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宠夫郎: 220-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独宠夫郎》 220-230(第19/26页)

最冷的月份回京了。”黎荞将手中的信纸放回到桌面上,语气中有些担忧。

    黎粮还准备带上众人送的特产,慢悠悠的赶往微青县,哪怕现在一路上都是水泥路,那也得耗费不少时间。

    “有皇家物流的保镖保护,应是没事的。他一直牵挂着家里边,此次回去,可不得一一过问一遍。”

    陶竹说着握住了黎荞放在桌子上的大手:“就是辛苦圆圆了,和二山还在蜜月期,结果二山这一送亲,直接去了大半年。”

    “没办法,二山得听他老子的。”

    黎荞不由笑了一下。

    自打黎二山踏上南下的路,范圆圆明显有些无聊了,也不爱出门探索美食,除了去善堂学馆那边和偶尔回家,余下的时间便是待在家中帮着郑浅浅、黎夏带娃。

    “大哥还未从北湖省出发就来了信,说是要回老家一趟,圆圆看了信之后,有些不开心。但现在范家有人当官了,她心情挺好的,一天到晚都乐呵呵的。”

    陶竹一边把玩着黎荞修长的手指一边道。

    此次的蝗灾,范家出了不少力气,不仅将自家粮仓里的粮食捐了,还自掏腰包设下丰厚的奖金。

    盛鸿将范家的表现看在眼中,直接把范圆圆的大哥范团团由一介秀才提为专门管理大盛煤矿事务的主事。

    这主事隶属于工部,是正七品官。

    这对范家人来说,真是天大的惊喜。

    大盛不能拿银子捐官,普通人想做官,那得走科举之路。

    即便如黎荞这种让一府百姓都致富的天纵奇才,也是老老实实考的科举。

    范家虽然也有人读书,但成绩最好的就是范团团。

    范团团是前些年考中秀才的,这几年考了两次举人都未中,范家人对他已经不抱什么期望了。

    都三十多岁了还是秀才,前途真的不是很光明啊。

    可万万没想到,此次盛鸿竟然直接给秀才授官了,还是正七品!而且管理范围恰好能将范家给罩进去。

    当然,范家人并不打算借此欺压旁人,但自家出了专管煤炭的官儿,那今后肯定不会被人欺负了。

    跨越阶级+生意无忧,范不着高兴的几日都没睡着,带着范团团来黎家请教黎荞时也是嘴巴一直合不上。

    范圆圆也很开心,哪怕天天被思念折磨,但一想到家中有人做官了,那她心情一下子就好了。

    黎荞听得陶竹此话,想到已经去工部任职的老实憨厚的范团团,他反握住陶竹的手,将辛知的烦恼讲给了陶竹。

    盛鸿此次为了给天下官员树立一个榜样,连给秀才授官这种事都干出来了。

    这事儿细究起来,其实就是卖官鬻爵。

    范家人先出了银子,然后得了官职,这不是卖官鬻爵是什么?

    但这话不能明着讲,他只能在心中悄悄的念叨两句。

    不过,他是支持盛鸿这么做的。

    今后大盛的商人若是想跟范家这般实现阶级的跨越,那再碰着天灾可就要积极一些了。

    未来十来年大盛各地天灾不断,只要有心,那有的是机会当官。

    在这种情况下,辛知想升官,真的只能去地方了。

    在盛京的话,没有辛知大展拳脚的土壤。

    就是辛知到底是侯府养出来的,有些娇气,已经是二十五岁的大男人了,竟然还舍不得离家。

    妈宝男。

    不对,是家宝男。

    要不是小瑜安喜欢,他还真不愿意小瑜安嫁给这样的人。

    陶竹听了黎荞这话,抿着唇想了片刻,而后道:“瑜安正在为肚子的事烦恼,我今天安慰了他好一会儿。”

    “他至今未怀孕,辛家人嘴巴上不会说什么,但心里难免有想法,我觉得,要不让他跟着辛知去外地?”

    “淮东府是辛家的老家,辛知可以去那边吗?”

    “淮东府?”黎荞眸子一眯,不由想起了高志远的小册子。

    高志远说未来太湖会干涸,而淮东府距离太湖不远,若是太湖干涸,那这一场大干旱必然会波及到淮东府。

    若辛知真去了淮东府,那肯定能干出一番实事入了盛鸿的眼。

    不过,太湖干涸是大皇子登基那一年,现在是盛平十五年,还有十年时间呢……

    总不能让辛知带着黎瑜安在淮东府待十年吧?

    他舍不得黎瑜安受这个苦,黎菽肯定也难受,黎瑜宁在北湖省,黎瑜安再跑去淮东府,那黎菽心里头得多苦啊。

    不成不成。

    “淮东府有些远了,不如在暨北省寻个地方。”

    黎荞道。

    暨北省还有一场河道水井干涸的大旱灾,辛知若是想历练,暨北省是个不错的选择。

    “也是。”陶竹想了想,随后点头:“暨北省的官道都铺了灰泥,回盛京比较方便。那你下次见着他,你和他提一提此事。”

    “好。”黎荞答应了下来。

    这时,身后的炕上传来了黎小睿黎长风黎云帆三个小家伙的喊声,他们仨把三柳村拼出来了!

    黎荞和陶竹闻言,立马起身去了炕前。

    火炕上,一个大大的3D立体的三柳村放在中央,每一家的房屋都有一尺来高,所以房屋的细节很丰满,窗户上糊的窗纸,院子角落的菜地水井,随手放置的小板凳,扫帚等物件都清清楚楚,让黎荞陶竹的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当年。

    每一条街道都铺着水泥,每一户人家都标上了名字,村口的三棵柳树也雕刻的栩栩如生,还染上了相应的颜色,仿佛跟真柳树一般。

    黎荞和陶竹的视线在这个大拼图上定格了好一会儿,两人脸上不约而同涌出了怀念之色。

    陶竹伸手,在自家那前后两进的大院子上轻轻摸了两下:“就把这拼图摆在你们的书房,你们日日看着,记着咱家的位置。”

    “好!”黎小睿脆生生的点头。

    “等大伯从村里回来,就让大伯瞧瞧这拼图。”黎长风仰着小下巴有些得意的道。

    花费他们仨小半个月时间才拼完呢!

    “大伯肯定会夸你们的,还会给你们带村里的特产以及沿途各地的特产。”

    黎荞笑眯眯的道。

    “那大伯什么时候回来哇?还有二山哥哥。”

    黎云帆眨巴着大眼睛问,小身子在炕上一滚,便滚到了炕边,他抱住黎荞的一条手臂,仰着小脸蛋好奇的看着黎荞。

    “年前肯定能回来。”路上不确定的因素太多,黎荞只能这么说。

    “还有好久啊!”黎小睿的胖脸蛋皱了起来。

    他想爷爷和二山叔叔了。

    “别急,爷爷和二叔是去给你们探路了,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等他们俩回来,肯定会带回来很多有趣的见闻。要耐心等待哦。”

    黎荞用上了哄孩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