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帝师一心想辞职(穿书): 18、第十八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反派帝师一心想辞职(穿书)》 18、第十八章(第1/2页)

    连日来,丰京城里、街头巷尾,不论是贩夫走卒还是文人士子,都在议论同一件事——

    “你今天去梁丰行看过了吗,可知米价现在多贵?”

    “还能多贵,上个月才涨过一次,难道这个月又涨了。再涨可吃不上饭了,喝西北风算了。”

    “豁,何止是涨了,都涨到天上去了。”

    “这回涨了多少?”

    说话人伸出手,张开五根手指比划着。

    “这意思……不会是翻了五倍吧。”

    “嘿,可不是。”

    “老天爷呀。原本两吊钱一石米已经是天价了,如今竟要十吊钱?天爷,大家一起饿死得了。米价这样乱涨,朝廷不管管吗?”

    “还管呢,听说就是朝廷下令商家涨的价。”

    “竟……竟有这等事?看来不用北魏来攻,南晋自己就要亡了。”

    丰京城米价连番上涨,引得物议纷纷。

    建章院里,一堆文人聚集在崇文馆里清议,议的同样是这件事。

    米价事关家家户户,人人义愤填膺,

    “真敢涨啊,南晋要亡。”

    “听说这是陆长离给出的主意。”

    “真假?陆辞想干嘛?”

    嘲讽着,

    “莫非他是北魏细作?盼我南晋早亡?”

    “应当无误。听说陆长离还在丞相那里做了保证,说此法可解当下危局。连陆令君也同意了。”

    “陆令君当真是昏了头,怎么能听他那个……听陆辞的话。这不是误国吗。”

    “我等不如一起上书劝谏。这种举措能救丰京?真是可笑,荒唐至极!”

    不止建章院,丰京处处是这样的议论,但有一事却不假。

    这确是陆辞当时所献三策的第一策——抬高米价!

    当时宦官已去复命,陆家堂屋里只剩下陆辞、陆泽和几个大司农的官吏。

    闻得陆辞此言,满堂震惊。

    百姓已经吃不到粮,官府竟然还去抬高米价?

    这是什么道理?不怕招致泱泱骂名?

    大司农第一个拍案反对,斜眼看向陆辞,

    “陆长离,我们是朝廷是官府、不是逐利商贩。”

    陆辞的名声他们早有耳闻,只当他是神志不清,发出昏昧之言。

    但陆辞目光清澈,甚至说得上非常漂亮。

    他淡定对答,

    “恰是商人逐利,才能解此危局。”

    几人瞪着他。

    陆辞,

    “流民之患的本质在去年灾荒,在粮食不足。既要解决此患,就得先解决粮食问题。”

    “你这种做法,就能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

    “能,只要丰京粮价远远高于市场价格,外地粮商,甚至他国粮商,都会运粮进京。诸位且耐心等待,一个月之内,丰京粮价必降,且会粮食充足。”

    “要是外地粮商不运粮来呢?要是本地商人待价而沽,继续哄抬粮价至万劫不复的境地呢?”

    陆辞笑一笑,从容道,

    “陆辞愿意与大家赌一赌。”

    有人冷哼一声,“你一个书院掌教,拿什么赌这等大事。”

    陆泽适时出声,

    “陆氏全族,愿一赌。”

    陆氏是丰京士族领袖,众人无话可说。

    此策便定下。

    抬高米价的消息一出,也不是无人高兴。

    比如城里商人,尤其是手里有粮的商人,都恨不得普天同庆。

    连丰京首富裴家,都在着人盘点粮仓里的库存。

    裴贤走进堂屋时,正看到父亲裴方德坐在案几前对账本,一面激动地与其妻辛氏说道,

    “若我们能在最高位卖出囤粮,可赚数万金。”

    辛氏笑曰,

    “是老爷远见卓识,之前粮价上涨,没有急于出手,才等来现在这么好的机会。”

    裴方德满意大笑。

    笑罢,抬头见裴贤伫立在门口,问道,

    “伯瑜有事?”

    裴贤思量再三,还是开口,

    “朝廷此举,表面是哄抬米价,实为降低米价,我裴家已是丰京首富,钟鸣鼎盛之家,孩儿认为,父亲不该囤积居奇,而该……”

    他看向由于他的几句话,面色瞬间变得冷硬的父亲,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而该,将囤粮留下,等市场上粮食充足了再大量放出,帮助降低米价,救济百姓。”

    “啪!”裴方德闻言大怒,以掌重击案几,指着裴贤骂道,

    “天真。我裴家世代从商,方才积攒起今日的家业,怎么会生出你这么天真败家的儿子!”

    辛氏在旁斜眼看裴贤,一边煽风点火式的劝慰,

    “老爷莫生气,伯瑜向来与几个弟弟不一样,他心怀百姓。”

    裴贤不是辛氏所出,偏偏是长子,这令辛氏向来不喜。

    这话果然惹怒了裴方德,

    “百姓百姓,天子与丞相尚且不管,轮得到一个黄口小儿操心?”

    裴贤低头听训。

    裴方德见状,不耐的挥挥手,

    “你下去吧,好好在学院读书,多结交些朋友,少管这些不该管的事。”

    裴贤在原地踟蹰片刻,忽而又抬起头,直视其父,

    “父亲送我入学读书,不就是想我日后当官、造福百姓吗?”

    裴方德还没说话,辛氏先笑了,温慈道,

    “我朝历来不许商贾之家入仕为官,就算有特例,也只有嫡子有这个资格。你父亲让你去书院读书,是让你多认识些人,以后好帮扶你两个弟弟,伯瑜莫要会错了你父亲的心意。”

    裴贤平常并不与这位嫡母多说话,裴方德也未曾这么说过,他自幼入私塾读书,日日勤奋苦学,以为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进仕途光耀门楣,此时闻言,多年信念骤然轰塌。

    他身体晃了一下,抬眼怔怔看向父亲。

    裴方德神色沉着,

    “你母亲说得没错。为父从小在你身上花那么多钱,锦衣玉食将你养大,不是让你学那些文人的风气,脚踏实地一点,不要和小官家的孩子多往来,没用。长孙家、东方家可以多应酬些,以后你弟弟或入学,或为官,还要你帮着他们打点关系。”

    裴贤吸了一口气,低下头,一字一句说道,

    “伯瑜知道了。”

    他行了礼,从堂屋退出来。

    站在庭院里,举头望向悠悠青天。

    ***

    外面争斗激烈,建章院里,生活如常,恰似一个世外桃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