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琅(快穿): 22、神医(二十二)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归琅(快穿)》 22、神医(二十二)(第1/2页)

    归琅将镇北大将军叶玄武说的话带给了萧映宁。

    萧映宁得知后心潮澎湃,当即表示定不负大将军厚望。

    而北地一事后,卢辛夷也彻底归心义军,他能看出来,天启王争天下是为了权势地位,而萧映宁却是为了让天下万民脱离苦难,为了开辟一个太平盛世。

    从如今天下逃难之人都往南方跑,便可以看出,萧映宁确实是得了民心。

    天启王既得了上京,自然也不会放过旁边的东胜府。

    可东胜为圣人遗府,自古以来便是天下学子求学之处,他并不敢强行攻城略地。

    不过也不能置之不管,所以他便设法威胁控制了几位老先生,并于各城张贴皇榜。

    只是如此一来,顾青刚在读书人中的名声彻底臭了,写文作诗暗讽者不尽其数。

    另外,顾青刚多次征兵,力求壮大兵力一举除去萧映宁与卢辛夷,兵役赋税让辖地内百姓叫苦连连。

    “天启王近来行事似乎有些急了。”

    义军商讨作战时,萧映宁如此说道。

    卢辛夷认同道:“他这般做法,若是真能将我等除去也就罢了,若不能,便是自毁根基。”

    “可想除义军,哪有那么容易。”

    众人会意轻笑,萧映宁又接过话说道:“天启王拿下上京,安稳发展方为上策,如今这样看似来势汹汹,却是于我等有利了。”

    萧映宁说完看向了旁边的秦归琅,问道:“此事颇为蹊跷,秦先生有何见解?”

    归琅声音一如既往地清冷淡然,“最近与一些大夫探讨医术时,听一北面而来的大夫谈及天启王正暗地里各处寻访名医。”

    “想必是有什么人出了事,使天启王觉得若不在此时争上一番,以后便再无收复整个天下的可能。”

    他又补充道:“此言不过是归琅自行猜测,算不得准确。”

    说巧也巧,萧云亭这时带着探子的消息回来了,禀报说密探已查明,是天启王的叔父顾培病重,有大夫说顾培最多只能撑一年。

    在座几人都看向了秦归琅,卢辛夷更是佩服道:“秦君果真神机妙算,揣测得分毫不差。”

    顾培是顾青刚的叔父,也是其座下为首的谋臣。

    顾青刚起兵自立全是顾培出谋划策,可以说没有顾培便没有如今的顾青刚。

    “顾培一倒下,天启王那边确实是没了能助他图谋整个天下的人。”

    萧映宁颇为感慨,说完又顺道感谢了一番在座替他出谋划策的谋士们,用词十分煽情。

    不过煽情归煽情,义军可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既然天启王想最后一搏,他们便跟他打。

    此后大半年,义军和天启军多有交手,天启军来势虽猛,但却未能在义军这边讨到半分好处,反而陆续丢了几地。

    而因秦归琅在对战时展现的谋略,神机秦君之名远扬,不过见过他的人,纷纷觉得“谪仙”一词更为恰当,若不是那天上谪仙人,又怎能天上地下无一不知。

    义军大胜夺下江照府后,萧映宁设宴庆祝,且犒劳三军,就连天霸它们都加了餐。

    这一次是真的大庆功宴,算得上名号的文臣武将皆有一席之位。

    美酒佳酿,歌舞助兴,又有武将上前舞刀弄剑,赢得一片叫好之声。

    归琅坐在主位旁边的位置上,举杯轻饮,杯中不是酒,却是养生的清茶,只是他人见他的样子是完全无法猜到的。

    他无需酒,在座众人高涨的情绪如激流交错,已经比世间任何美酒都要意蕴悠长。

    萧映宁半醉未醉间,让人带来了一位中域有名的琴师抚琴,笑说只要他弹得能让秦君点头,便大大有赏。

    这样一说,原本对琴乐没有丝毫兴趣的武将们也纷纷探头观望。

    琴师于是开始抚琴,他琴技确实高超,乐声宛若浑然天成。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看见了那高山流水,大好河山。

    琴师抚琴间抬眸看了一眼席上那位宛若仙人一般的秦君,见对方依旧饮着酒,眸光清冷,不为所动,他心中一凛,差点弹错一个音。

    不过他本事仍在,并没让人发觉异常,如来之前安排的一般缓缓弹了下去。

    流水东去,琴音渐低,刹那间又高转,有马踏江河刀光剑影之声,又似有铁甲相碰,战士冲锋。

    平日里不懂乐音的武将都沉浸于此,想起了战场厮杀的景象。

    琴师正欲将手探到琴侧机关处时,席上忽然传来一道声音打破了众人的沉浸。

    “卫兵何在,将此人拿下!”

    几位卫兵将那琴师制住,他惊恐万分,眸中倒映着前方那站起来的白衣君子,不知自己哪一步出了差错。

    萧映宁和场上其他人这才知道这琴师竟是一个刺客,只是他还未动手便被秦归琅发现了。

    将琴师押下去后,萧映宁问归琅是如何得知对方是刺客的。

    其他人也很好奇,他们都没有在那琴师身上感受到杀气,而且对方进来时神态也没有紧张或者惊慌。

    “琴内藏剑,音色有些不对。”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佩服,而孟凛之却是问道:“既早知此人问题,为何不在一开始便出言将他拿下?”

    归琅面色不变,淡然道:“主公既请我评这琴音,我自然得听一听。”

    萧映宁闻言大笑,“那秦先生觉得此曲弹得如何?”

    “技法上乘,匠气却重了几分,未做到心神合一,有些可惜。”

    在场的人大多都听懂了他的话,这个刺客并没有把弹琴的水平完全发挥出来,所以秦君道了一声可惜。

    不过心里想着行刺之事,又如何能弹到心神合一。

    不久,庆功宴上发生的事传了出去,说书先生们又有了新的东西可说,什么“秦君锐眼识刺客”“秦君曲中察杀意”……一个个编的五花八门,让看官大为叫好。

    而派出刺客的人自然也得知了,顾培在听到探子禀报后,咳得撕心裂肺,嘴角涌现出鲜血,顾青刚赶紧跑过去,边喊大夫边让顾培不要情绪激动。

    顾培却是紧紧抓住了他明黄色的宽大衣袖,艰难道:“不杀秦君,定除不了萧贼!可若杀秦君……必受天下人谩骂而遗臭万年。”

    “修竹,我们败了。”

    顾青刚紧张道:“叔父,你且好好养着病,我们还没有败……”

    他说着,便愣住了。

    因为那抓着他衣袖的手松开了,在他眼中宛若慢动作一般地缓缓落下。

    “不!!!”

    ……

    顾培并没有撑过一年,便撒手人寰。

    天启王没了他,与义军对阵时处处受限,甚至手下一些人选择了叛逃转投义军。

    太乾三年,顾青刚便被逼得只能据守上京,败局已显。

    而在秦归琅的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