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琅(快穿): 29、储君(二)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归琅(快穿)》 29、储君(二)(第1/2页)

    皇帝点头,默认了这个说法。

    原本被归琅的话吓住的臣子又开始纷纷进言,不过不再提“废太子”一事,只说太子虽事出有因,但于金殿上杀人依旧是大过,行事如此有失礼法,应当予以惩戒。

    而庄太尉以及另外一些臣子又为太子辩解,说太子捅破了不轨之人奸计,行事果决,避免了出现严重后果,怎能不予嘉奖,反施惩处。

    群臣争论不休,归琅自己反而成了置身事外的那个人。

    国师也没有说话,在邓原尸首被侍卫抬出去后,他便退到了一旁,没有半分要掺和朝事的样子。

    皇帝揉了揉太阳穴,最终下了命令。

    太子于东宫禁足一月,而国师与廷尉府追查邓原一事。

    对于这个结果,左相与太尉那边均不是很满意。

    归琅就看着皇帝装病装傻,他也不说穿,坦然地接受了禁足的惩罚。

    回到东宫的路上平静无事。

    归琅吩咐手下去查一下邓原,只查官职变动,其余之处哪怕有蹊跷,也不要多管。

    吩咐完后他便闭目养神,摩挲着手上的玉扳指。

    他从清殷国的秦子瑜,变成了这个世界的衡朝太子。

    名字依旧是秦归琅,字怀瑾,是皇帝与已故宁德皇后的长子,衡朝的储君。

    两份记忆完美地共存,他也能感知到,这两个身份都不是真正的他。

    他心中有一种直觉,他是谁并不重要,因为还没到想起来的时候。

    归琅睁开了眼睛,东宫到了。

    他走下去,一路进府,府中之人行礼恭迎,神态表情皆不掩畏惧之色。

    太子冷酷残暴,平日里府中侍奉的仆人都不敢太接近他。

    而这一切都要从五年前说起,那时太子仅十七岁,样貌才华样样出众,也并没有这般残忍无情的名声。

    因为皇后去得早,皇帝也一直没有立新后,后宫中的孙贵妃见皇帝一直没有提为太子选妃一事,于是她便想做个好人,为太子议亲。

    她与兴都一些有名望的夫人一起举办了金秋宴,邀请了各家的公子小姐,又在中途托词将太子骗了过来。

    而就是在这个金秋宴上,太子拔出身侧侍卫的佩剑,杀了一个失足向他倒过去的丫鬟,血溅当场,又派东宫护卫队围了整个皇家别院,吓得在场的人都留下了心理阴影。

    后来太子上禀时说是遇到了刺客,那丫鬟想谋害他。

    这般说法那时还是有人信的,毕竟太子一贯温和贤明。

    可是时间仅过了三年,东宫开始屡次有人被太子下令杀了……

    于是,刺客的说法不被人相信,而太子冷酷残忍的名声也传出去了,东宫下人们平日里都战战兢兢,生怕他一个不顺心就将他们杀了。

    而经这一遭,孙贵妃也被吓得不轻,彻底放弃了与太子交好的心思,再也不敢以长辈自居去操心太子的婚事。

    归琅仔细回忆了一下以前的记忆。

    他那时候确实是以为遇到了刺客,因为那个丫鬟向他倒过来时,手呈爪形伸出,指甲尖锐不似普通人,于是他当即侧身让对方扑了个空,然后命人制住对方。

    可对方的力气大得离谱,神色也十分癫狂,几个护卫都没制住她,而其中一人快被她抓到时,归琅才顺手取剑杀了她。

    后来,他让人在对方的指甲上检测出了一种十分古怪的毒,说明刺杀一事并不是他的妄加揣测。

    但在调查对方背景时,却出现了疑点。

    因为对方关系网十分干净,行踪也无可疑之处,并没有理由来刺杀他。

    所以他只当那丫鬟是受人胁迫,与皇帝禀明后,放过了对方的家人,毕竟刺杀太子是诛九族的大罪。

    可他没有想到针对他的刺杀只是暂时停歇,并没有结束,而且越来越诡异,也越来越脱离常理。

    他甚至看到过一个往日熟悉的护卫在他面前如同蜡烛一般融化,变成血水向他杀过来,最后虽然逃脱,他也因此烧了东宫的一座偏殿。

    经历了一系列异常事件后,他也找出了简单的规律,那就是知道得越多的人就越容易被幕后黑手控制异变,那些被他派去调查过“刺客”的人,有近一半都成为了下一次刺杀的“燃料”。

    侥幸没出事的人中也有一些精神出现了问题,被他好好安置在了一处隐蔽的庄子。

    因为这个原因,归琅在东宫下过许多命令,如今他居住的主殿已经是十分空旷,连日常过来清扫以及送东西的人也不会在此处停留太久。

    他站在了窗前,放开灵觉感知天地。

    哀鸣,挣扎,痛苦。

    仿佛是一个懵懂的意识,在本能地向他求救。

    归琅感知了一小会便停住了,这方天地告诉他的东西很乱,没有头绪。

    如果说之前那个世界的意识还没有成型,像一本汇集了许多信息的书;那么这个世界的意识就是一个懵懂的孩童,一直喊着“救命”,却无法交流。

    归琅走到了书架边,寻出了一捆竹简。

    天下分九州,九州归大衡。

    那些几百年前实现统一的光辉历史,本朝随便一个百姓都能说上几句。

    而归琅对其中一段话很在意:昔年瑞帝铸九龙柱,国运通天,镇妖邪,诛异己,方得天下。

    所有人,包括以前的他,都只是将史中的“妖邪”与“异己”,当成了瑞帝一统路上阻碍他的其他国家敌人的代称。

    妖邪……

    如果那“刺客”背后的东西并不是人,一切就说得通了。

    归琅定神看着手上的玉扳指,些许金色的云气萦绕其上,如同一条盘旋的小龙。

    传闻瑞帝当初派人制作传国玉玺时,用边角料做了一枚玉扳指,名为“玄祯”,象征太子身份,也就是他手上这一枚。

    他能在这五年来愈发诡异的事件中得以保全,这枚玉扳指有很大的功劳。

    它对非人形态的“刺客”有一定的克制,但对于被影响异变却还保持着人类身躯的存在作用不大,只会在他们接近时微微发热。

    归琅觉得这应该是它上面那道金气赋予的作用,而他看到的金气,是否就是那段话中的“国运”。

    若是真的,或许这就是背后那些东西不针对皇宫而针对东宫的原因。

    归琅收起竹简,起身抚平衣服上的褶皱。

    不论是妖魔,还是鬼怪,都无所畏惧。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五年来那些东西都没有谋杀成功,如今他来了,它们将更无成功的可能。

    一夜无事,归琅早上起来练剑。

    上个世界他在军中学了一些剑术,而这个世界更是从小跟随名师学习。

    他如今的佩剑比以前叶玄武所赠之剑轻上很多,但更加的锋锐灵活。

    熟悉了一会剑法后,被他派去查消息的人也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