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装修: 24、第二十四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在古代搞装修》 24、第二十四章(第1/2页)

    一群人其乐融融,有说有笑地干活。

    朱明几个小孩,人手被分配了一块抹布,在家里四处擦擦。

    其实家里被几个母亲收拾得已经很干净了,但是小屁孩实在太闹腾,杨高梅不胜其烦,通通把他们打发走。

    女人们围坐着择菜,拔鸡毛,杨高梅的身旁还坐着快满一岁的小宝宝朱妙。

    朱妙年纪小小,已经展现出文静的特质。

    朱妙虽然会走路了,但还是安安静静地挨着祖母,观察了一下,还像模像样地抓起几根豆角,择了起来。

    一本正经的小模样,惹得一群女人都想逗逗她,但谁逗她,她也只抬起头,眼睛眨巴眨巴,又接着择手里的豆角。

    拿着抹布在家里乱窜的几个小孩,突然想起朱妙不在,于是派出代表朱旭朱明,去把朱妙“劫持”过来。

    坐在小凳子上认真干活的朱妙,突然感觉悬在空中,两只小短腿还扑腾了两下。

    杨高梅一看,立马横眉竖眼,道:“旭哥,快把妹妹放下来!”

    原来是朱旭,双手从朱妙的腋下穿过,拔萝卜似的把妹妹拔了起来。

    朱明钻进厨房找了块干净的小抹布,塞到朱妙手里,笑嘻嘻地说道:“祖母,妙姐跟我们一起去擦桌子,咱们兄弟姐妹干活就要齐齐整整的。”

    边说边溜,朱旭手里还拎着妹妹。

    朱妙说话还不利索,用蹬腿表示反抗,手里还紧攥着豆角。

    杨高梅只听见几句断断续续的“祖母”,他们就溜得不见影了。

    一群女人看着孩子们打闹,纷纷笑了起来,钱氏道:“婶子,家里孩子多就是热闹啊。”

    杨高梅有几分无奈,道:“都是一群皮猴子,淘气得很。”

    钱氏:“婶子这话就不对了,这个年纪的孩子哪有不淘气的,你家的孩子都是个顶个的聪明呢,以后都是有大出息的。”

    哪有长辈不喜欢别人夸孩子的,杨高梅听了这话很开心,况且家里的孩子也是真的聪明。嘴上却还是说:“这聪明劲儿,尽折腾我了。”

    一群女人便就这个话题讨论起来,哪家还没个熊孩子呢。

    就这样井井有条的干着活,客人们也陆陆续续地到了。

    最先到的是两个嫁出去的女儿,杨高梅放下手中活计,拉着女儿到屋里说体己话。

    朱明几人也乖乖地来和姑母问好,两人也拉住几个侄儿侄女,说了会儿话。

    两个姑母,大的叫朱兰香,小的叫朱桂香。

    朱兰香摸了摸朱明的脑袋,笑着道:“明娘,我们可都听你父亲他们说了,家里这次盖房子,你可是咱们家大功臣呢。”

    朱明当然当仁不让啦,眼睛乌亮亮的,说道:“大姑,那是当然的啦,我可厉害着呢。”

    看着朱明这幅骄傲的小模样,两个姑母都喜爱极了。

    朱明问道:“姑父和表哥表姐们来了吗?”

    “来了,你姑父他们找你祖父说话去了,你表哥表姐,在院子里四处转转呢。”

    “走走走,咱们去找他们玩。”

    屋子里又只剩下母女三人,两个姑母说了下家里近况,表示一切都好。

    杨高梅:“过年你们来过也知道的,咱们家去年冬天摆摊赚了点钱,这都是明娘的法子,这孩子是最聪慧不过的。”

    朱桂香点点头,道:“我都听二哥三弟说了,明娘这孩子可真是不得了。”

    杨高梅切入正题:“家里情况你们也看到,比之前好过了不少,家里人也商量过了。你们回家之后,把大的几个儿子送过来,让他们跟着做点活儿。”

    两个女儿一听这话,感动得不得了,眼睛红通通的,连连跟母亲道谢。

    乡下就讲究一个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像朱家这样帮扶出嫁女的,真是很少见。

    杨高梅斥道:“多大的岁数了,还哭,别让人笑话。咱们都是一家人,谢什么谢,快把眼泪收收。”

    两人连忙敛起泪,继续跟母亲说起话。

    又过了一会儿,时辰差不多了,亲朋们也都到齐了。

    不管众人心里怎么想的,面上都是一幅恭贺的模样。

    朱振山请了自己的还在世的一对叔叔婶婶,七十多岁,在这个年代算得上高龄,并且还子孙满堂,是村里的公认最有福气的夫妇。

    这两人站在门内,然后所有人都出去外面。

    朱家众人先是祭过门神,然后朱振山点了挂在门口的两串鞭炮,在鞭炮声中,屋内的两位老人缓缓推开大门,嘴里念着吉祥的祝语。

    “左门开,财丁来,右门开,家兴旺。”

    ……

    众人紧跟着进门,手里不能空着,都提着东西。朱家的几个男人,人人都挑了一个扁担,挑着一些小家具,朱明也抱着一个小巧的竹妆奁。来客们都拿着送的贺礼,一些鸡蛋,红糖,瓜果之类的。

    林夫子也来了,送了朱家一幅自己写的对联,已经贴到了门旁。

    朱明望着这对笔酣墨饱的对联,小声地念道:“吉日迁居万事如意,良辰安宅百年遂心。”

    踩着红艳艳的鞭炮纸,众人热热闹闹地走进朱家院子,完成了这个颇有仪式感的乔迁之礼。

    朱家新房,院子的面积颇大,摆了□□张桌子,众人落座后,一道道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也端上桌。

    大米焖子、酿肚子、老母鸡汤、雪浮肉、炉卜肉、黄焖排骨、虾酱豆腐、过油肉。

    这八大碗,是晋州吃席的标配。

    来客一看朱家这用料扎实,色香味俱全的菜色,心里都暗夸朱家阔气。

    朱振山坐在主桌,抬起一杯黄酒,豪气地讲道:“多谢各位今天来参加我朱家的乔迁席,多亏了亲朋的帮助,我家这个新房才得以顺利建成,别的话我也不会多说,就一句,感谢大家。”

    说完就把手中的酒一口闷了,“开动吧!一会儿菜凉了。”

    众人纷纷响应,一片欢声笑语中,开始动筷子。

    杨高梅出品,必属精品。

    今天的菜色丰富,朱明还是依旧闷头干饭,原本还有说话声的院子,也慢慢静了下来,只听见碗筷碰撞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腹中有个七八分饱意,说话的声音才渐渐又起来了。

    妇人的那桌,一群人围着杨高梅夸赞。

    “杨嫂子,你这厨艺真是神了,连吃席的大锅饭都做得这样可口,香得我快把舌头都吞咯。”

    杨高梅朗然一笑,道:“这做饭嘛,其实不难,这么多年我也是慢慢摸索出来的,比如这道豆腐……”

    一群女人认真地听着做菜秘诀,杨高梅在女人堆里可谓是游刃有余。

    天色已沉,终于送走了所有的客人,也把家里打扫干净。

    洗漱干净的朱明,迈着雀跃地步伐,嘴里哼着“这是自由的感觉,这是飞翔的感觉……”,开心地爬着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