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咸鱼宜妃的卷崽日常: 第217章 赵敬的想法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清穿咸鱼宜妃的卷崽日常》 第217章 赵敬的想法(第2/5页)



    “那克出还会回来吗?”胤祐问道。

    这个事情郭宜也说不准,万一盛京那边有事将人给绊住了,回京城之日遥遥无期,又或者说,道保觉得还是盛京更合适,可能就不回来了。

    “那就要看他什么时候能把事情办妥了,等你再大点,也可以去盛京探望那克出。”郭宜说道。

    胤祐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堇姑姑将两碗鸡丝面放在桌上,清澈的汤底下沉着根根分明的面条,中间放着一簇鸡丝,点缀着零星的葱花。

    “先吃吧。”郭宜说道,先动了筷子。

    一时间,两人对坐着嗦面条,在橘黄色的烛火映照下,暖意融融。

    吃完饭,郭宜瞧着时候不早了,便准备让胤祐下去休息,但是胤祐神色游移不定,似有难言之隐,这一晚上都是如此,瞧着不问出口,他今夜怕是难眠。

    “是有什么事情要同宜额娘说吗?”郭宜问道。

    胤祐此时正坐在宜妃的身侧,闻言身体僵了僵,嘴唇抿了好几次,才道:“这次的事情是不是都因为我啊?”

    不用点明,郭宜就知道他说的是林贵人的事情,暗骂了一声林贵人造孽,说道:“为何会这么问呢?”

    “就是……”胤祐的脸上露出小纠结,他明显感觉到自打除夕夜之后,不少人对他的态度都有了转变,以前可能觉得他是一个跛足阿哥,总是带着几分轻蔑,如今却是纷纷称赞他年少有为。

    林贵人出事之后,他想要是自己的表现不那么突出,也不会让人注意到戴佳氏身上,更不会借此机会为难宜额娘,这种感受在今日听到宜额娘要带着礼物去给林贵人赔罪的时候达到了顶峰,或许他真的“不详”?

    “是什么?”郭宜没有等到胤祐后面的话,出声询问道。

    “是我连累了宜额娘,要不然宜额娘……也不会……不会给别人赔罪……”胤祐支支吾吾地说道,生怕宜额娘因此觉得自己多生了事端。

    郭宜笑了,点点胤祐的额头,“想这么多?”

    胤祐捂着被戳的额头,被宜额娘笑得有些羞涩,“要不是你……”

    “此事与你无关。”郭宜说道,神色认真,她道,“林贵人这么做是因为她起了坏心思,有你没你,她照样会算计,说不定会将烫伤嫁祸到我的身上,与你无半分关系。”

    林贵人完全就是出于撒气和嫉妒,她动不了自己,更不敢对阿哥们下手,只能挑位份比她低上许多的戴佳氏。

    郭宜自认和她不熟,但是后宫之中嫉妒与陷害,从来都只是一念之差,并没有太多的因果。

    听到宜额娘的话,胤祐心中一紧,他心中有个大逆不道的想法,宁愿受伤的是戴佳氏,也不是宜额娘,他的嘴唇紧抿,生怕自己将心中的想法透露出半分。

    “所以呢,你也别想着这是你的问题,我还觉得都是因为我连累了你呢。”郭宜笑着安慰,说白了这都是大人之间的事情,与胤祐有何关系呢?

    “才不是呢,宜额娘最好了,怎么会连累我呢。”胤祐仰着小脑袋义正词严地反驳道,宜额娘那么好,不会有错的。

    郭宜捏了捏胤祐的脸,想说盲目崇拜要不得,但看着他认真又执着的眼神,话到了嘴边又变了,“小胤祐这么喜欢我啊?”

    被宜额娘调侃了一句,胤祐害臊,小脸刷得又开始红了,大约是想到之后会鲜少回翊坤宫了,他瓮声瓮气地点点头,“很喜欢啊。”

    郭宜瞧着正太害羞的模样,心都要化了,跟着说道:“宜额娘也很喜欢你。”

    “真的吗?”胤祐小脸上扬起了灿烂的笑容,连那烛火也逊色了几分。

    “真的。”郭宜说道,又摸了摸胤祐的小脑袋,“所以现在要去休息了吗?”

    得到宜额娘回答的胤祐已经开心得找不到北了,听到宜额娘让自己休息,他忙不迭地点点头,起身之时,心中一动,忽然抱了宜额娘一下,又飞速地放开手,低着头,脚步软飘飘地走了出去。

    郭宜愣了一下,随后忍不住温柔地笑了,真是内敛又敏感的小家伙。

    等到胤祐离开了,郭宜叫来堇姑姑,让她跟张氏一起准备胤祐去阿哥所的东西,比照着胤祺来就行,另外问了问胤祚身上香味的事情。

    “奴婢问过了,说是德妃给的熏香,有宁神益气的效果,并没有什么问题。”堇姑姑回答道。

    郭宜总觉得这事儿透着诡异,又不知道怎么说,更没有什么证据,罢了,等明天请安的时候问问皇贵妃。

    赵敬的事情她就搁置了一边,没敢让堇姑姑调查,若是被人知道她在调查赵敬,清清白白也可能被编出什么粉色八卦。

    被宜妃念叨了的赵敬小小地打了个喷嚏,低着头,不敢与上面的帝王对上眼神,他回太医院后,知道宜妃事情简直吓得肝胆俱裂,而后又发现自己手书的脉案没了,更是惧怕不已。

    “你何时到的京城?”康熙漫不经心地问道。

    “回皇上的话,微臣五日前回京,昨日才开始当差。”赵敬一五一十地说道。

    “你医术如何?”康熙又问道。

    前后的问题跨度这么大,赵敬根本猜不出康熙目的到底是什么,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微臣自幼开始学医,如今已经一十三年,然学海无涯,臣顶多算是窥得入门。”

    康熙不置可否,又问道:“你离京之前,胤禛高烧是你诊治的吗?”

    在帝王注视下,赵敬的额头沁出一点点汗水,点头道:“确实是微臣诊治的。”

    “将那晚的事情如实道来,若有隐瞒,定然不饶。”康熙说道,从一边盒子里面拿出一本册子。

    若是赵敬胆敢抬头,就会发现那正是自己记录四阿哥脉案的那本册子,可惜他不敢,他现在满脑子都是皇上不会怀疑自己和宜妃有什么吧。

    这可真是大大的冤枉了,毕竟他要长相没长相,要文采没文采,除非宜妃七窍失感,不若如何看得上他。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自己想偏了,因为康熙的重点根本不在宜妃本人的身上,而是在四阿哥发烧以及处理方法上,似乎并不是怀疑他和宜妃子虚乌有的奸情。

    赵敬在心中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按照记忆中的情况回答康熙的问话,此事虽过去一年多,但是当时的情形依旧是历历在目,无论是四阿哥濒临生死的紧急,还是宜妃的果断冷静,都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康熙按照脉案一一问完了所有的问题,最后说道:“喝热水能否预防腹泻?”

    “这……”赵敬迟疑了一下,不过他脑子转得很快,说道,“《景岳全书》中有记载,柳公度者,年八十,步履轻便,善于摄生。或问其致寿之术。则曰:我无他也,但不以气海熟生物、暖冷物,此得善养脾胃之道,所以便能致寿。”

    康熙闻言点点头,“民间之术,当真如此神奇?”

    “不瞒皇上,微臣在家丁忧期间,仔细回想过宜妃此法,又会同乡中医者讨论实践之后,确实是有效果的。”赵敬算不得医痴,但是对宜妃露的这一手实在是好奇不已,在家丁忧之时,闲着无聊,便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