    康熙注意到她的视线,含笑还在她眼前转了一圈,等她都看见了,才去拿干净的衣裳换上。

    齐荷红着脸,都看了,眼睛里都是些欢喜爱意。

    就,都挺好看的。

    就连那凶野,也挺好看的。

    齐荷身上黏黏糊糊的,尚还未缓过来,她裹着被褥并着腿,用舒服的姿势让自己靠在软枕上。

    看康熙收拾好了自己,再去收拾那盔甲。

    这也是齐荷要求的。

    没让康熙解下盔甲,自然总会有些痕迹在上头。

    齐荷不想让别人瞧见,康熙就自己收拾。

    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康熙有经验,他能收拾的又快又好。

    等收拾好了盔甲,再抱着齐荷去沐浴。

    就是每次再穿这盔甲,两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会想起这次的肆意放纵。

    齐荷是胆子大了一回,缠着康熙有了不一样的亲近。

    可过后缓过来,她才突然意识到这一点。

    尽管这事只有她和康熙两个人知道,但还是挺羞耻的。

    就是特别的羞耻啊。

    康熙笑得不行,还给她说:“朕这个是重甲。轻易换不得。”

    “不过,也无妨。你不说朕不说,没有人会知道的。”

    齐荷捂脸,还是觉得很不好意思。

    尤其康熙还在她耳边小声说:“朕日后再穿着,只要想到,这重甲上曾有齐荷儿你的东西,朕便觉是你在朕身边陪伴朕。朕觉得,甚好。”

    齐荷羞耻极了,叫康熙别说了。

    康熙笑,还要说:“朕原本,甚是想你。方才你那般热情,朕很高兴。”

    “你心中有朕,想朕,爱朕,朕很高兴。”

    感觉,十足的好。

    满足了年轻帝王心中凶野的渴念和澎湃汹涌的占有欲,康熙很愉悦。

    康熙说到做到,这身重甲,他一穿,就穿了三年。

    三年中,庶妃们离宫的事情,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所有人都看见了帝后的恩爱,全方位感受到了帝后之间的深厚情意。

    庶妃们离宫,宫中再无嫔妃,也不再选秀了,皇上就是要与皇后相伴,要一生一世一双人。

    两个人是少年夫妻,从小一处相伴,经历过那么许多的事情,天下朝野皆知。

    而皇上,真就如他所说的那样,除却陪伴皇后之外,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治理大清之中。

    年轻的帝王勤政爱民,哪怕是撤藩之后藩王动乱,朝廷在康熙的带领下,也是有条不紊的调兵平乱。

    地方上藩王带来的动乱,有朝廷平定,哪怕是藩王自立为王,生在太平地方的百姓们也并不十分担心。

    他们的这位皇上,眼里除了皇后,便是政务。

    是绝不会叫乱臣贼子得逞的。

    他们不担心大清的现在,也不担心大清的将来,唯一惦记的,就是皇后娘娘的肚子。

    皇后与皇后这般恩爱,后宫中又不曾有其他的嫔妃,帝后又都正当盛年,都是身体健康的,怎么自圆房后几年了,皇后娘娘还尚未有身孕呢?

    那几位离宫的庶妃里头,嫁了人的几位,可都有了身孕,那位科尔沁的格格,孩子好像都一岁多了呢。

    百姓们不懂,也不会去说帝后的坏话,就是琢磨着,盼望着皇后娘娘给大清诞育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太子。

    朝野上下,倒都是催生的殷殷期盼之心。

    大臣们心里也有这等想法,但是没人会出来说。

    皇上为藩王动乱之事殚精竭虑,日夜操劳,他们实在是舍不得再去烦扰皇上。

    况且宫中,太皇太后和两位皇太后都不急,也从未催过皇上与皇后,他们急什么呢。

    皇上与皇后年纪不大,正是盛年,孩子总会有的。

    皇上与皇后这般负责任,又极其看重大清,自然不会让大清没有后继之君的。

    当初撤藩时,不多久藩王反了自立为王,康熙是想要亲征的。

    但亲征之事,事关重大。

    朝臣们都是劝说皇上不要亲征。

    地方动乱,调兵前去平乱镇压即可。

    皇上牵动大清的基业江山,还是不能轻易涉险的。

    当时藩王动乱,几乎陷落许多州县,时局不稳,朝臣们是很有顾虑的。

    且当时有一条,便是说起康熙后继无人,膝下无子,是不能就这般去亲征的。

    那会儿,就有些大臣说起此事,然后恳请帝后尽快绵延子嗣。

    只是后来康熙权衡利弊,决定不用亲征了。

    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今三年过去,时局早已稳定下来。

    三藩动乱,也是强弩之末,朝廷迟早能平定他们的。

    因此这催生的殷殷期盼之心,又占了上风,冒了头。

    齐荷倒是很不在意这个。

    太皇太后和两位皇太后,真就一下都没有催过她什么。

    说放手,就真的一直放手了,不再干涉她和康熙的任何事。

    不管外头如何议论这个,康熙也很稳得住,只是不会刻意打压这些言论,毕竟百姓们喜欢帝后恩爱,说此言也禁了,难免伤害百姓们的感情。

    这几年,康熙为三藩之事劳神,齐荷就随着康熙住在乾清宫了。

    方便他理事,也方便齐荷照顾他。

    康熙从小几岁就大半夜起来点灯熬油的看书,眼睛一点都没坏。

    他的身体也是真好,怎么折腾都是挺好的,轻易不生病。

    这几年齐荷照顾他,感觉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