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创业记: 960-98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八零后创业记》 960-980(第13/32页)

郑奎都是一凛。

    真要被老板按着揍一顿,那一辈子在公司都抬不起头来啊。

    两个人都是马上点头,“老板放心!”

    他们那一摊子事绝对不会出状况,坏了老板的好事的。

    傅杳钧等人也点头,“老板放心。”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曾阳那里。

    他也郑重的点头,“老板,你尽管放心!我绝不会放松对质量的监控的。而且,出了汶川等地咱们的抗震学校在八级大地震中屹立不倒的事,如今各大地震带对此事都重视得很。当地老百姓自发监督。”

    黎夏点头,“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中间位置,除了极少数省份,基本都处在地震带上。也就是说我们要捐建抗震学校的范围遍及二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我们是要做百年老店的,捐建抗震学校这一件事也是要一直进行的。四川一个省我们修了十三年。其他地方我也准备用接下来几十年的时间铺开点慢慢修。”

    在四川花了15亿,在全国范围内修300亿是要花的。

    黎夏看向破格列席的陆芸。

    “我这一把赌赢了,估计能赚几百亿。你好好给我宣传一下,我要在全国地震带铺开了修抗震学校的事。”

    几百亿其实是比较保守的说法。以后十年的房价涨幅,千亿应该都能到手。

    之前骂地产商的人还少,但从这一波之后房价比以前更猛的飙升,全国上下都在骂地产商。

    她这一波相当于是低价收了两百多亿的的地皮,还都是好地段的地皮。

    而且没准她会成为全国最大的‘地主’。可不想成为首当其冲被骂的目标。

    另外,被老百姓骂其实不掉肉,有钱赚当没听到就是了。

    但是,她不能让官方恶了她!

    在中国做生意,老百姓的好感很重要,关乎能不能吃到人口红利。

    官方的好感更重要!关系到她能不能长长久久的走下去。

    她一直修抗震学校,花几百亿修它几十年。既是继续出力做慈善,也是提醒官方她是有功之人啊。

    陆芸点点头,“黎总明白,我知道该怎么做。”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但也不能过度了!

    这会儿在座都没有想到今天新政的影响力度会有那么大且深远。也没想到搞房地产的接下来十年就差被老百姓扎小人骂了。

    只以为老板是担心自己和公司赚得多了,惹人眼红。

    他们现在都很赞同修抗震学校。13年的铺垫,毕其功于5.12一役。

    那是真的给公司套了一层金身,且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好感。

    继续修,也是继续维持这个好感度嘛。掏300亿也吃不了亏!

    再说了,如今一年交税也要交300亿了。

    老板让他们任何擦边球都不要打,哪怕是如今国家税务机关还不会抓的那些避税手段。

    因为有一些手段,不好界定的。

    反正不严查的时候没事,一严查就可能出事的绝对不能做。

    你觉得你是在合理避税,但其实不是!

    黎夏道:“那老曾,你那块就这样。不着急,慢慢来。我估着暂时是止跌,然后回升。后续也许是失控飙升。”

    国家的初衷是好的,但有些事国家也控制不住。

    这四万亿,十个大类,国家绝不只是为了救楼市。但最后的结果是,钱基本都流入了房地产市场。

    后面又花了十来年才渐渐控制住房价。

    曾阳点头,“我知道了。”

    黎夏问刘玫,“去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多少?”数据类的问刘总监就对了。

    黎会计也很关注这些数据,问他也能立即告诉你的。

    果然,刘玫直接道:“14.23%。所以去年定的经济政策是防过热、防经济过快增长。结果哪晓得美国人那边掉了链子,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增速了。”

    郑奎道:“怪不得中央之前三个季度都没管。一直到雷曼兄弟银行宣布破产,经济危机失控之后才出台了新政。”

    第969章

    那可不,本来就是想让速度慢下来。

    8%左右是最合适的速度,既不会过快也不会过慢。有时候快了也不一定是好事的。

    他们也曾经一个月开过三四十家店,后来就暴露出许多问题。

    还是老板喊了刹车,然后他们去家乐福偷师半个月再回来重新整顿的。

    所以前头八个月增速放缓,中央根本就不急。这和他们的意图是相符的。

    也就是第三季度末,雷曼兄弟银行宣布破产,从美国发端的经济危机失控了,眼看着8%的增速都要保不住,各界都失去了信心,这才出台的新政。

    曾阳忍不住问道:“老板,要是没有雷曼兄弟破产这一出。是不是新政还不会出来?”

    黎夏道:“那不过是个导火索。哪怕今年勉强保住了8%的增速,捱过去了。明年呢?美国那边显然短期内是无法摆脱经济危机的。他们不像我们,遇到事情政府刺激一下内需就蹭蹭蹭的又上去了。所以,经济政策势必要变。就是不知道哪天变。这个等待的过程能熬死很多小本经营的公司。”

    就譬如米总等人,九月份如果不是耿瞻召集鼎泰系的人手都给搭把手,他们不能苟延残喘到今天的。

    如今新政出来,至少是能止跌了。地皮慢慢又会成为银行眼中的优质资源,能贷到款了。

    众人点头,是这个道理。

    刘玫高兴得道:“经济政策宽松些、积极些,银行利息都能降下来呢。公司欠了两百个亿,我真是睡觉都不踏实。光是利息,公司这块一年就得支出十二三亿呢。”

    贷款的利息是随行就市的。银行降了,他们要还的利息也会相应降低。

    郑奎道:“那些破产的,其实就是被利息给拖垮的啊。咱们公司和黎总个人还好,都是借的银行的钱。那些高息融资的,估计每天都煎熬得很。”

    他们肯定不是不想借银行的低息贷款。可银行贷款是看菜下碟子的啊。

    黎夏有几个优质的产业,超市、KK商城、互联网、物流、黎裳这都每天稳定入账的。

    所以拿去银行抵押,银行才会贷了三百多亿给她。

    黎明就不行了。他的地皮大多集中在蓉城附近,地震后跌跌不休。

    他的地皮差不多直接就被取缔了抵押贷款的资格。就是继续贷款,也必须补足因为地价下跌导致的抵押品价值不够的问题。

    物流行业,要在四大行走流程起码两个月才能放贷。

    而且,经济危机期间,想贷款的人太多了。两个月都未必能贷到,得排队。那黄花菜搞不好都凉了。

    他也没办法让官方给他作保。当时五六月份,官方忙着救援的事,后来又忙重建,哪顾得上那茬?

    又不是黎夏那样的明星公司,一年纳税300亿的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