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鹭起: 15、015【星际+古代】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星河鹭起》 15、015【星际+古代】(第1/2页)

    星际旅行是枯燥的,不过,凌青鹭可以看着观景窗一直发呆。小圆表示很不理解,因为星峡人大多没有这种耐性。

    初步适应了环境之后,凌青鹭也开始探索这艘飞船。上次带回去的光刃和阻力场帮了大忙,如果能再带回一些有用的东西,何愁大梁不兴?

    他首先盯上的是一台地形扫描仪,这东西由一架硕大的全息沙盘和许多无人探测机组成,将探测机放出,它会扫描所经之处的地形,在全息沙盘上呈现出来。

    如果把这玩意儿拿到大梁,从此以后想打败仗都难。

    凌青鹭召出漩涡,试图将地形仪塞进去。

    这时候,他才发现另一个问题:如果在移动的飞船里穿越世界,再回来时会不会还在原地?那不就直接暴露在太空里了?

    刚冒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他一阵心悸。好在,很快就运用新学的知识想明白了:星球一直在自转,如果穿越时位置是恒定的,那他第二次不该出现在古棋绝地,应该出现在那颗星球的背面才对。

    又经一番研究,他发现,风云佩是通过输入龙气发动的。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这玉佩在腰间挂了十年,今朝才显现异象,因为他登基之时龙气倍增,满足了发动玉佩的条件。

    穿越之后,龙气有所消耗,过一阵子才能恢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隔一段时间才能进行第二次穿越。

    龙气可以控制穿越时的坐标,只要把坐标绑定在飞船上,就能在移动的空间里进行穿越,不至于发生刻舟求剑的尴尬。

    坐标问题解决了,可凌青鹭试图将地形仪运回大梁的行为,并没有成功。

    他用力将那台大家伙往漩涡里塞,却遇到一层无形的阻力,到一定的距离就再也无法靠近。

    经过反复实验,他最终确认,漩涡通道所能传输的物质量是有限制的。

    不知为何,两个方向的限制并不相同。按星峡的单位“斤”来算,从星际往大梁,最多只能传送三十斤的东西,从大梁往星际,却能传送两百斤。由于凌青鹭也算传送到星际的东西,所以去掉他自己,还有六十斤左右。

    看来,并不能无限索取星际的高科技工具,那么他得好好想想,这三十斤究竟该怎么用……

    ·

    三天时间很快就过了,凌青鹭跟小圆告别一声,便回到了大梁。

    这天晚上举行北宁大胜的庆功宴,宴上自是一片欢声笑语。凌青鹭听着众人的恭维,心里却觉得好没意思。

    宴后,他快步走回寝殿,满心惦记着继续探索星际世界,却被谢秉追了上来。

    “如此脚步匆匆,含英可是乏了?”他胆大包天,竟在私底下直呼皇帝的表字。

    一众宫女太监虽然知道他的举止不合礼法,却也习惯了,主动给他让开道。

    “没有,小谢。”

    “陛下想不想在这大喜的日子里,与臣同游北宁?”

    凌青鹭意外:“游哪里……北宁?今天晚上?”

    “正是。”

    “……好吧。想来自有你的道理。”

    两刻钟后,凌青鹭下了车,抬眼望着上头那块匾:“不、渡、书、楼,你带我来书肆做什么?”

    “并非书肆,这是一座藏书馆。”

    还真是一座藏书馆,进去就是密密麻麻的书架子,只在旮旯儿里搁着一方小柜台。

    谢秉挤到柜台前,对里面打着瞌睡的小童说:“小子醒醒,你家先生何在?”

    童子半耷拉着眼皮,不爱理他,“没有先生,只有书,读书请往里去,找茬恕不奉陪。”

    谢秉笑道:“实不相瞒,我二人听说先生在闹市开了这间书楼,实为钦佩,特赠修书银一份,聊表敬意,还望能见先生一面。”

    说完,他捧出一方金丝楠木的小盒,放在柜台前,微微掀开一条缝,里面是根根金条。

    凌青鹭心中直呼离谱,在书香之所行如此市侩之举,还指望人家搭理你?这个小谢平素不是很会来事儿么,今天怎么这么笨拙?

    结果小童马上抬起头,仔细认了认眼前两张脸,“请教客人上下?”

    “鄙人姓景名川。”谢秉说完就看着凌青鹭,完全没有给他准备一个化名的意思。

    凌青鹭一时不知作何反应,突然想到今晚宫廷夜宴,灯火通明的景象,便脱口而出:“宴灯,我叫宴灯。”

    小童点点头,“先生已经休息了,客人明日再来好吗?”

    凌青鹭只觉得,这家书楼真是怪哉。

    首先,开办藏书馆本身就是很不寻常的事。他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听说独立自办的藏书馆。

    若非书院或官署,谁又愿意将自己的藏书分享给世人?书籍昂贵,也就只有四书五经启蒙教材之类,是普通家庭负担得起的,一本珍稀书籍可以价值千金,绝版书籍更是有价无市。

    开办私人藏书馆,无异于敞开自己的万贯家财,任人索取。

    做出这般义举的人,理应是高洁名士,可是,陌生人只不过奉上一盒钱财,就能见他一面,又显得太过世俗。

    回程的路上,谢秉道:“这书楼在北宁闹市开了已有十年,日夜大开门户,广纳天下寒门。楼中有不少珍本孤本,所以这满京的达官贵人,也总悄悄地叫下人来此,抄录一二。”

    凌青鹭道:“这不该籍籍无名才是,为何我从没听说过?”

    “这书楼的名字向来只在寒门中流传,而高门只是心照不宣,从不诉诸于口。我也是才知道的。”

    “怎会如此?”

    “因为这书楼的主人,名叫海沉舟。”

    “海沉舟?从未听说过。”

    谢秉道:“这海沉舟,原本不叫沉舟。他来自一个叫郴州的小地方,让大家唤他郴州先生,一来二去才叫成了沉舟。”

    凌青鹭一惊,“郴州这个地方有些熟悉,这海姓也……”

    谢秉意外道:“正是那一片海!含英竟然知道他的籍贯?”

    凌青鹭:“海无算,他还没死?”

    谢秉:“巧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也是这般想法。”

    原来他在守城时遇到了一位老者,对其印象颇为深刻,这三天里着人调查,才知道对方居然是大名鼎鼎的“那片海”。

    那片海,指的是前朝首辅,海计,海无算。

    凌青鹭的父亲叫平康皇帝,再上面那位庙号梁文宗,再上面那位庙号梁肃宗。这位肃宗,才是海计正经八百的恩主。

    这可是朔光年间的老臣啊,论资历吊打现在所有的阁老,一晃三朝过去了,他居然还没有死?

    凌青鹭细细算来,朔光五年海计入仕,年仅二十岁,十七年肃宗崩。文宗在位二十年,平康在位十四年……海计如今应该是六十六岁,年纪还不比高澄大,活着也没什么稀奇的。

    这位海先生素有“加冠入仕,而立当国”的壮名,三十多岁就成了大梁首辅。

    秉政期间跟着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