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清穿咸鱼宜妃的卷崽日常》 第101章 选种(第2/3页)
为了讨皇上欢心放出来的谣言,现在看来怕是真的如此。
当然被震惊了的也不只是这两人,还有康熙,要是他没有记错,自己只是让胤祺回去挑一点种子,所以胤祺到底知不知道一点不是一箩筐呢?
“儿臣参见汗阿玛。”胤祺上前行礼道,自从来了乾清宫,有晋喜盯着,加上康熙的指导,他的言行举止越发地规矩。
康熙起身,走了下来,拨弄了一下筐
里的洋芋,“选得不错,怎么还选了番薯?”
“额娘和小九都喜欢吃番薯,儿臣亦是很喜欢,便想着都种了。”胤祺说道。
这个回答在康熙面前简直就是满分,刚好汤斌、郭琇求见,他招招手,“你们来看看,这是胤祺种的洋芋,如今索额图正在负责推广的就是这些。”
原来真的是五阿哥种的洋芋!!!
汤斌上前拿起一块洋芋,仔细打量了一下,其貌一般,但是听说产量很高,要是能推广下去,能够缓解天灾带来的饥饿与死亡。
遂连连拱手道:“五阿哥此举利国利民,实乃是皇上之福。”
康熙心中得意,嘴上却道:“哪里,就是小孩子随便玩玩而已,当不了真。”
汤斌……皇上,您是觉得臣看不到你上扬的嘴角吗?
“五阿哥如此年纪,就能有如此成就,以后必定能成国之砥柱。”汤斌继续夸奖道,有句话他没敢说,这性子可比太子强太多了。
自他担任太子太傅,近来与太子接触良多,太子聪慧好学,能诗善赋,弓马骑射都颇为精通,在这个年纪,已然是超出常人许多。
但,性子却是一言难尽,与大阿哥莽撞不同,太子是自视甚高,目中无人,稍不顺意,便愤然发怒。
当然这与太子年幼受宠脱不开干系,太子乃是孝仁皇后所出,由皇上一手带大,是大清国的嫡子,日常待遇甚至比皇上还好,这种溺爱养成了他如今的性子。
事实虽是如此,但是他却不敢言说,担任太子太傅的可不止他一个人,先前还有大学士李光地、张英,两人都未有何异议,他如何敢提?
尤其是李光地,暗地里已经是索额图的人,再加上朝堂之上已经对自己不满的人不少,此时若是横生枝节,对象还是皇上最为宠爱的太子,恐怕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就保不住。
他这顶乌纱帽倒是无所谓,可是他的身后还站着许许多多汉臣,一旦他出事,那就是所有人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而自储秀宫妃得了妃位待遇以后,索额图愈发的狂妄,在外时常以国丈自居,不将众人放在眼中,尤其是昔日的政敌——纳兰明珠。
因此,他与明珠的联合正在崩溃,但是明珠显然不肯善罢甘休,还想再找一波麻烦。
这次他们瞄准了郭琇在吴江时候的事情,已经联合了新上任的江宁巡抚洪之杰和江宁按察使高成爵,以吴江县县丞赵炯亏空漕米一事诬陷郭琇。
康熙知道汤斌定然是有要事,便同胤祺说道:“你先同李正敏和章如南一起研究一下这洋芋该如何种植,稍后就由章如南带到丰泽园种下来。”
“儿臣遵命。”胤祺说道。
结果康熙走出两步,又停下来了脚步,“你那《洋芋观察日记》让晋喜帮你誊抄一下。”
不然,他怕自己的两位臣子根本看不懂。
知道汗阿玛在说自己的。
等到胤祺离开了,康熙忽而开口,语气平淡道:“朕前两天收到了一封奏折,说郭琇之祖父乃是明朝御史黄总昌家中的奴才,你父亲郭景昌原名郭尔标,为乱党,伏法被诛,可有此事?”
康熙最为痛恨的便是与前朝牵扯不清,这话无异于把刀架在了郭琇的脖子上。
这话听在郭琇耳中如同平地惊雷,吓得郭琇扑通一下跪在地上,赶紧道:“臣祖父乃因尔标之乱惨死,言臣为其后人者,居心叵测,是罗织罪名于臣。”
“朕明了。”康熙点头,坐下来,“来说说,今日进宫所为何事?”
“臣要参奏江宁按察使高成爵对罪人赵炯纵而不缉。”郭琇将手中折子交由梁九功。
折子上言:郭琇任吴江县令期间,县丞赵
炯监管仓贮,侵贪漕米两千三百石,直到仓贮署印移交新任官员张绮梅,此事才败露于人前。
然而此时,郭琇已经调离吴江,赵炯也畏罪潜逃,不知所踪。
郭琇派人分次购买了两千三百石漕米,如数还给粮仓,而后,分别写信给了新任知县和按察使高承爵,恳请两人通令各州县缉拿赵炯归案,然而已经一年,并未有任何的结果。
康熙一目十行看完后,将折子丢到桌上,“郭琇,你可真会给朕找麻烦啊。”
“臣知罪,臣于任上竟然不知此等大事,有查察疏忽之过,臣恳请皇上降罪。”郭琇磕头恳请道。
康熙从座位上起身,走到郭琇面前,恨铁不成钢道:“朕深信于你,而你呢,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朕的脸,你让朕如何说你好?。”
“臣知罪。”郭琇连连磕头说道。
“此事你也知?”康熙背着手看向汤斌。
“臣听闻有人在调查吴江之事,便问了郭琇,方才知道此事。”汤斌拱手说道,先下手为强也是他们商议之后的政策,故而今日来面见皇上。
康熙踱了几步,忽而笑道:“算你们分得清轻重,先来找朕说,否则这事情撂到朝堂之上,朕必然保不住你们。”
“臣多谢皇上。”郭琇说道。
“起来吧。”康熙说道,叹了口气,“朕记得,高成爵与高士奇是同宗?”
“是,此人亦是明珠之侄婿。”郭琇把其中的关系摸得门清。
“啊,明珠。”康熙啧了一声,看向两人,“你在吴江担任县令之时便与之不合了吧。”
“臣当时乃是一方小员,地位微末,与明珠素无来往,算不上不合。”
他的确是和明珠谈不上不合。
但是杨捷与前江宁巡抚余国柱通过行贿明珠给他下了不少的绊子,这倒是事实,不过皇上未必愿意听,他便也不说了。
康熙闻言,甚是欣慰,好在郭琇没有因受信任,就搬弄是非,“郭琇啊,朕知你两袖清风一身傲骨,但是在朝为官,水至清则无鱼啊,人要能屈能伸。”
“皇上此言,臣有疑义。”郭琇拱手说道。
康熙无语,刚刚说什么来着,他这话音刚落就被辩驳了?
“你有何疑义?”康熙转过身问道。
“臣在吴江之时,曾旁观农事,但凡有鱼,水则明净清澈,而污浊泥水,则虾蟹横行。”郭琇说道。
“臣还听闻这清水之鱼落入浊水之潭,要不一死,要不合污。”汤斌也跟着说道。
康熙挑眉,意味深长地看了两人一眼,“朕就该派你们去养鱼。”
汤斌拱手道:“奉皇上之名养鱼,也当竭尽全力。”
“罢了,说说此事如何解决吧。”康熙没有接话,继续说道,“你们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