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她事业为重[快穿]: 第409章 409真千金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女主她事业为重[快穿]》 第409章 409真千金(第2/5页)

当天晚上9点,钧天民乐团发布第二支演奏视频。

    这一次的演奏视频充满了山野之趣,又带着些许意境之美,发布不到两个小时就被网友们送上热搜,评论超过三万。

    【一人血书求出汉服设计稿,这一套汉服太仙了!】

    【小姐姐们的头饰好像又换了,上一套我翻遍了橙色软件也没找到链接,没想到她们竟然又换了一套,这是定制的吧?】

    【求问曲子的名字,民乐爱好者狂喜,想要学习其中的古琴演奏部分。】

    【团长小姐姐太有才华了,上一支视频里小姐姐们宛如天仙下凡,这一支视频不仅仙气,还有种仙女们在瑶池玩闹的活泼和灵动感。】

    【土拨鼠尖叫!求小姐姐们开个专场演奏会!】

    【求小姐姐们开个专场演奏会,我一定会第一时间捧场!】

    元锦听辛菡念完视频底下的网友评论,黛眉微扬,“你们觉得呢?一场演奏会的时间大概是一个半小时左右,需要学习十到二十首首新的曲子。”

    辛菡跟姑娘们交换了下眼神,挺起胸膛回答,“我们可以!”

    “很好,只要你们有决心,我就能让你们成为最出色的民乐团,将演奏会开到全国各地。”元锦脸上浮起微笑,语气却是前所未有的严肃,“乐曲演奏需要演奏者对乐曲深度了解,并且知晓乐曲创作的背景,接下来你们的课程会逐渐增多。”

    姑娘们信心十足,无人退缩。

    元锦弯着唇角,脸上的神色舒展开来,摆手让她们回去休息,顺便将第二支视频发给杨老师。

    陆夫人的生日宴过后没几天,杨老师便启程去国外做检查。

    听陆励说,老师到了国外后身体一下子就垮了下来,检查结果非常不理想,目前正在接受治疗。

    第一个疗程结束如果预后不理想,就回国。

    老人家讲究落叶归根。

    这里有的她所惦记的人和事,有她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事业,还有无数未了的心愿。

    其实老师在国内的事情全部安排妥当,她身上的力量也到了支撑的极限。

    元锦发完视频,管司晨打来电话,接通就听到她说,“落户手续已经全部办妥,你准备的新闻稿什么时候发出。”

    她抬手看了下手环上的日期,淡淡出声,“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

    落户手续办完,意味着他和原身的养父母再无关系,正好公开自己是乔家千金的真相。

    乔光耀在自己的引导下,收购了一家想要做人形机器人的人工智能企业。公司贷款了十多亿砸进去,他还以个人名义借了一亿多的债务。

    康苏的产品质量出问题导致患者死亡的消息,被他压了下去。

    先放自己是乔家千金的新闻,再放企业产品质量出问题的爆料,康苏易主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乔家千金从小报错的爆料,很早就有媒体报道过,对于真千金的身份,媒体方面一直没有正式公开。

    宁城上层圈子里倒是时不时流出各种传言。一会说乔家千金又土又丑,一会儿说真正的乔家千金,就是跟开元资本创始人关系很好的元锦。

    在陆夫人生日宴上见过元锦的人,大部分都接受第二种说法,认为她才是乔家千金。

    爆料新闻在晚上10点公布,转眼便在宁城上层圈子里传开。一直看不惯乔千宁的几位千金,不断地给她发消息,故意问她是不是真事。

    乔千宁假装自己看不到这些信息,心里却已经想了无数个对付元锦的办法。

    按捺住想要亲手杀了她的冲动,她精心计划了几天,周末一早便跑去城北找元锦。

    然而她却扑了个空。元锦住的民房空了,隔壁也无人居住。

    乔千宁站在空无一人的民房门口,崩溃哭出声。

    同一时间。

    元锦带着乐团的姑娘们,在音乐学院上乐理知识课。

    给姑娘们上课的老师是杨老师的同事,姑娘们一开始学乐器演奏,他也帮过不少忙。

    这些乐理知识课元锦也可以给姑娘们上,将她们带到音乐学院听课,主要是让她们感受大学的氛围。

    她们的学业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因为父母觉得女孩读书无用而终止。

    即使杨老师将她们带出山村,还有很多姑娘认为父母说的对,觉得不读书是件正常的事。大学校园里,那些女孩子们充满朝气的身影,会在无形中改变她们的看法。

    她希望姑娘们能够明白,不读书对她们的影响不是一时,而是一辈子。她们是否有决心去改变自身的命运,有毅力去提高自己的学识,取决于她们想要过怎样的日子。

    一节课上完,元锦合上笔记本站起来,和许老师一块走出教室。

    这一节乐理课,是单独给姑娘们开的周末课程,不收取任何费用,条件是每一首新曲子都要让他看曲谱。

    元锦觉得这个要求不过分,她让姑娘们学习的新曲子,很多都是没能流传下来的古曲。有几首曲子连她自己也不清楚,到底出自哪个朝代,有人喜欢研究再好不过。

    “新发的这支视频效果不错,我翻了下曲谱,还是没找到跟这首曲子相似的同类曲子。”许老师笑着跟元锦说,“我找同事看了,他们也表示没有见过同类的曲谱。”

    杨教授出国前将自己资助的乐团,交给眼前的小姑娘打理,这小姑娘跟个宝藏似的,出手就技惊四座。

    第一首乘船而奏的曲子《江上春远》,视频发布就在业内引起了巨大的讨论。

    无数对古曲感兴趣的学者专家,试图联系这小姑娘拿到完整曲谱。小姑娘谁都不理会,而是直接将曲谱交到自己手里,让自己随便研究。

    他也因此答应给乐团姑娘们上乐理知识课,每周四节。

    “这首曲子我也不清楚出自哪个朝代,师父给我的曲谱上没有注明,我也没有仔细去研究。”元锦无奈摊手,“老师若是觉得有研究价值,尽管拿去研究好了。”

    “当然有价值。”老师失笑,“对了,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年后是我校成立八十周年庆典,我想了一下,希望你的乐团能过来演出。”

    杨老师已确定回国,参加学校成立八十周年庆典。这是她一手带出来的乐团,哪怕换了团长,这些姑娘们能够学习乐器,成为一名演奏者,也离不开杨老师当初无私的资助。

    “没问题。如果有指定的曲子,最好是能把曲谱给我,我好安排姑娘们练习。”元锦想到已准备动身回国的杨老师,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学校周年庆典,大概是杨老师的最后一个念想。

    宁城音乐学院的民乐系,之所以能涌现出许多热门专业,离不开她的耕耘和努力。

    作为最早一批将教育和就业结合发展的发起人,她先后跟国内多个演出公司,达成民乐演奏演出合作。多次组织民乐演奏演出,并将民乐演奏推向全世界。

    国内知名民乐团的成员,就有不少是她的学生。

    “指定的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