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300-3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300-320(第6/33页)

梁了。陛下他那时候,居然用了“我”,而不是“朕”!谷梁竟然欺陛下至此!

    霍光咬着牙,红着眼,按着剑。

    他绝对不会让陛下输的,陛下只要做骄傲的陛下,永远赢下去就好了!

    第304章 后记番外

    “一副甲胄, 一柄剑,一场对话,赚了卫不疑和霍光一辈子。他们为天子做屏障, 替他挡下所有鬼蜮伎俩,为他扫平阻碍。刘彻这个皇帝, 很不简单。”

    某网站历史视频里,up主侃侃而谈:“他没有动之以理, 也没有威逼利诱, 他仅仅是利用个人魅力,为两个年轻人设了一场局。”

    “刘据确实是一位仁君,他上位之后推出了不少利于百姓的政策,却又过于仁慈,有仁而无威。在他登基后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他有名亲随无令而在御道上行驶, 他得知后,不仅不惩罚,以示皇威, 反而轻拿轻放。如果不是霍子孟当机立断入宫,当着天子面, 用鞭子狠打那亲随五十下, 将其抽得皮开肉绽, 昏死过去,那刘据这个大汉天子肉眼可见可要完犊子了!你们想啊, 皇帝的威仪就来自于礼法, 没有皇威, 大臣表面上听他的, 心里也要看轻他啊!”

    “要不是小卫霍, 在汉世宗刘彻死后,大汉天下会怎么样,会不会天下大乱,那可就……难说了!”

    “但是,凡事有利有弊,他信任亲友,卫不疑是他表哥,霍光是他太子时候的家令,三人情同手足,不知有多少朝臣弹劾小卫霍跋扈,都被他按下不提,但凡卫不疑与霍光所提政策,只要他不觉得有问题,便会放手让二者施为。”

    “舍得放权,这或许就是当初汲黯参杂黄老之学教导他,所成之果。”

    “他们之间当然也有过争执,比如宗族之事,但最后还是让卫不疑与霍光找到办法,曲线救国了此事——这就是下节课的内容了。”

    “好,课到这里就结束了。明天是精卫节,放假三天,同学们不要忘了作业——一键三连。”

    “下课!”

    郃尧一刷新评论区,就有一部分“学生”叽叽咕咕讨论着课堂内容——

    “彻哥牛逼啊,临死之前还用自己算计了卫不疑和霍光一把!”

    “卫不疑和霍光也好牛逼,谷梁被他们压着一辈子起不来头,真不愧是天子屏障,靠着他们卓绝的执政能力,硬生生送了一个盛世给刘据,都上了历史课本了!”

    “废话,西域臣服,四方请求能上表称臣,海内平稳,国民农税四十税一,劳役三年一次,粮食亩产十石,就连人口,足足暴涨到七千万人口啊!虽然这得益于各种新农具以及科学的耕种方法普及,但是……这可是七千万人口啊!这种殷实家业传给他,外加打包两位能臣,一个顶级大佬冠军侯,这样他还撑不起盛世,彻哥能被气活过来!”

    “就是土地兼并方面有些问题,宗族这种东西最能加剧土地兼并了,农民没有土地,活不下去,才会造反,所以为什么会刘据他一个太子,会相信宗族是好东西?亲亲相隐能够天下太平?”

    “嗐,谁知道呢?”

    “反应咱们华夏现在也是世界中心,这多亏了汉朝打下的良好基础!直接起飞了,芜湖!”

    “所以我最爱汉朝了!”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一句,马迁死了!!!你就不能好好记载汉史吗!歌功颂德就歌功颂德,满篇精卫啊,神啊,白玉京啊,算怎么回事!”

    郃尧也叭叭叭在评论里吐槽了一大堆,吐槽完后,打开自己的企鹅群,发现里面热切讨论起了精卫节要怎么过。

    “明天过节你要去哪里?”

    “当然是去拜精卫啊!假期之后没两周就是月考了!让科举之神保佑我不要挂科!”

    “我也去!听说有个神话故事就是精卫将治理黄河的知识醍醐灌顶给汲黯,才让汲黯在有生之年将黄河治好,至少彻哥那一代在他治好黄河后,再没出过水灾了!刘据那一代也没出过,可惜再往下,黄河又改道了……”

    “精卫像我之前拜过了,感觉精卫好小一个,好脸嫩哦,祂该不会未成年吧!”

    “毕竟死的时候还是女娃。”

    “草,别插刀!”

    “说到精卫,你们去拜神,我就不一样了,我准备明天去博物馆,看国宝!”

    “那副壁画?”

    “对!”

    *

    郃尧走进了国家一级博物馆里,今天是精卫节,这里面人山人海,他一瞬间竟有种当着夹心饼干的错觉。

    旁边似乎是旅行社导游,正在微微压低声音向着团员讲解。

    “我们面前这幅壁画出自汉朝世宗皇帝刘彻治下,自汉世宗起,汉家由祀太一转为信奉精卫神,上面这位女性神明,便是精卫。”

    “根据汉朝神话记载,精卫性格仁善,是新生之日,一天驾驭日车从天上驶过时,偷望了人间一眼,发现凡人艰苦,便私自下凡,化身捕鱼鱼女,传授凡人鱼笼之法。”

    “这就是前三副壁画的故事……”

    郃尧也抬头看向那三副壁画。

    “真美啊。”

    哪怕其中有着女孩赤身裸体,也不会让人用淫邪目光打量着她。这一整套壁画都是艺术品,后面几副壁画更是记载了汉朝时百姓服饰,为考古作出贡献。

    “好像是刚挖出来的,几大博物馆都抢疯了。”

    他旁边一对小情侣在窃窃私语。

    “是抢疯了,我三大姑的二大姨的外孙女的邻居姐姐就在现场,听说当时好几位重量级人物都出现了,说这东西关系到汉史,你也知道,汉史,尤其是刘彻那会儿,太古怪了,很多知识就突然冒出来了,跟挖到智慧之泉,然后井喷了一样。”

    那确实。

    郃尧心说:不知道多少研究汉史的,研究到刘彻那一朝时,发际线都往后移了三厘米,汉朝确实在刘彻手里发展到了将近顶峰,汉朝几乎可以称是当时的世界中心,但是……古怪,太古怪了,它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偏偏司马迁还不当人,写《史记》就写《史记》好了,还偏要给汉家贴金,说是因为他们有神仙青睐,精卫下凡,他们进入了白玉京,得到了华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你怎么不说你们是上了天宫,吃了蟠桃,回来后都开窍了呢!

    那对小情侣说着说着就走远了,郃尧也没当回事,继续顺着人流往前走。

    再走几步,就是另外的展品了。

    那是一座用水晶雕琢而成的掌中宫殿,顾名思义,只有手掌那么大,但是,里面一应奴仆、家具、宠物……俱全,每一个都栩栩如生,又与宫殿连成一体。而宫殿本身便也是雕梁画柱,既精致,又在各处细节上勾勒出汉宫的大气。

    国家宝藏——水晶宫殿。

    听闻是汉朝一位雕刻大师所做,由大汉天子刘彻下令,整整琢磨了三年方才刻成,是他们要献给精卫的礼物。

    《史记》言,这样的艺术一共有一十八件,当初供奉在长安的精卫祠中,只待精卫来取。可惜,后世记载,剩余十七件于乱世中失散,也不知到了哪里,反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