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清穿之在御膳房打工后我成了令妃》 96-100(第8/9页)
他看了眼呆呆地站在那儿的永珹还有一旁的五叔弘昼,都只是在那儿站着,喊着几个奔走的太监询问情况,却不做出任何实质性地行动,他叹了口气,看了眼永珹,一边往九州清晏的方向去,一边冲着永珹喊道:“四哥!快叫人去天地一家春喊舒妃娘娘!”
皇阿玛宠爱令贵妃,出了这样的事,必得告知她,可此时贵妃不在园内,舒妃是园内位分最高的人,又与贵妃交好,素日额娘也夸赞舒妃聪明,想必他去喊了,也能理会其中之意。
永珹一边吩咐了人,一边看着这个行事果断的弟弟,一路往乾隆所在的九州清晏处去,又从一个小太监手里接过水桶,毫不犹豫地就自头而下浇满全身,大步流星地往内走去。
不一会儿,永琪在一片火光中背负乾隆出了九州清晏。
果不其然,乾隆品茗小憩,火烧到跟前时方才意识到,凭借他的身手,本也是能逃出来的,可偏生横梁那儿起了火,被围困在其中,难以脱身。
永琪把乾隆放了下来,刚赶来的舒妃和杜茂忙上前来诊脉。
“杜太医,皇上可有事?”
“回禀娘娘,皇上并无大碍,只是受了些惊吓,又呛了几口烟,喝几服药便可。”
闻言,众人皆是松了口气,舒妃捏着帕子的手在胸前抚了两下:“如此便好,本宫也可放心了。”
舒妃转头看向永琪,浑身湿透,“哎呀”了一声,就见不远处五福晋到了,忙说道:“永琪浑身都湿透了,快跟福晋去偏殿换身衣裳。”
闻讯而来的颖妃与庆妃见了舒妃,看了眼九州清晏,只怕今夜是没法住了:“这……天色不早,皇上不如先去天地一家春歇歇?”
舒妃朝着二人挤了挤神色,说道:“也好,只是当务之急,还得是先把纵火之人给找到,九州清晏那儿书卷折子众多,此等损失岂可轻易放过。”
乾隆此时还有一些狼狈,他咳了几声,低声说道:“先去天地一家春,把人都带过来。”
天地一家春内,众人才刚坐下,就听外头传来一阵马蹄声,在这样的夜晚显得尤为突兀,一时间都不由得纷纷望向殿外。
倒是舒妃并不惊讶。
只见魏芷卉一身秋香绿的常服纱衣,夜里骑马风大,又罩了一身同色系的披风。
一路身穿宫装,又踩着花盆底愣是骑着狮子玉来了圆明园。
乾隆从未见过魏芷卉这般的样子——英姿飒爽地从马背上熟练地下来,尽管她还踩着花盆底,将披风一路解下来给了随后而来的初菱。
女将军。
乾隆在心里给她下了定义。
“臣妾参见皇上。”她匆匆行过礼后,便上前看向乾隆,“皇上可有大碍?”
在座的几人又忙给她行礼,魏芷卉只挥了挥手,又看向李进,问道:“九州清晏如何会突然着火?”
乾隆这时才恍惚从她从天而降的惊喜中走出来,他伸手握住她的,这会儿这人才有了几分娇羞的轻滞。
“先坐下来,慢慢说。”再多的话,在此刻这么多人面前还是变成了这短短的七个字。
魏芷卉在乾隆身边坐下,抿了一口茶方才看向李进。
李进会意,拍了拍手,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太监便被带了上来。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小太监才一进来就慌乱地跪在了地上,不住地叩首请罪。
早已换干净了衣裳的永琪朝下人使了个眼色,拉走了人,这才把火起的原因说了一遍。
魏芷卉听完,看了一眼底下的太监,冲着他那神情,便也知道永琪所言句句属实。
“皇上想怎么处置?”她看向一旁闭眸静思的人问道。
乾隆并不在意,说道:“你看着处置。”
都来了这一趟了,怎能不让她威风一下呢?
“如此毛躁之人怎配在御前伺候?拖下去打二十大板,赶去慎刑司做苦役,再不许伺候主子。”
如今早已夜深,魏芷卉看了眼乾隆身后的李进,示意他快些办事。
“天色已晚,臣妾方才派人收拾了天然图画,皇上和贵妃去那儿休息吧。”舒妃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眼乾隆,笑着说道。
乾隆看了眼舒妃,点了点头,又看向底下坐着的几人,说道:“行了,夜深了,都退下吧。”
一行人行至天地一家春门口,乾隆身边跟着魏芷卉。他喊住了永琪:“果决毅勇,护驾有功,该赏!”
话虽如此,但乾隆却并未提起赏什么,但在魏芷卉心里,却隐隐有了猜测。
回到天然图画,魏芷卉才将舒妃派额驸和和嘉公主来传话的事说了出来。
乾隆笑着揽过她的肩,低声说道:“那边留在圆明园,别回去了。”
魏芷卉侧头看着一直睁着眼睛久久没有入睡的乾隆,想起方才舒妃悄悄叮嘱自己的那几句话,永珹和和亲王的反应也许是乾隆心中的一根刺。
她半趴着,在他唇边轻吻:“别想了……永琪是个好孩子,皇上还担心什么呢?”
一夜好梦,直到次日,魏芷卉看着天然图画里自己的一众衣衫,才知道乾隆才醒来就吩咐了和嘉带上福隆安去宫中接了永琰来圆明园,有带上了永寿宫的几位宫人。
同时,乾隆一大早就赏赐了愉妃大量的物什。
——
在众人离开圆明园前夕,出了另一件事。
履亲王允祹病逝,允祹的生母,是康熙爷最长寿的妃子定妃,只可惜,履亲王一身没有留下一个成年的儿子。
这也让乾隆在丧事上犯了难。
也不知是谁的主意,在履亲王薨逝的第二日,皇帝意图选一个皇子过继给履亲王的消息在圆明园内传开。
放眼几个阿哥里,成婚的阿哥唯有四阿哥永珹和五阿哥永琪,可五阿哥正得圣心,想来乾隆也不会将他过继,如此便只剩了四阿哥。
一切都好似有了定数,但乾隆又还在犹豫。
“皇上,四阿哥求见。”李进端了一盏茶进来,低声说道。
乾隆正在批折子,丧礼在即,嗣孙人选该尽快定下。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万福金安。”永珹今日的行礼格外地郑重。
乾隆看着手里的折子,有的是让他过继永珹的,有的是让他从旁支中另择人选的。
“这个时候,你怎么来勤政殿了?”乾隆从奏折中抬起了头。
永珹吸了口气,才刚坐下没多久,就又跪了下来:“儿臣前来,一为请安,二为告诉皇阿玛不必为难,儿臣愿为履亲王嗣孙。”
乾隆并没有想到这个儿子会自愿出嗣,毕竟他是自己现下的长子,这样好的称号在前,谁会甘心被过继?
永珹看出他的疑虑,解释道:“一则,儿臣额娘虽位至皇贵妃,又是能与皇阿玛死同穴的人,可儿臣也知额娘生钱犯下大错,又不过只是外族之女,难登大任。二则,儿臣不论是性子还是学识与能力都在五弟之下,儿臣知道,朝廷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