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落子不悔: 20、第 20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三国]落子不悔》 20、第 20 章(第2/2页)

样的何颙暗自惊叹,如此风采世间少有,反而觉得自己刚刚用相面之术的判断没错。

    是夜,他惯常给袁绍和荀爽写信,谈到今日所见所闻时,犹豫了片刻才写道,“今见汝阳侯,其人若为男子必有安邦定国之略,固民拓土之能。惜为女子,只能屈为人臣。”

    ......

    今年雨水比较足,视野间是绿油油的一片。荀彧端坐于马车上,乡间稍显颠簸的路途也没有让他的坐姿有半分变形。

    荀绲曾说他拜访郡中诸君子,劝说郡守,只是郡守未将此事放在心上,父亲思虑再三后还是决定再此前往各家,提醒诸人早做准备。此次要去的钟氏与陈氏两家与荀家世代为姻亲,几乎可以称谓一族。加上同为姻亲的舞阳韩氏,四家即使因党锢之乱不再朝中任职,依旧在郡中颇有名望。

    位于许县的陈氏距荀氏的族地颍阴较近,不过半日的路程,所以荀绲决定先去拜访陈家。与其余三家不同,被称谓‘颍川四长’的陈家族长陈寔还健在。陈寔因曾任太丘长,故被尊为太丘公。

    如果唐婥没有失去相关的记忆,一定知道这位就是幼时课本中学到的,‘陈太丘与友期行’当中的人物,而他的长子陈纪就是文中的‘元方’。

    “热乎?”

    荀绲见荀彧对着窗外发呆,关切的问道,虽然快要入秋,可正午的日头还是过于强了些。荀彧摇摇头,“我只是在想,大人所求之事,恐怕不会顺利。”前阵子已经与各家商量过太平道之事,其实本不用再前往的。只是因自雒阳袁本初来信,显然他不知从哪里来的信心,想召颍川各家于雒阳相商太平道之事,但谁都知道他是想借着此事对再次对宦官动手,只是原本父亲是打算拒绝的。

    可慈明叔父却劝说他,若是不愿再搅进去,也该全袁本初信任之意,替他去各家问问,所以他们才又去拜访了。

    “就快到太丘公家了,此事他心中自有筹算。”与外朗的荀爽不同,荀绲的性格内敛平和,不喜朝廷争斗,不然当年也不会早早自济南相上告病归家。此次若不是荀爽劝说,他恐怕都不会出门。

    陈家与荀氏不同,没有漫长的历史,太丘公年轻时陈家还是寒门,曾为县中奴仆做杂役,又为亭中小吏。做小吏的时候被当时的县令邓邵看中,举荐前往太学学习,才有了后来的西门亭长,为郡功曹,辟豫州,辟三公,再辟大将军府的陈太丘。

    大约是出身的缘故,陈寔性格圆滑,为人宽和。先前岁荒民俭,有盗入陈家梁上,意欲行窃,陈寔看见了,却没有呵斥,只是叫家中子弟前来,正色道,“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3)”借以规劝盗贼。

    而祭拜张让父亲的事情,更是能体现他的性格。郡中几乎无人前往,唯独他前去吊唁,与张让为善。使其至今都感念他,护陈家周全。

    忠良宽厚,广结善缘,为人大抵如此。

    出门迎客的是陈家四子陈谌,是荀彧表兄。虽然陈寔与荀彧的祖父荀淑同辈,年龄也相差无几,但因他祖父将族女嫁于早年丧妻的陈寔为继妻,所以即使陈谌比荀彧大上不少,两人依旧是兄弟关系。

    屋内两人相谈甚欢,但几乎没有谈论任何有关朝政之事,荀绲根本没有转告袁绍话的意思。

    荀彧与陈谌还有刚刚送水进去的陈家幼子陈光,都跪坐于门外,低声交谈着。

    “此次,恐怕要让文若弟你们白跑一趟了。”陈光年纪与荀彧差不多,此时正语气随意道。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