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点我一下,马上暴富[快穿]》 33-40(第10/17页)
接拉到甲板上凌风挂起,碧海蓝天,姹紫嫣红,也是十分风景。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样捯饬一番后,这艘船竟就成了一座海上的移动织造坊。
工坊铺好,就该物色织工了。这倒不太难——明霞坊为官府收缴以后,总有那么几位老织工顾念旧情,不愿去官办织造坊做活,找借口回乡去的。祝锦宸就着往日的花名册,挨个造访,诚恳请老人家再出山,情谊不可谓不真。几位老人家与祝家本就有感情,见到纨绔少爷浪子回头,无有不支持的。
在外颠沛,阻拦了一些人,但最后竟也有五六人等,愿追随祝锦宸前往琼江府,要填满织机,其实也差不多够了数。
人与机器全数到位,这船上织坊,即刻就运转起来。
六台织机,看着数量颇少,全然不比明霞坊当年声势,但实际开工以后,老织工才觉察到,这些织机,原都是经三公子手改造过的。虽然只得六台,产能却是普通织机四倍以上。织出来的布匹,排线均匀平滑,织法紧实细密,也较一般布匹品质更高。
原来这祝三公子在遭仙家迎头痛打以后,频频反思三百年工业发展史,逐渐懂得积少成多、厚积薄发的道理,从此脚踏实地,再不敢再瞧不起那些改个梭子形状、或是加装两个飞轮那样的小设计。
所以翻修船只时,他也与木工师傅一道商量,稍微改进了这条船上所用的织机。减小体积、降低重量,安装了更多的梭子,成就了一般织造坊四倍以上的生产率。即便船上空间并不富裕,请不起太多工人,也能够保证足够的布匹产量。
第一批织物出品以后,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
明霞坊的牌子,他们已不能再打。一间不明不白小作坊的出品,即便品质良好,老字号的布庄与裁缝铺子,也很难看得上眼,销售渠道实在不好铺开。
要怎么将寂寂无名的好东西卖出去,也是一门深奥学问。
祝锦宸灵机一动,就想到了被他翻了几千几万遍,烂熟于心的《莉莉安娜》。
那本书虽以服饰展览为主体,却也同时陈列了包括小物搭配、妆容画法等内容。它的整体设计思路,并非是将衣裳、饰品、口脂这些东西分开销售,而是帮助阅读者构建一个完整的自我想象。
——你想将自己,装扮成什么模样呢?
在这个为“美”而生的大主题下,才是这些小零件的分类贩售。这种大包大揽整条产业链的做法,具有很大的发展可能和利润空间,很中祝锦宸的意。
想法逻辑,其实没有什么错,只是又犯了好高骛远的老毛病。在仙家提醒下,钻了半天牛角尖的祝锦宸才想起来,这个关于美的梦境,目前根本无法实现。
衣裳是要丫鬟姨娘去布庄里采买布料,再找裁缝定制的;首饰金器,是要找专门的金银匠铺子打制的;水粉胭脂,香囊荷包,也都有专门的行商走卒来卖。整个儿就是七零八落,各行其是,若不能在各个领域都建立品质过硬的工坊,要整合产业链,无异于痴人说梦。
祝锦宸终于接受了现实,但他还是不甘心低三下四去求那些布庄。
他一定要想个法子,跳过布庄,直接将织物卖到那些名门贵女的府上!
……这一点,其实就是现代互联网黑话里常说的,打破渠道垄断,直达C端用户。
放在现代,不算稀罕。但祝锦宸一个古代人能跳出思维桎梏,如此不服不甘不信,沈玦还是十分支持的。
不过这件事,单靠祝锦宸自己,又实在是做不来。他一个大男人,如果像那些三姑六婆一般,举着架子,走街串巷,跑到太太小姐们的府上去卖头花布料,怕不是又要被当做流氓,乱棍打出来。
走到这里时,他就想到了那个望仙楼上,哭哭啼啼的小歌女。
虽说有几分人情利用之嫌,但若能邀到小歌女和他搭伙的话,他这些衣裳妆品的生意,进行起来可不就能顺利许多了?
他本人不便回桑禾县,就将那本《道德与法制》交给坊中的老织工当做身份信物,遣人去做说客,顺便也替人赎身。小歌女见了那本《道德与法制》,知是恩人求助,又听说能赚大钱,还不用赔笑卖唱,瞬时便心动了。
她想了一晚,彻彻底底下定决心,来做祝锦宸的白手套。
来的时候,她不仅带了自己的奶娘,甚至还说来了自己的好几个姐妹。
“三公子救过我,我信三公子。”小歌女言简意赅,“而且我们几个姐妹,都想赚大钱。”
“我们无依无靠,家中也没有人,就是要自己有钱。”她颇为老成地总结,其他几个姑娘也跟着点头,“有这个机会,大家都不想错过。”
祝锦宸整个儿目瞪口呆。
本来见白褚在酒楼中欺凌这小歌女时,他还以为这不过是朵菟丝子花,着人去问时,也就是随便一试的心情,没想见这名叫柳如莺的姑娘虽然身世飘零,却十分有主意,还真是个绝佳的拍档。
随柳如莺而来的姑娘们起初还有几分胆战心惊,生怕又被转手卖一道,却不想见到的尽是大船与织机,真的是实打实的织造工作,都是十分高兴快乐。祝锦宸知她们过往生活不易,也并没强逼她们做些什么,而是依着各人的性格趣味,安排了不同的工作。
有那愿与人聊天扯淡的,就多拿些样料小物,出去走街串巷去卖。基础工钱以外,就按照贩售出去的物件多少,按照比例提成。
有那性格安静孤僻的,多留在织坊内,跟着老人家学绣工织法,也是美事一桩。学的快的,织的好的,一样可以多拿赏钱。
由是为止,生产分销全流程打通,生意正式跑动起来。祝锦宸回首一看来时路,惊觉自己竟在这只大海船上,建起了一支由歌姬、花娘、织妇、卖婆组成的娘子军,不觉好笑。
这要教以往桑禾县乡里的客官老爷们知晓,恐怕又要呵斥他下流下作,天生的流氓胚子了。
不知道还以为他享尽艳福,只有船上的人才知晓,祝三公子每日都活得如履薄冰。
小时候给邻家女孩子做花衣裳差点被打死以后,三公子对姑娘们,那是要多敬重就有能多敬重,报复性地要证明自己是正人君子。如今船上老的小的,几乎都是姑娘家,他才似那圣僧进了女儿国,一路往后缩,把自己安排到甲板尽头一间小储藏间里去住了。
船上的姑娘们,多是一路吃苦受难过来的。谁待她们好,一眼就能看得明白。如今在祝锦宸这条船上工作,她们手中有银钱,身上有自由,自是对他十分感激。闲暇时彼此说小话,也知道了三公子家中变故之事,因此到了这进琼江府、卷土重来的计划付诸行动时,一个个都是全力以赴,决计要帮到三公子的忙。
着霓裳羽衣,以歌舞丝竹表演造势的主意,是能乐善舞的姑娘们提的。用这样的方式制造一场凭空幻梦,相信能叫所有人都眼红不已。
在琼江府上下散播传闻、打听四大商行的情报,是形貌平常的老妇人做的。她们走在人群中,显得微不足道,最难惹起怀疑。
那种交织了金丝银线的织法,能流光随转的特殊布料,则是织工们与祝锦宸一起,在织坊中琢磨了一个月,废了无数打版布料后,才做成功的。
至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