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广告商: 4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大宋广告商》 40-60(第1/33页)

    第41章 醋意佐茶

    王仲辅听他这样说,便四下观察起来。

    没想到不看不要紧,一看便满眼都是装潢的用心。

    这小院看上去恬静自然,实则承袭了玩具谷板的意趣,微缩成景,处处都能合上陶渊明的诗句,既有采菊东篱下,又有孟夏草木长,几乎每个角落都有些典故!

    “月止,这也是你给他们添置的?你这是五柳再世啊。”

    “小意思。”罗月止吃了口果子,“儿时读了一肚子书也不能填饱腹,可不就用在这儿了么。”

    “得亏今天同你来的是我。”王仲辅啧啧,“若是何钉那家伙,岂不是平白浪费了满园诗意。他怕不是一个典故都看不出来。”

    罗月止哈哈大笑。

    有伙计给他们上了茶来。王仲辅抬头一看,此人正是罗氏书坊中的阿虎。

    “仲辅郎君好。”阿虎跟他打招呼。

    王仲辅侧目:“你怎得上这儿来了?”

    “柳井巷茶坊人手不够,着急招人又怕碰上个不可信的,我便先让书坊的人过来帮帮忙。总之这几天书坊里也没什么事。”罗月止答道,“这儿人少僻静,临近活水,比书坊里凉快不少,他们都愿意过来。”

    “名额还是我抢来的呢。”阿虎憨厚一笑,“他们掰腕子都掰不过我。”

    “那敢情好。”王仲辅笑道,“这儿还有位‘柳仙’小娘子呢,的确是不能随便找个陌生人登门应付。月止心思妥帖。”

    “可别再夸我了,你先喝茶。”

    王仲辅早就闻到那股尤为清冽的茶香,低头饮过,点评道:“我在茶坊中不是没有喝到过薄荷茶,但总嫌气味太呛了,往往浅尝辄止。这杯茶却和寻常薄荷茶不同,即清冽、又香醇,只留冰意,不遗辛辣……果真是上品,颇具野趣!”

    罗月止从怀里掏出一只小本子,叫阿虎给他上了只笔,将王仲辅的话记下来:“好点评,日后若有机会用在广告页中,我给仲辅发酬赏。”

    王仲辅笑着摇头:“月止真是时时记挂生意。”

    他等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问:“那位‘柳仙’娘子呢,今日还出来弹曲子吗?”

    “我去差人问问。虽约定好了每日弹奏的时辰,但还是得看她累不累,方十五岁出头的小娘子身娇体弱,弹奏不该急于一时。”

    谁知找人问过话,周鸳鸳直接从茶坊二楼打开窗户,瞅见罗月止之后笑容满面,一叠声叫他,声音脆生生娇滴滴如同云雀似的:“罗郎君!”

    茶座中的客人有八成是慕周鸳鸳之名而来,但闻琴音,却罕见她从茶坊二楼中移步下来。

    此时客人们见她突然露了脸,竟是这么一位如珠如玉的小娘子,都忍不住抬头多看几眼,觉得在爬满窗棂的繁花藤萝映衬之下,这位娇俏的“柳仙”比想象中还要仙气好看。

    罗月止拱手同她见礼,笑着回应:“鸳鸳近日气色愈佳,可见富贵养人。”

    “托罗郎君的福。”周鸳鸳在窗边行礼,“此曲献与罗郎君,多谢郎君前日救助之德。”

    说罢便转身坐在窗下,琴音顺着窗户飘荡而出,于院中景致相合,犹如仙乐。

    王仲辅开始只是阖目倾听,不一会儿便睁开眼睛,与罗月止对了一个眼神。

    他摇摇头,眼中既是赞叹也是难过:“惊才绝艳,少年沉着,谁听了这琴音能不怜惜她?”

    王仲辅去看茶坊悬挂的水牌子。

    “不行,我听完她的身世,再听这琴音总觉得不落忍。多点些茶饮果子吧……小娘子如此佳人,从前屡遭奸人祸害,日子过得不好。既远离故土从头来过,就绝不能再受钱帛上的委屈……”

    罗月止不动声色,心说我这一套广告策划,针对的就是你们这样多情又心软的书生。

    咱就是说正中靶心,当真拳拳打到心头肉了,一个个非要花钱,拦都拦不住。

    “多谢仲辅解囊。”罗月止笑着喝茶,“接济美人是佳话,可仲辅莫忘了,这里头还有几文钱是要接济我的呢。”

    “你这奸商。”王仲辅佯装恼火。

    罗月止忍不住笑出声音来。

    他们正说着闲话,却听茶坊院落传来一阵声响。

    罗月止与王仲辅转头一看,只见一位极其清秀俊俏的书生解开狭长包袱,里头竟也是一把七弦古琴。他手指虚按在琴弦上,看着姿态,已是蓄势待发。

    诸人面面相觑,惊讶之中带着一丝难言的兴奋:这是撞上来找周小娘子比试琴技的人了。今日竟有幸得见如此场面!真是值了!

    王仲辅惊讶问:“踢馆也是你安排的?”

    谁知罗月止也是一脸迷茫,并不知内情。

    这位后来的书生对周遭惊诧视若无睹,凝神静气,羊脂玉般的手指拨弦,一言不发,直接跟上了周鸳鸳的《秋月照茅亭》。

    周鸳鸳年纪虽小,但心态之沉稳当属罕见。

    她被突如其来的琴声牵扯,但音乐未歇,指法丝毫未乱,渐渐与后者交融,如同溪流汇聚,不分彼此。

    周鸳鸳甚至有心给它留出一些空处来,丝毫没有争抢攀比之心,只愿琴曲在这样的左右映和中更加悦耳。

    小娘子胸襟如此,让在座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无声赞叹。

    《秋月照茅亭》一曲毕,就轮到书生出题,他弦音一震,改调《小胡笳》。

    在座懂琴的人都点头。《大胡笳》《小胡笳》两本琴曲并蒂,凄凉悲哀,乃为蔡邕之女蔡文姬所作,可作为上一曲的继承。

    文姬在乱世中为胡骑所掠,远离中原,正是无限凄凄乡愁,生死别离。

    蔡文姬命运多舛,如今女子又如何?不还是万事蹉跎,身不由己。这不正像是周鸳鸳的遭遇:四下虽无战火,却依旧要颠沛流离,不见故乡。

    周鸳鸳倍感此情,屈指跟随,用琴声以作回音,动人肺腑。

    在座的茶客书生竟已有很多低下头偷偷拭泪,被这如泣如诉的琴曲感动到难以自抑。甚至有几个书生躲都躲不住,坐在椅子上拿袖子挡着脸,哀极痛极,直接就开始抽抽嗒嗒的了。

    一曲终了,周鸳鸳从二楼走下来,径直去找那位弹奏琴曲的客人拜谢。她低下头,在客人面前长久地屈膝不起。

    “听闻柳井巷周小娘子身世坎坷,又有精湛琴艺,今日慕名前来相见。”这位带头弹奏《大胡笳》的书生开口,又是震惊四座。

    众人此时方才惊觉,这位俊秀无比的书生,竟是位身穿男装、素淡装扮的小娘子!

    “奴家一时感慨痛惜,做错事了。本不该选《小胡笳》的,叫你回忆旧事又添伤心。”这位男装娘子起身,伸手去扶周鸳鸳,“快快请起。”

    “娘子真情,我能听得出。”周鸳鸳突然跪在地上,“您琴技远胜于我,温柔胸襟亦远在我之上。倾慕之情难以言表,寿州周鸳鸳,愿拜您为师!”

    茶客见此场面,无不哗然感叹。

    这位男装示人的娘子自言名叫秋月影,取自“天上秋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