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虐文里病美人太子: 第128章 惊蛰明月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穿成虐文里病美人太子》 第128章 惊蛰明月(第2/2页)

,实乃蠹国害民的坏蛆!谁要敢出来做乱,我裴知猷第一个饶不了他!”

    梅辂和商白珩要说的话也被抢了。

    梅辂欣慰地笑了笑。

    “各位都说得在理,”商白珩从容地说,“吏部对此事也提了个方案,拟把京察提前,除了按成律考察官员,今次还要审视官员们对大靖的忠心。要把那些思想不正,以下乱上清出。食君禄,却想坏陛下江山,这种恨不得天下大乱之辈,乃国之大患!”

    梅辂点头,他缓缓起身,从这一刻他不必周旋在各方之间,可以真正地用首辅的权力,去平荡时局。他目光如炬,掷地有声:“殿下是千载难逢的储君,他是大靖复兴的希望,谁要胆敢动殿下,就是动大靖的社稷根本!血统、出生哪一个比得过社稷之功?殿下力挽狂澜,救大靖于危卵之上,此等功绩,彪炳千秋,史官定会给出评价!”

    梅辂是一个极为克敛之人,此番说到动容处,竟是有些压抑不住心中的热潮,他撑掌在侧案,肃然接着说:“乱国者,皆是跳梁小丑。大靖的天地百姓都容不得他们!今日起,请国子监办雅集,请市井办茶会,大靖子民自有主张,危害社稷者必将人人喊打!”

    -

    这日夜里,商白珩回了趟商宅。

    他再一次取出清明灯,点火放飞。

    靖都风大,孔明灯被夜风吹得很远。

    靖都的各个角落,执灯者抬首驻足,他们知道执灯者最终一搏的时刻到了。

    二十四节气在暗夜里跋涉许久,他们珍视惊蛰如同仰望明月。

    微雨涤清浊风,他们则守护微雨。

    微雨众卉新,执灯者的夙愿正在得偿。

    长夜盼来黎明,艳阳将会高照。待夏至到来,大靖将走向全盛,执灯者依稀看到日月交替的时刻了。

    -

    西境。

    在同一个夜里,燕熙在竹宅里也拿出了孔明灯。

    “放灯罢。”他把惊蛰灯交给周慈说,“这件事要人多,要各行各业之人,且不得能有意为之,得是百姓自发所为,乡野的声音,才经得住各方甄别。执灯者深耕草野,或有可为之处。”

    “好的,我这就去放了,再把殿下的意思交代出去。”周慈接过灯,想了想说,“殿下,执灯者有‘夏至’了。”

    “你们一直要找的夏至?”燕熙曾听商白珩和周慈提过夏至,知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夏至的到来,意味执灯者认为大靖具备攀登巅峰的能量了。

    燕熙身为执灯者的一员,感到振奋,同时也感到如释重负。他完成不了的事业,有人会接续完成。他问:“是谁?”

    周慈看懂了燕熙的欣慰,他心反而泛苦,面上也只能跟着笑:“我想,他会亲自来与殿下说的。”

    “我认识的人?”燕熙愈发期待了,“那我等着他。”

    -

    靖都里的风向在悄然的变化。

    先是国子监里连着开了几场雅集,头一场学生们还在盛辩姓氏江山、血脉正统,更有人大胆地说:“乱血统者,乃窃国者!”

    此话太过,在场有学生摇头,隐晦地提出不妥。

    第二场就有人开始见缝插针地说起太子殿下的功绩,之前群情激愤的学生们听到太子殿下为了西境战场的转机与漠狄右贤王以命相搏时,沉默了。

    有国子监带头,民间的学生也纷纷效仿,各种诗会、文会一场接一场。

    与此同时,市井上有说书先生把太子殿下的清四姓、建苍龙、卫西境和杀狄啸编成话本来讲。尤其是杀狄啸,说得声情并茂,跌宕起伏,百姓们听得心潮澎湃又忧心如焚。

    靖都的人们,这才意识到他们以为养尊处优的太子殿下,曾经以身犯险,差点要没了命。

    -

    与此同时,西境正好来了一批人。这些人来自西境的各行各业,听说了靖都有人为难他们的西境总督,要来为总督大人讨个说法。

    于是靖都从这些人的嘴里听到了西境的变化,西境百姓吃上了管饱的粮食,西境把漠狄拦在定侯山外,西境的军户编入了苍龙军,西境的青皮流氓被清理干净。有西境的许多地方,甚至有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之风。

    西境远在边塞,靖都之前只能细碎地听到一些情况,百姓们只道西境在些许变好,没想到西境是换了天地一般。

    而这些,都是因为太子殿下去了那里。

    靖都的关注点逐渐转到了太子殿下身上,内阁、执灯者以及那些认准了燕熙的人,不约而同地在扭转时局。

    力道被看不见的力量拧在了一起。

    移花接木的手法在无声无息地进行,血统之事被淡去。

    天玺帝被越来越少的提及,人们开始爱听太子杀狄啸,而不再去听胡氏的艳史秘闻。

    百姓们心里有朴实的一杆秤,谁让他们日子好,他们就跟着谁,风已经开始转向了。

    复燕派自然是不肯罢休,他们中许多人已经暴露,这些人中不乏曾有人对燕熙示好,却被燕熙拒绝的。他们已经没有其他选择,若是没有打赢这一场,接下来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两股势力正在拉扯,就在此时,有一个女子披麻戴孝地跪在了午门前。

    此女子清丽柔雅,又不失英气;举止有度,且端庄大气。

    而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她身上竟背了五把凶煞的长刀。

    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背着杀人利器,出现在威严的午门外。

    实在是骇人听闻。

    前所的锦衣卫立刻如临大敌地拦住了她。

    此女子怒视着这些据说杀人不见血的锦衣卫,冷冷的说:“本郡主岂是你们能拦的?!”

    郡主?

    大靖哪有郡主,如今除了有个灵儿公主,剩下的郡主都是年纪很大的,燕氏并没有这样年纪的郡主。

    前所的千户长见此女气度非凡,不敢怠慢,他猛地想到——不对,大靖确实有这么一位郡主,就在前不久刚有的。

    他脸色大变,立刻行礼道:“见过建安郡主,不知郡主所来何事?”

    此女子正是汉临嫣。

    汉临嫣乃北原宋家二子宋星河的嫡妻,汉阳的幼女,汉临漠的幺妹。

    在汉家父子相继离世后,天玺帝追封汉阳为定都王,并加封汉临嫣为建安郡主。

    汉临嫣是汉家一门仅剩的孤女了。

    没有人敢拦她。

    可也没人敢放她带着五把杀气腾腾的大刀进去。

    就在此时,不远处来了辆红顶马车,马车停下,侍卫和锦衣卫立刻跪倒一片。

    “参见公主殿下,参见太子妃娘娘。”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