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快穿之我是你妈》 180-190(第9/24页)
一天十二个时辰,足足有六个时辰,阿昔的手里都捧着医书。
不过,无论看得有多废寝忘食,阿昔都不会忘记准备她和姚容一日三餐。
但看的书多了,阿昔又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
光是看医书,她记住的东西再多,也没办法融会贯通啊。
每个病人身上的症状,也都会因为实际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很难完全与医书上记载的一致。
姚容给阿昔出了个主意:“你有没有发现,清风镇只有一座医馆,医馆里只有一位大夫坐诊。就算医馆收费贵,每天医馆里还是人满为患。”
没钱的人看不起病,有钱的人看病也很困难。
这就是清风镇的现状。
阿昔一点就通:“前辈的意思是,让我开义诊?”
“是啊。”
阿昔有些犹豫:“我才学了几年医,要是治错了怎么办?”
身为医者,决不能拿病人的安危来开玩笑,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病人的不负责。
“别急,你先听我说。”
姚容拉着阿昔走出院子,来到河边坐下,声音比渐凉的秋风要和煦许多。
“要是担心治错,就治那些你比较有把握的病。”
“反正你是义诊,只要你提前跟病人说明了情况,那就没问题了。”
阿昔有些心动,却还是有些畏缩:“不然我再多看些医书,等我把手里的医书全部看完了再说?”
姚容不给阿昔逃避的机会:“边义诊边学吧。”
当一个人犹豫不决的时候,如果她身边的人非常坚决,那她往往会被对方说服。阿昔犹豫了片刻,一咬牙道:“那就试一试吧。”
做出这个决定后,阿昔的心情一下子就轻松了,困扰她多日的问题也随之解决。
虽说阿昔没有参加过义诊,但当初她听满半雪说过很多次,依葫芦画瓢之下,阿昔也准备得有模有样的。
她没有挑选别的地方,就在自家院子对面的梧桐树下摆了张桌子,旁边挂了个大大的白布,上书“义诊”二字。
只是,义诊之初,并不是那么顺利。
首先,阿昔是个刚到本地的人。
其次,阿昔的年纪一看就不大。
这个世道,众人总是觉得医者年纪越大医术越好。
所以,义诊第一天,有不少人在远处围观,却没有人敢上前让阿昔诊治。
姚容喊阿昔回家吃午饭时,问阿昔会不会觉得有些沮丧。
阿昔揉了揉自己的肩膀:“不沮丧,只是我暂时不知道该怎么改变这个局面,建立我与病人之间的信任。”
姚容往她碗里夹了一筷子菜:“其实有一个方法,能快速建立你与病人之间的信任。”
阿昔端着碗的手顿住了,好奇道:“前辈,是什么办法?”
姚容没有直接告诉阿昔答案:“你再多观察观察,就知道清风镇百姓身上最大的毛病是什么了。”
清风镇百姓身上最大的毛病?
阿昔想了整整一个晚上,都没想出个所以然了。
第二天,她依旧坐在义诊摊子前,只是这回她没有再低头看医书,而是观察着来往的行人,发挥望闻问切中的“望”。
这一看,阿昔就从清晨看到了傍晚。
外出打渔的人陆续回来了。
阿昔原本已经准备收拾东西回去吃晚饭,突然,她停下了脚步,盯着那些走路有些不便的渔夫。
“前辈,我明白了!”
阿昔抱着医书,来到姚容面前,激动道:“是风湿对不对!”
清风镇位于南方,又靠河,本来就比其它地方要潮湿,再加上镇上有很多百姓都常年在河上讨生活,他们的风湿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比起那些大病,这些小病往往不会引起老百姓的注意,可它们的存在,又确确实实会让人感到痛苦难受。
“聪明,就是风湿。”姚容也没想到阿昔只花了一天时间就找到了问题所在,“不过找到问题不是关键,真正难的是如何解决。”
阿昔高兴道:“我前两天在医书上看到了一个药方,这个药方对风湿很有效果,正好,它需要用的草药并不难寻,我明天就去试验一下。”
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阿昔暂时收了她的义诊摊子,先去搜集草药调配药膏。
有渔夫路过院子门口,摇头对同伴说:“你看吧,我就知道小姑娘坚持不了多久。这还不到三天,义诊就开不下去了。还好当时我劝住了你,没让你去找她看病。”
同伴摇头,苦笑道:“我真希望她是个有真本事的,最近天气越来越冷,我腿脚的老毛病又犯了,每天晚上都疼得睡不着。”
“东边那崔老头也是这种毛病,他去了趟城里,找城里的大夫开了跌打药,听说现在好多了。”
同伴沉默了下,还是摇头:“找城里的大夫看病多贵啊,崔老头没有儿子,只有一个闺女,不像我,还得攒钱给儿子讨媳妇。有这看病的钱,还不如留下来重新翻修一下屋子。”
渔夫叹了口气:“你说说,咱们每天早出晚归,打了一辈子的渔,却连个大夫都看不起。这日子过得有什么盼头啊……”
阿昔和姚容采药回来,恰好听到了这番话。
姚容看向阿昔,阿昔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用过晚饭后,她坐在院子里,借着烛火和月光,连夜处理起草药来。
熬了整整两宿,才成功制出三十盒药膏。
看着摊放在桌子上的药膏,阿昔顾不上休息,开始思考该怎么处理它们。
直接拦住镇上的百姓,将药膏送给他们?
这种方法是可以,但它不是最好的办法。
酒香其实也怕巷子深,最好的办法,还是先让百姓们看到药膏的效果。
于是第二天早上,阿昔带着药膏去了之前住的那家酒楼,找到了店小二。
“阿昔姑娘,你怎么来了?”店小二疑惑道。
阿昔没有隐瞒店小二,将她义诊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店小二消息灵通,早就听客人说过这件事情,他只是弄不明白阿昔找他的用意。
阿昔道:“我想问你,镇上有什么人,有很严重的风湿病,但又没钱去医治吗?”
店小二笑了一声:“在我们镇上,这种人太多了。住我隔壁的王老五就是,他一向是靠捕鱼维持生计,但他腿脚的毛病越来越严重,已经很长时间没出过船了,别说看病了,连吃饭都成问题。”
“等你忙完了这边的事情,能带我去见见王老五吗?也许我能够帮上他。”
***
清晨,碧空如洗。
在路过那个栽种有梧桐树的院子时,有人咦了一声:“那个小大夫又来义诊了。怎么回事,今天怎么有那么多人在排队?”
人都喜欢盲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