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天台见》 第73章、蓝色船舶 “2022级新生,许愿就位!”(第1/2页)
第七十五章
按舒京仪的话来说, 原曜这人就是犟。
他是建议原曜报厦大的,不为别的, 就为了就业找工作,虽然说海大的专业性更强,但是就业肯定是厦大更好。原曜倒是认为,海大毕竟是专业top1,多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涉及领域也是海洋,既然要读这个专业, 就要读最强的。
海大好歹是985,他这分不亏。
而且许愿的分达不到厦大投档线,不可能让他去投个福大。许愿这分能上个985也挺好。
舒京仪见劝不过他,认了, 说你俩最好是能好一辈子。不然一个学校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好好的兄弟别处成仇人。
原曜默默将手中报纸卷成条状, 往舒京仪头上给了一下, 说,能不能往好的想?
填志愿那几天,许愿愁坏了。
愁到肯德基新出的新品都食之无味, 他咬了几口, 饱了, 拿薯条蘸着吃,猛喝冰可乐。可乐在这会儿对他来说有一种一醉解千愁的作用,心情烦闷时,一口可乐吞下去,天灵盖都被冲得快飞起来。
志愿填报截止的前一天下午, 他、原曜、舒京仪还有白条四个人坐在肯德基大落地窗边的吧台椅上怀疑人生。
北郊一进入夏季, 日照总是充沛。
阳光毫不吝啬地倾泻到街道上, 再透过巨大的玻璃窗,落到他们桌前。
光线笼罩着《招生考试报》封面五个大字,再顺着报纸摆放的方向往前望去,六中下一届准高三生还没放假,正准备进入学校大门参加暑假前的期末考试。
那些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们成群结队,在校门口买笔、买纸,说说笑笑,有的在拿试卷扇风,有的叉腰刷手机。
夏风吹过他们的发顶,吹走声声叹息。
“哎……真好啊,高中三年真是最美的时光,什么都不用担心,只担心学习成绩就行了,”舒京仪感叹一声,嘴里番茄酱酸酸甜甜,“也是最好的我们。”
“别看了,人家学弟学妹青春正盛,风华正茂,我们一过花季雨季就是在大学染缸里洗涤的大白菜了,”白条说完,喂他一根薯条,“等明年寒假再见面,我们肯定个个焉不拉几,歇菜。”
白条报了本地一所师范类院校,说是女生多,最重要的是毕业了想当体育老师,教游泳的那种。
舒京仪吐槽,重点是女生多吧?
也许是三诊受了一定挫折和打击,舒京仪高考成绩异常突出,朝前发挥,考了个比原曜还高十来分的分数,二话不说报了南京大学。
班上的同学为此还讨论过,说班长这三年都是在做好事攒人品叠buff,等buff叠满了,好运自然来。
为此,白条还问他,说你怎么不报个北京的学校?
舒京仪想了想,拿薯条夹在指尖充当烟,吹一口气儿,神态忧郁状,说,去北京挤什么啊我,反正毕了业还要回来的。
原曜不吭声,低头喝橙汁,眼神锁定在舒京仪夹住薯条的手指上。
这好学生抽烟动作这么熟练、自然,原来班长也有不少烦心事。他想。
“你确定报海大了?去青岛我们网鱼去?”许愿学着白条,往原曜嘴里塞一根蘸满番茄酱的薯条,腻得原曜一咳嗽。
“嗯,遵守承诺。”原曜垂眼,“这也是我最好的、最初的选择。”
和你一样。
是我最好,最初的选择。
那天下午,原曜在吹满冷气的肯德基窗边,托着腮,就这么看着手握志愿指导书一脸苦相的许愿,内心突然蹦跶出这么两行字。
许愿手指划过海大后面的“985”标识,兴奋得手一抖,道:“报什么专业呢?这么多可以选的,计算机或者金融怎么样,感觉特别好找工作……”
“你先看看哪些你能报得上,”白条打断他,“你的分擦边上,得选个分低一点儿的。”
舒京仪插嘴:“山大呢?是985,我看高铁也就三四个小时。”
原曜瞥一眼去年投档分数线,摇头,“他分不够。”
“要不我报个水产养殖吧……”许愿已经脑补出风吹日晒的渔民大学生日常,假装被海风吹得眯眯眼,“没事儿养点贝壳,养点鱼什么的。”
舒京仪问:“北极贝么?给我预订点儿。”
许愿一怔,好奇道:“那玩意儿是养出来的?”
“是来自北大西洋深海的,长得慢,要长十二年。而且人工淡水养殖不太具备做刺身的条件。”
原曜摸摸他后脑勺,曲起手指弹了一下,“放弃吧。”
十二年,足够让原曜从一个小萝卜丁长成大男人。
十二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算了。
许愿被他摸得脊梁往后脖颈一阵酥麻过电,缩缩脑袋,对着手里的《招生考试报》陷入沉思:“……”
白条吃完鸡翅,在旁边出馊主意:“要不你报个大气科学?听起来多大气。”
舒京仪无语,“去年最低分都630,他报这个太悬了。而且按他的性子,相关课程能听得进去才有鬼。”
许愿问:“船舶与海洋工程怎么样?”
“也很悬。”舒京仪总结。
“那我报会计吧,宇宙的尽头是会计。”许愿说。
能把数学学明白的都是聪明人。
“你高考数学那个分完全就像是’许愿’得来的,你知道吗,”舒京仪说,“你还学会计?”
“你喜欢哪个?”原曜听不下去了,问他。
“我都行,”许愿摩拳擦掌,“我这人属于学什么专业都成,让我去学我都乐意,前提是得有意思。你不是报海洋科学么?那我报个能跟着一起出海的!”
出海的?
整个崂山校区都是临海的,或者说整座城市都在海边。
那里有松软沙滩、海星烧烤、樱花大道,还有夜空下无尽绵延的浪花。每天下课,如果有时间,能一起去看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原曜“嗯”一声,修长的手指敲打上桌面报纸,朗声道:“那报个悬的。”
白条和舒京仪不禁同时吐槽,原曜你他*妈够双标的。
填报志愿不只是许愿一个人说了算的事儿。
回家之后,于岚贞和许卫东对儿子能报上985而感到激动,并且询问了一下许愿想要报考的专业,许愿没多说,把能够选择的专业摊开铺平在他爸妈面前展示,自己和原曜宛如犯错的小孩儿,在桌边正襟危坐。
许愿本以为他妈妈会强烈要求他报考会计、法学或者是环境、土木类、专业,因为考虑到未来走向体制内的可能性。
对,许愿还忘了一点,宇宙的尽头除了会计,还有考公考编。
结果,于岚贞和许卫东对视一眼,异口同声,说,报个你喜欢的吧。
七月中,原向阳光荣出院。
原向阳是个好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