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创业记: 900-92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八零后创业记》 900-920(第12/33页)

“回头我带她去老杨那里挑一个古董手串。”

    闺女喜欢闻白檀香的味儿,那给手串熏一熏也就是了。

    不过白檀香价比黄金,一克要两三百块。

    就还是拿来熏古董手串更值得些啊。寻常的东西,配不上用这样的熏香。

    黎夏道:“现在就去吧。”

    杨耀明在北京自然是有店的,还是总店。至于白檀香,他应该也有门路可以代购。

    香炉什么的,四合院里有现成的。

    上了车黎夏道:“我是一孕傻三年,一时自己把自己整懵逼了。你怎么也不提醒我一下?”

    彭志杰道:“我看你有条不紊的,又是去看拆迁分的三套房,又是约了到苏老这里说说来龙去脉,我以为你心头都有数了。”

    黎夏失笑,“我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有什么数啊?也好,这件事解决了。”

    这样,就不会30万婴儿受害,更不会有6个小朋友因此死去。

    内地的乳制品行业也不会都受到太大的连累,导致很难再走出国门。

    只希望内地的宝妈、宝爸能对国产的婴儿奶粉多点信心。毕竟还有那么多的良心奶企呢。

    第908章

    知道这件事拦下了,黎夏简直是如同卸去了千钧重担。

    她挽着彭志杰的胳膊道:“我今天算是尝到当首富的好处了。”

    如果她不是万众瞩目的首富,如果这不是互联网时代,如果她不是之前结交了不少人脉,这件事要办成没这么容易的。

    彭志杰把女儿挪到另一只手上。

    黎夏走路喜欢挽人的胳膊,这一点他早就发现了。尤其是在她高兴的时候。

    挽就挽吧,两口子。

    10月底的北京已经是深秋了,芃芃都穿上薄袄了。

    她头回穿这么厚实,还挺稀奇的。时不时拿手按按,看衣服瘪下去,再弹起来。

    郭权他们开着车跟在后头,白华问道:“头儿,老板是不是忘了咱们还开了车啊?”

    “想走一走吧。不过这北京的环境是真不如深圳、香港。估计事情完结了,老板就会离开。”

    出门的时候,黎夏本来还给芃芃戴了儿童口罩的。但是看她有些呼吸不过来,老是去扯口罩,在口罩下面也是张着嘴巴呼吸。她又不舍的给摘了。

    黎夏决定这趟回去,就不出门了。相对来说,四合院里待着还挺舒服的。

    “哎,我们圣诞找个地方带孩子们去滑雪吧?元旦前回深圳。”

    彭志杰的散打学校元旦开张大吉。

    那之前本来应该挺忙的,但想想也不是挪不出几天时间。大不了他先回来嘛。

    “行啊。国内还是国外?”

    黎夏想了想,“回头问问那哥俩。”

    她上辈子哪个国家都去过了,不热衷于出国。要依着她,就在四川的佛教名山就行。

    但程程和睿睿不同。

    他们交往的同学、朋友大多是去阿尔卑斯山滑雪的。

    说到佛教名山的滑雪场,彭志杰笑了下。那还是两人定情后一起去玩的第一个地方。

    滑雪太消耗体力了,黎夏那天累瘫了,一路在车上睡回来的。

    “好!”

    杨耀明人不在北京,那个案子还没有结案,他还不能离开香港。

    他现在证明了自己和谋杀未遂的那起案件无关,转做证人了。

    但是通过电话联系,他也是早早帮他们叫了卖白檀香的人送货到他店里。

    黎夏要了40克白檀香木粉,11200块。磨得很细腻、均匀。

    她嗅了嗅,原来这就是东华帝君日常熏的香啊。跟庙堂里的檀香区别还是挺大的。

    芃芃也凑过来闻了闻,好像确实挺中意的,然后就伸爪子来拿。

    “妈妈装起来,装起来给你。”

    黎夏随手指了墙上一个素色锦囊,员工给她拿了个新的拆封。

    她把白檀香粉的古风小盒子放进去,再系在芃芃的手腕上,任她举到面前去闻。

    还好只是一件薄袄,她的胳膊还能抬得起来。

    然后刷彭志杰的卡买单,打发走了送货过来的人。

    本来还想熏来闻闻,现在只好等小丫头玩儿腻了再说了。

    彭志杰对看店的员工道:“拿些木质的手串出来看看。”

    员工是知道他们身份的,也知道他们是老板的朋友。

    之前接到老板电话就准备好了符合他们身份的十几串名贵木料雕的手串。

    黎夏挑了九串,一家五口和双方父母。

    芃芃手细,给她绕了两圈。

    回到四合院,黎阳、陈媛,大表哥、大表嫂,潘愈、潘佑和黎跃上门来吃晚饭。

    黎夏打电话喊他们来吃羊肉锅子的。

    舅舅和舅娘国庆后也到香港园区去过日子了,办的探亲签证。

    黎跃夹起一块羊肉道:“小姑,这些天网上纷纷扰扰的,真是替你捏把汗。现在事情怎么样了?”

    在场的人都朝黎夏看过去。他们何尝不是捏了把汗?

    但是吧,她那个高度离他们太远,有心无力。

    黎夏道:“我把奶粉送质检总局了,后面的事不是我能管的了。”

    现在想想,高省长应该是不好把话给她说太明白了。于是就说了那么一句,让她自行领悟。

    陈媛道:“那你不会有事儿吧?”

    “肯定有人记恨我,但是”黎夏本来想说于我无伤的。但想想那十五家门店最近生意清淡,明显是被抵制了。

    而且当地户籍的员工大量请假,全靠外地员工撑着。也幸亏门庭冷落,不然根本忙不过来。

    外地员工上下班坐班车,回到员工中心就不出门了。说当地人对他们不太友善。

    黎夏让田瑶问过,说是动手打他们不太可能,毕竟严打之后法制观念还是深入人心的。

    但出去在哪都不受欢迎,就不爱出门了。

    这一招冷处理,让她没有生意,还得照付租金、水电、人力成本等。

    算上以前赚的钱,一天大概要亏六万多。

    另外,当地的物流快递也遇冷,算下来一天又是一万多。

    至于楼盘,她在当地开放的楼盘早就开盘并清盘了。这个不影响!

    互联网子公司后台看到的,当地人都不怎么上她的网站了。KK会员、视频、商城、原创网现在都挣不到当地人的钱了。

    这一切从她和三鹿杠上那天就开始了。

    倒不是三鹿煽动的,但那是当地人几十年的经济支柱,而且他们真诚的相信三鹿奶粉没问题。

    他们几代人在里头工作,也喝了几十年的三鹿奶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