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重返九六》 17、开学了(第1/2页)
他们提早了半个小时出门,就怕路上公交车会堵住,从而延误了林源到校的时间。
幸好一路畅通,他们到学校门口的时候已经挤满了人,到处都是送孩子开学的家长,基本上全是父母陪同着孩子一起。
高年级的孩子是自己进去找教室,低年级的孩子都由父母送进去。
林源一年级一班,夏淑珍原本想和赵玉茹一起送孩子进去的,但在人群中找了一会儿都没看到她。
夏淑珍把林源送到教室门口,按照墙上贴的座位表,找到她对应的座位。
“源源,你在座位上乖乖地坐好,等会打铃了,老师就过来了。”
夏淑珍把林源要用的文具从书包里拿出来,给她在课桌上放好。
“妈妈在外面看着你啊。”
夏淑珍指了指教室外面,说完就出了教室,站在玻璃窗外看着林源。
林跃没跟进教室,一直在外面等,看着学校里的设施,心里不停地感叹。
比起小区附近的小学,实验小学到底要气派地多,光是学校占地面积就要大得多了。
绿茵茵的操场上,红色塑胶的跑道看上去就让人舒服,各种运动设备也都很齐全。
林跃刚进学校门口的时候,看到有个花坛,花坛上立着个孔子的雕塑。
他拉着夏淑珍惊叹:“啧啧,这学校可真气派啊。”
这还是他第一次来林源学校,夏淑珍撇了他眼,让他声音小一点,不要像没见过世面一样。
他们站在窗外没多久,赵玉茹和他丈夫也带着儿子匆匆赶来了教室。
把儿子送到座位上后,赵玉茹有些气喘吁吁地:“哎呀,幸好没有迟到。”
儿子今天开学,他们一家人还特意起地早了些,可没想到路上车却抛锚了,耽误了一会儿功夫。
夏淑珍轻拍她的背,让她把气顺过来:“没事儿,老师还没来呢。”
赵玉茹缓了一会儿,才觉得舒服了些,幸亏赶在了老师来之前。
不然这第一次就搞得迟到,得让儿子接下来在学校里多难和其他同学相处啊。
她朝着儿子挥了挥手,让他不要在位置上动来动去地,乖乖地等老师来给他们讲上学的注意事项。
林跃在一旁也和赵玉茹的丈夫搭上了话:“是的啊,孩子第一次开学总得要过来陪陪他们。”
赵玉茹丈夫是机关里的工作人员,平时工作比较忙,今天特地请了假来送儿子开学,毕竟孩子这一生也只有这么一次。
他对着林跃点点头,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嗯,也比较难得。”
两人聊了没多久,就自报家门了,几句话后就交换了电话号码。
赵玉茹丈夫挺敬佩林跃,虽然是个钢铁厂的技术工人,但却有魄力把女儿送到孩子家长非富即贵的学校来。
天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个好的起点,同时可以在优秀的环境下成长。
没过多久,老师就来教室门口让家长帮忙搬下书给孩子们发下去。
发完后,也没家长们多少事,就让他们全都退到校门外。
夏淑珍和赵玉茹正说笑着,谈到林源那天回去后的表现,突然听到似乎有人喊了她。
她调头看过去,发现是上次在工商局遇到的刘庆华,她笑着向他打招呼:“刘总,你也来送孩子的啊?”
刘庆华的儿子今年三年级,对学校里的方位已经很熟悉,早早地就进学校了。
刚好今天他也没什么重要的事要干,他便就和其他家长一样,也等着儿子出来顺便把他接回去。
周围的家长他该结识的也都打过交道了,原本还等地有些无聊,但看到人群中熟悉的身影,他有些来了精神。
上次见夏淑珍还是简简单单的打扮,这次明显换了个人,套裙加上淡妆,十分精神干练的样子。
刚开始他都怕认错了人,后来仔细看看,才走到夏淑珍跟前:“对,这不在这等着他出来嘛。”
“你孩子几年级呀?”
之前他送儿子上学的时候,一直没见到过夏淑珍,学校也刚开不久,估计她孩子是低年级的。
“我女儿一年级,刚把她送进去。”夏淑珍笑着点点头,接着从包里拿出名片递给刘庆华:“上次刘总给了我名片,这次换我给你了。”
夏淑珍现在出门都习惯在包里放上些名片,偶尔办事的时候,靠着名片结识了不少人脉。
刚才在林源教室门口,她和几个孩子家长都聊地不错,彼此也留了联系方式。
其他家长见她穿地很干练,问起她职业,只要她把名片一拿出来,瞬间整个人的气场就不一样了。
她发现,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拓展人脉的办法,屡试屡爽。
刘庆华把名片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珍源”锅串店老板,夏淑珍,就连店铺地址也十分详细
他把名片在手提包里放好,对夏淑珍伸出大拇指,真心夸赞:“夏老板想法不错啊,我改天带朋友去你店里尝尝。”
“非常欢迎你们过来,9月6号开业,还望你能来光临小店哈。”
虽然刘庆华说地有些客套,但夏淑珍不在意这些虚的,重要的是能让她的店在海城名声响起来。
店铺不仅需要能打出自己专有的特色产品,还需要人们口口相传的良好口碑。
夏淑珍的心很大,既然她已经决定自己开店,那就要把它做大做强。
她想让“珍源”锅串在二十年后还很火热,能成为其他游客来到海城后,心目中比较想要品尝的美食。
刘庆华对了下时间,这个星期六他也没什么行程:“行的,可得给我把位置留好。”
“不要到时候等我待朋友去了,没有位置了啊。”
他和夏淑珍开着玩笑,既然她诚心邀请自己前去捧场,他又何尝不给她个面子呢。
夏淑珍也笑着答应他:“行的,肯定给你把位置留着。”
大家都是场面人,夏淑珍前世走南闯北,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她已经非常熟练了。
只不过这次是在她还年轻的时候,她不想再那么应付别人,有些人脉还是需要好好经营的。
她又对刘庆华说:“只要你来,我就给你打折。”
等刘庆华走了后,刚才一直在旁听着,没插话的赵玉茹轻轻撞了下夏淑珍肩膀:“哎哟,夏老板呀,给我打折吗?”
她还没见过夏淑珍和别人恺恺而谈的样子,对生意一道似乎十分了解。
听到赵玉茹带着笑意的话,夏淑珍赶紧让她别取笑自己:“你呀,就喜欢开我玩笑。”
“我们俩啥感情啊,我还能收你钱?”
赵玉茹连连摆手,说她赚点钱也不容易:“感情好归感情好,该给的还是要给的。”
她是真的佩服夏淑珍,一个女人敢在这个下岗普遍的时代,承担着盈亏自负的风险经营吃食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