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玩权谋不如搞基建》 24、盟誓(第1/2页)
确定了离开会京的时间后,宋青远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路途中需要准备的东西有江铎操持,用不着他费心,但府上的仆役的去留,手中的地铺田产等许多事务,却都需要宋青远安排。
来会京这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宋青远名下的产业已经积攒下了不少。
那些店铺因为大多都是秦子箴为了收集信息而置办的,因此宋青远不打算变卖,只需要挑几个靠谱的掌柜操持店中的生意便可。
宋青远选出的这些人不一定都是精明能干之人,但大多为人忠厚,老实可靠。又因为宋青远还拿捏着这些人的卖身契,他们也不敢轻易背主。
那些无用的房产便随意寻了其中一人,交代他寄卖掉。
至于城外的田庄,原本是由刘思和另一个年纪较长的管事掌管着。因为刘思要随他去漠北,庄上就只剩下了那个年纪较长行动不便的钱管事。
但好在他那几个儿子都是孝顺的人,宋青远将庄上一应事务交给钱管事一家也可放心。
府上的仆役中,宏德帝送来的那些人自然是和这座王府一起物归原主。
在他来会京时燕王安排的小厮中,若是其中有人想要留在会京,宋青远也愿意给他们找个差事。
至于那些要回燕云的,宋青远就管不着了。他还没善心大发到,要给这些监视自己的人的未来都安排妥当。
安排好这一切后,宋青远就再无事所做,只在府上等待着宏德帝的册封和盟誓的到来。
宏德帝的圣旨是在盟誓的前一天送过来的。
来宣旨的人是那日念慈大师面见宏德帝时,在他身边出言劝说的贴身内侍高公公。
高公公宣完圣旨,没有立刻离去,而是定定地站在那里。
“愿殿下身体康健,事事顺遂。”高公公轻声说道。
因为他代表着的是宏德帝的圣谕,不能向任何人跪拜。因此,高公公就站在那里,给宋青远深深地打躬作了个揖后,才拜别离开。
高公公走后,江铎有些疑惑地问道:“高内侍是宏德帝的贴身太监,为何对殿下如此恭敬?”
宋青远将圣旨收起来,随口道:“你可还记得芙蓉阁的掌柜?”
江铎点点头,“掌柜今日不是还派人给殿下送来了芙蓉阁新制的糕点吗?”
“高公公的阿娘现在便在芙蓉阁做事。”宋青远拿起桌上的一块酥皮雪白的红豆糕,轻轻咬了一口。
“小的还是不明白。”江铎挠挠头。
宋青远摇了摇头。
谁能想到,现在在宏德帝身边贴身伺候的高公公,不过在前几个月前,还只是个因为没有给某个老太监磕头请安,就被毒打一顿的最低等的小黄门。
老太监背后依仗的是宫里的贵妃娘娘,位高权重。他放话出来后,没人再敢理会这个重伤的小太监。
当母亲的不忍心看自己儿子就此殒命,就趁着宋青远和芙蓉阁掌柜闲谈时,求到了宋青远面前。
此事对于高公公母子来说已是走投无路的境遇,但在某些上位者眼里,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小事。
在这个时代,上位者的一句话就可决定其他人的命运。宋青远第二日不过在进宫面见宏德帝的路上与引路的内侍提了一嘴,便有人殷勤的请了大夫给他治伤。
不过,即使是宋青远也没有料到,不过一月有余,他便因为救驾有功,得了宏德帝的宠幸。一下子从最低等的太监,一跃成为了皇帝的贴身内侍。
从前的事对于高公公母子两人而言,当是一件不愿再被人提及的伤心过往。
宋青远也不愿在背地里揭人伤疤,就放下糕点,不甚在意的搪塞道:“之前去芙蓉阁的时候,顺手帮了个小忙罢了。”
江铎点点头,不在多问,上前给宋青远沏了一壶清茶。
宋青远接过茶水刚准备喝,就听见远处传来了秦子箴的声音。
“秦将军你慢点。”江铎拦了一把秦子箴,防止他跑得太快刹不住闸,冲撞到殿下。
秦子箴在宋青远面前站定,气喘吁吁地说道:“殿下,您让属下找寻的工匠……属下已经找到了。”
宋青远顿了顿,把差点被他刚才一嗓子给吓得扔出去的茶杯轻轻放到桌上,“你且仔细说说。”
秦子箴掰着指头,道:“铁匠寻了十位,木匠也寻了十几位。只是殿下要寻的善于烧制陶器的工匠……”
“怎么了,可是没有寻到?”宋青远皱了皱眉。
“并不是。”秦子箴摇头,“是寻到的人太多了。属下本来已经找好了足够的人手,但突然又有二十几个烧制瓷器的年轻匠人找到属下,说愿意跟随殿下。但属下不敢私自做主,就过来向殿下汇报。”
“这是为何?”宋青远也有些震惊。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的人们普遍不愿远行,常常是祖辈几代人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子承父业地做着相同的工作。
更别提宋青远此行路途遥远,要去的还是漠北这么一个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国家。
在宋青远的计划中,能用丰厚的待遇寻到十几个愿意和他们走的工匠已经是十分顺利了,没想到竟然还会出现自愿随他到漠北的人。
秦子箴挠了挠头,也有些不解,“据他们所说,是他们的师父得罪了四皇子,他们这才不得不离开南周另寻出路的。”
宋青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既如此,你便查查清楚。若是正如他们所说的那般,那就都带上吧。”
“属下这就去查。”秦子箴抱拳行礼,领了任务就打算离开。
但这个时代,工匠的手艺大多还是要藏着掖着,传给自己子孙的。像秦子箴说的这般,收了几十个徒弟的人极其少有。
宋青远有些迟疑地顿了顿,叫住了秦子箴,问道:“你可知此人为何有如此多的徒弟?”
“知道。”秦子箴点头,“此人是个鳏夫,只有一个今年刚及笄的女儿,他不愿自己手艺失传,这才收了许多徒弟。”
宋青远揉了揉眉心,听秦子箴又补充道:“他们想要离开南周,也是因为四皇子要纳此女为妾,父女二人不愿。这才得罪了四皇子。”
传闻四皇子颇好女色,强抢民女这种事他也并非做不出来。
只是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皇帝的子嗣就是所谓的天潢贵胄,因此即使是四皇子最普通的妾室,也比普通官员的正妻更加尊贵。
若是他一朝登上皇位,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但若是得罪了他,后果也将不堪设想。
在这般情境下,此人宁可冒着得罪皇子的罪名,背井离乡地带着家眷逃跑,也不愿将女儿送入四皇子府,其实还是有几分可疑的。
若是此事属实,宋青远也愿意出面庇佑几分他们师徒数十人。但他们其中,若是有心之人派出来刻意打探消息的探子,宋青远也绝不会轻易放过。
宋青远点点头,摆摆手示意秦子箴离开,自己则转身去了内殿,检查后日盟誓上穿的吉服是否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