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宠夫郎: 200-2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独宠夫郎》 200-210(第4/20页)



    这差不多是两年甚至是三年的粉条收益了。

    换谁不高兴?

    反正陶竹很高兴。

    他听了黎荞分享的这个好消息,又惊又喜,一把抓住黎荞的手:“喜事,大喜事!”

    “明知府高升也是喜事, 太好了。”

    “对,今晚多做几个菜, 咱们好好庆祝庆祝。”

    黎荞笑眯眯的点头。

    站在一旁的黎小睿听到要加菜, 赶紧提醒:“叔父父,不能浪费!”

    “好,不浪费。”

    黎荞笑着从陶竹手里抽出一只手弹了弹他的脑门:“把你爹爹、二叔三叔深叔他们都叫回来, 今晚大家一起吃饭, 肯定不会浪费。”

    “好!”

    黎小睿脆生生的应下。

    人多热闹。

    还不用浪费食物,他喜欢一家人一起吃饭!

    半晌时分, 黎粮和王桂花从红薯作坊回来,听说家中新增两万亩田地,黎粮腿一软, 差点儿摔倒:“小荞, 你最近是给圣上立什么功了?”

    王桂花也震惊不已:“好端端的, 怎么突然就赏了你这么多田地?”

    夫妻俩都没有傻乐,而是惴惴不安。

    之前圣上赏小荞田地都是几十亩、上百亩的赏, 现在却是毫无征兆的赏了两万亩!

    害怕。

    黎荞忙解释道:“我最近的确没给圣上立什么功, 但我一直在忠心耿耿的给圣上办事呀, 特别是最近, 我建了两个学馆,还打算自己收购棉花将来好捐给善堂。”

    “圣上觉得我为百姓和朝廷耗费了不少心神和银子,于是就赏了我这么多耕地。”

    反正他当时没从盛鸿身上感受到什么恶意,所以这两万亩田地他拿的甚是安心。

    他这么一解释,黎粮和王桂花心中的惶恐少了些,但夫妇俩第一次见这种大场面,冷静下来之后一再叮嘱黎荞今后要好好给圣上办差,莫要辜负圣宠。

    叮嘱完了,夫妇俩这才开始细品家中突然添了两万亩田地的喜悦。

    一个是在微青县,一个是在暨北省。

    “依我看,干脆这两日就给村长写信说明情况,咱们村子里若是有人愿意去微青县发展,那今年就可以过去照料那边的万亩田地。”

    黎粮道。

    庄丰收是不建议村人来盛京的,真想出门闯闯,那微青县是不错的选择。

    “我也正有此打算。”

    黎荞应下。

    虽然盛鸿说可以让当地的地方官帮着管理一下这万亩田地,但自家的田地,他哪里好意思麻烦同僚。

    可黎家人现在分不出身去微青县,他只能雇佣村人前去微青县。

    至于暨北省。

    说起来,江知县离开平城之后,去了暨北省与盛京相邻的一个名叫郎方的府任知府。

    郎方府距离盛京真的很近,在黎荞看来,若是盛鸿有心,那完全能把郎方府划到盛京,让暨北省这个府成为盛京的六环。

    但盛鸿没这个心,于是郎方府还属于暨北省。

    江知县距离盛京虽近,但这几年来黎荞并未与江知县见过面,他只是和江知县保持着书信来往。

    不过,他若是从郎方府挑一万亩耕地,那江知县自然是欢迎的。

    有江知县照应着,他也比较放心。

    不过,除了郎方府,他还盯上了一地:苍舟府。

    原因很简单,苍舟府临着大海。

    而且,大运河会贯穿整个苍舟府。

    四皇子选定的码头便在苍舟府的一个县。

    又是临海又有大运河,不仅海洋资源丰富,交通也便利,将来甭管是运送粮食还是干嘛都很方便。

    黎荞思索了几日,等元宵节后户部正式上班,他直接找上了暨北省的主事郎中,先是从郎方府和苍舟府选了盛鸿赏他的一万亩耕地。

    然后他又自掏银子,在这两个府购置了一万亩耕地。

    盛鸿建议他多购置田产,他很听话,这么一来,他在暨北省就有了两万亩田地。

    再加上微青县和平城的,那他就有四万亩田地了。

    还有彭家那个庄子,不大不小,三百亩。

    有了个庄子,那他在盛京的田产就达到了一千一百亩。

    大地主!

    大地主黎荞派了黎不矜黎不伐两人分别前往郎方府和苍舟府办理耕地的事。

    等这两人启程之后,趁着休沐,黎荞和陶竹前去已经开学的学馆转了转。

    这个学馆命名为善堂学馆,此次一共招收了八百名学生。

    招了学生之后,根据自愿的原则,馆主让这些学生选择是上科举班还是技能班。

    技能班也教人识字。

    科举班也会有技能课。

    但两个班的侧重不同。

    在黎荞的意料之中,选择技能班的,足足有七百多人,只有五十多人选了科举班。

    前来报名的都是家境不好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而言,与其去拼科举之路,不如选一门手艺。

    况且,学馆只免费授课三年,若是三年后成绩不足以转入其他私塾、书院,也没学到技能班的核心手艺,那这三年不是白白浪费了吗?

    三年后给黎荞和朝廷干活,那肯定不如技能班的学生受重用。

    抱着这种想法,选科举班的只有五十多人,余下的都选了技能班。

    技能班分为三门课。

    一门是木匠。

    一门是铁匠。

    另外一门是种植、养殖。

    甭管是选木匠还是选铁匠,都得学种植、养殖技术。

    这些学生知道黎荞给皇家玩具铺贡献了不少小玩意儿,因此选木工课的人比较多,足足有五百来人。

    黎荞是乐意看到的这一情况的。

    甭管是制造水车,还是制造自行车,那都需要木匠。

    恰好,因为他的亲临,馆主特意召开了师生大会,他上台勉励了众多学生几句,然后宣布了一个决定:

    哪一位学霸若是学的又快又好,那可以提前从学馆毕业,进入他的木匠坊或者是皇家玩具店工作。

    他这话音落,选了木匠的学生自然是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恨不能一日之内将所有技能都学完。

    在学馆读书虽然不需要交束脩费,但也不跟赤脚医生那边似的每个月发一百文钱。

    没有银钱可拿,那就养不了家,因此,学生们自然盼着早日毕业早日拿工钱。

    黎荞瞧着学生们的反应,心中满意不已。

    不错,他这鸡血打的挺好。

    和陶竹从学馆离开之后,夫夫两人回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