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舞神: 9、第 9 章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八零年代女舞神》 9、第 9 章(第1/3页)

    在一个多月前,如果有人告诉陆晓南“团里的新剧会引来全国瞩目”,那他一定会觉得,对方是在开他的玩笑。

    因为,早在剧组进京之前,《丝路花雨》就已经在陇省本地首演了,而且反响非常一般,甚至还没有老剧的上座率高,这让所有人都大受打击。

    在出发之前,剧组预计在京市也演不了多少场,只带了一周的粮票,连b角组都只带了主演,外加几名机动演员。

    他们担心在京市演出时场子清冷,甚至自掏腰包,买京市场子前排的好票,然后送给自己住在京市的亲友们,请他们来撑场子。

    果不其然,在京市的第一天,观众也并不多。然而,也正是这为数不多的首场观众,帮剧组完成了超级逆转。

    首场观众们走出剧院之后,对舞剧赞不绝口,在街头巷尾奔走相告,一夜之间,所有人都知道了这部新式舞剧。

    从第二天开始,剧场座无虚席,票务窗口前排起了看不到尾的长队,人们甚至带着行军床、席子等等,原地过夜,就是为了能看上这部传说中的舞剧。

    整个京市,所有百姓口里都只有一个话题:《丝路花雨》。

    在第二场演出结束之后,在报社们的强烈请求下,剧组召开了记者招待会,来参加的人们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关于这台舞剧的传奇故事,由这个会议室,迅速席卷全国……

    “也是因为这样,咱们已经连轴演了很多场,演员们都辛苦了。”

    粤省歌舞团的招待室里,陆晓南抿了一口茶,润润嗓子,这才朝自己老友再次说:“所以,我听到周团长说,你最近收到个天才小徒弟,想过来看看。”

    严焕转头朝乔楚说:“他的意思是,想让你讲一下对敦煌舞手姿的看法。”

    乔楚:???

    是这个意思吗?她怎么完全没听出来?不是来借调吗?

    陆晓南:“哎呀,老严,你怎么这么直白!”

    乔楚:“……”

    还真是这个意思?

    陆晓南问乔楚:“听周团长说,你是以《反弹琵琶伎乐天》考进来的,但是当时手舞部分和我们原版的稍有不同。”

    说到这,他顿了顿,笑道:“周团长说,他觉得你的更好看些。可以请你给我们演示一下吗?”

    对面陇省团的其他人,尤其是贺嫣,都目光灼灼地看向乔楚,甚至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粤省歌舞团的团长自然是专业的,但他们也实在无法想象,因为飞天舞姿的精髓,不但在整体身形,更在于细微之处,比如手指、脚趾等等,每一个动作都有相应的变化。

    观众席离舞台有距离,而这位乔楚同志只看了一次京市的演出,不但吃透了他们剧中飞天的动作,还融会贯通进一步改进——这真的是一个十八岁姑娘能做到的吗?

    强强相遇,交流、切磋,才能遇强愈强,他们很期待!

    乔楚看向严焕,严焕点点头,她这才站起来,朝众人微微一躬,将自己前世研究的敦煌舞手势,和初版反弹琵琶结合,向他们展示了一遍。

    “部分拆开的单个手型还是原来那些,只是做了一点组合变化,有一些是我自己新加进去的。”

    “我觉得,对于飞天来说,身随神动,是不需要思考的,就像我们人在躺、坐、行走时,也不会刻意去想手脚要怎么摆。”

    “所以,”乔楚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试着微微调整了一下,偏重于自然变化,在身体动作变化快时,手指的动作密集度也提高了一点。”

    陆晓南等人听得十分认真,目光也随着乔楚的解释越来越亮,到最后,陆晓南站起来,大步走到乔楚跟前,握着她的手:“乔楚同志,你有兴趣来咱们团吗?”

    乔楚:“呃,这……”

    “包吃包住,还有水果!”

    “进来就是主要演员,还能亲身去看莫高窟!”

    贺嫣也跑了过来,满脸都是看宝贝的神情,想说点什么,但又想到粤省团两个团长都在,心想:当面挖墙角真是太不厚道了,但是……陆副团,加油!!!

    严焕:“陆晓南,别太过分,我人还在。”

    陆晓南啧了一声:“借调几个月,别这么小气,咱们这剧一直都在修改。”

    严焕:“不借。”

    他可太熟悉陆晓南这家伙了,乔楚这种资质,到哪里都抢手,哪个团收了还舍得放人?真借出去,十有八九收不回来。

    周毅军笑着打圆场:“陆副团,乔楚同志还有别的任务,时间也紧迫,至少一年内都不能外调的,只是恰好这几天上面还在调整任务,所以借这几天是没问题的。”

    陆晓南也好奇,还有什么是非乔楚不可的,于是顺着问了一嘴是什么任务,听到周毅军解释了一下,不由得惊叹这小姑娘想法真是多。

    他笑着说:“将来等你们完成了,咱们就来个珠联璧合,一起上演!”

    *

    一台舞剧是有生命的,诞生后如果不成长,就会原地枯萎。

    《丝路花雨》从首演至今不过一个多月,每次演出后剧组都有认真总结,记录修改点。

    陆晓南觉得这趟来羊城,碰上楚乔真是太幸运了,在分析完手舞之后,因为粤省团答应借调,于是陇省团直接把人接到剧组里,住在专门的招待所里,方便和剧组一起行动。

    白天,乔楚跟着演员们一起排练;晚上,她又跟老师们讨论修改点,在互相的思想碰撞下,新灵感不断迸发。

    陆晓南十分激动,在大家散会后,他直接挑灯夜战,把所有内容都整理成手稿。

    *

    乔楚能参与《丝路花雨》的剧组,最开心的莫过于她的家人了。

    她的父母乔飞宇和梁玉芝也总算回来了,一到老梁家就听到这好消息,每个人既高兴又自豪,逢人就提。

    现在整个大厂区都知道:老梁家的外孙女要去跳《丝路花雨》了!

    乔楚偶尔回去一趟,邻居们都竖起大拇指,她连忙解释说,不是跳主角戏份,只是跳个小角色,没多少戏份的!

    这要是让大家误会可不好了,多尴尬!

    邻居们也没看过,就等着开放演出安排后去抢票。

    羊城的第一场定在广交会,可惜广交会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去的。

    石湾陶瓷作为中外驰名产品,厂方当然也去广交会的,但老梁家都是搞技术的,也不是做销售,老梁疏通了半天,也只拿到了一张票。

    这可是他们家楚楚第一次上这么重要的舞台,他们却不能亲眼看到,都十分郁闷。

    乔楚连忙安慰:“后面还会在剧院演出呢,就在咱省歌舞剧院,到时候再看也是一样的。”

    根本不一样,广交会多重要!那可是中外瞩目,舞台档次就不一样!梁超凡自告奋勇地说:“爷爷,我租个相机,到时候去拍照!回来大家一起看。”

    乔楚哭笑不得,又劝了几句,但老梁家其他人却觉得很不错,就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