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皇叔: 21、第21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嫁皇叔》 21、第21章(第1/2页)

    裴殊度似是有些闪躲地垂了垂眼,又旋即抬起,深邃的双眸映着晨曦,带着些许难言的炽热,浮泛其间的蓝紫、偏又冷锐如极北寒冰,有种水火交溶般的矛盾,无端慑人心魄。

    寄瑶心中慌乱,盯着那轮廓酷似太子的眉眼,忽而又意识到什么,连忙移开了视线。

    “殿下晨安。”

    她含糊而迅速地问了声安,随即就赶紧下榻。

    裴殊度抑了情绪,坐起身,伸手扶了下差点儿被裙裾绊倒的寄瑶,“小心。”

    寄瑶听他嗓音暗哑,仿佛一夜没睡好的样子,心中愈加惶乱。

    昨夜在内寝等他,原是想再劝劝他奏报朝廷的事,谁知稀里糊涂的,竟睡了过去。

    后来,也不知自己到底做了什么,怎地就钻进了他怀中。

    就算是将他错认成了太子,但自己与太子一向恪守礼仪,即便是在梦中,也不至于有任何亲密之举……

    所幸,瞧裴殊度现在的反应,或许并不清楚她做了什么?

    否则以这人的脾气,大概早就发火动怒了……

    寄瑶心思纷杂地下了榻。

    等候在外的桃枝与郡府侍婢,闻声鱼贯而入,服侍二人换衣洗漱。

    裴殊度尚未停药,军医一早送来药汤,嘱咐随膳食同用,寄瑶便也陪着在厢内用了早膳。

    昨晚入城时天色已暗,街巷与郡王府内的景致陈设,看得并不太清。

    此刻晨光明媚,寄瑶自案后环视四下,见屋内格局陈设虽与中原大致相似,但地上的毛皮绒毯、家具上鎏金的狮象图案、各式铜制和玻璃的餐具,又处处透着一抹异域风致。

    当今的高昌王室,是小月氏卢水胡人的后裔,而泰临郡王的先祖,却是中原汉人,也难怪单是起居器物上,便已呈现出胡汉相融的文化。

    寄瑶放下餐箸,打算跟裴殊度提一下上疏朝廷的事。

    这时,穆昭在外求见,送进来了一份书函,奏道:“耿将军派人传来口信,说今早就能到泰临。”

    裴殊度接过书函,迅速研读一遍,抬起头,“波斯使臣入城的消息,军师可否知晓?”

    穆昭在屏风后点头,“知道了,还召了袁副将他们过去议事。”

    “去看一看。”

    裴殊度收起信函,随即站起身就准备往外走,踏出两步后却又顿住,侧首看向另一头的寄瑶,语气有些不自然的低缓:

    “我先出去一下,待会儿回来,带你去拜见郡王。”

    寄瑶心中失望,神情却是无懈可击,亦于案后盈盈起身,敛衽道:“是。”

    裴殊度瞧着她低眉敛首,倒似有几分做人/妻子的模样。

    再想起昨夜她倚在榻前等自己入寝,那一声软软糯糯的“殿下”,心底不禁有些许绵软的情绪丝丝漾开。

    他努力收敛住心绪,移开视线,转过屏风,大步出了屋。

    寄瑶没能谈成事,略觉后悔,转念又想起刚才裴殊度与穆昭的谈话,明白波斯使臣此刻已到了泰临。

    既如此,现下再上奏朝廷,也已经晚了。

    且,高昌王室与郡王府不睦,事情最后能否谈成,也尚可未知。若最后谈成了,西北四州和大魏都能得到实利,倒还好说。若谈不成,再被人参奏一本,那便连辩解的筹码都没有了。

    寄瑶思索片刻,要来纸笔,斟酌着给兄长沈徽写了一封信,再让桃枝传了人进来,为自己更衣梳妆。

    因为要去拜见泰临郡王,她挑了一件联珠团窠纹的蓝色长裙,臂间挽火莲披帛,妆容淡雅,额头一朵小小的莲纹花钿。

    裴殊度议完事,回到屋内时,恰好撞见寄瑶对镜览妆,捋着披帛起身。

    长裙紧窄,形制有几分胡服之风。腰间盈盈一截宝石革带,衬得身姿愈加婀娜。

    裴殊度的视线在她腰间停留一瞬,又极快撇开,负在身后的手指不自觉地攥了下,像是再度忆起了昨夜掌中的那抹柔软感。

    寄瑶见裴殊度神色冷肃地撇开眼,以为他有什么不满,遂解释道:

    “离开王府时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带太多衣饰,路上又弄丢了一个包袱。”低头拢了下披帛,声音轻缓,“莲纹喻佛,波斯尚蓝,联珠团窠也是自西传来的图案,我想着高昌一带胡汉交融,国人又笃信佛教,如此装扮,应是不会出错。”

    岂止不会出错,简直就是面面俱到。

    裴殊度面无表情地“嗯”了声,转过身,“准备好了就走吧。”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屋。

    寄瑶踏入晨光,见廊外景致与中原风致不同,正欲细观,岂料前面裴殊度又突然放缓了脚步,自己差点儿撞上他后背。

    裴殊度微微侧身,语气有些干硬:

    “衣饰不够,就让人去买。泰临不算大,但往来的商客多,市集还算繁茂。”

    寄瑶愣了下,转至裴殊度身侧,仰头看他,“也有成衣铺子吗?”

    到底是女孩,说起买衣服多少都会生出些兴趣吧?

    裴殊度垂了垂眼,视线掠过寄瑶微微睁大的清澈双眸,“嗯”了声。

    寄瑶想起写给兄长的那封信,“那我亲自去选可以吗?”

    裴殊度欲言又止。

    末了,点了下头,吩咐道:“出门时带上穆昭。”

    郡王府的管事,带着仆婢前来迎接,将二人引领至老郡王的居所。

    寄瑶踏入室内,见堂上帷幄轻掀,手持药碗的罗嫣郡主从软榻旁起身,上前向裴殊度夫妇问礼。

    软榻上,躺着昔年在战场上失掉了一条腿的老郡王,容色憔悴,颤巍巍倚着靠垫而坐,竭力维系着军将应有的威严。

    寄瑶听说过老郡王昔日助大魏抗敌之事,心怀敬重,遂执后辈之礼,上前拜见。

    老郡王亦颌首还礼,见寄瑶盈盈立于裴殊度身侧,年纪虽不大,却神态沉静从容,俨然甚有王妃之仪。

    几人各自入座。

    裴殊度与老郡王彼此熟稔,闲聊了些西域军政、边防之事。

    老郡王道:“此番和谈若能成功,乃是造福西域百姓的一大幸事!老夫是担心,咱们的那位国君没有殿下的胸襟和气度,一心放不下从前与魏国交战的仇怨,会在和谈的事情上不予配合。”

    他心头焦虑,忍不住握拳掩嘴咳了起来。罗嫣连忙坐到父亲身侧,为其抚背端水。

    西域商道一向是各族争夺的香饽饽,为了压制住竞争对手,各方政权无所不用其极。建朔七年,高昌国的国主以通商为名,将突厥骑兵放入河西道,掠杀魏国牧人商户,致肃州一地死伤千人。之后裴殊度震怒之下处决了九千突厥俘兵,自此被京中贵人们暗地里称作“杀神”。

    忆起当年战时的惨烈,裴殊度不禁沉了眸色,默然片刻,看向老郡王,缓缓道:

    “郡王戍守西境多年,当知若是突厥人控制了商道,西域诸国必然被其逐一吞并。大魏尚有中原江山为后盾,可与突厥日久持战,而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