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皇太子日常: 第48章 048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大宋皇太子日常》 第48章 048(第2/5页)

回去了。”

    赵旸刚回到东宫没多久,崔白就来教他丹青。

    之前,崔白一直在教福康公主丹青。自从赵旸正式启蒙后,他就来教赵旸丹青。

    崔白这个人非常随和洒脱,赵旸和他相处非常愉快。

    跟崔白学画画是一件非常让人愉快的事情。

    崔白画鹅、雀、蝉非常绝。正好赵旸有一只大白鹅。

    赵旸正在跟崔白学画大白。

    崔白每次教赵旸丹青的时候,会跟他说很多乡野趣事,以及动物们的趣事。赵旸每次听,都能学到很多东西。

    “崔先生,你什么时候带我去写生啊?”

    “太子殿下想要出去写生。”

    “当然。”学画画,自然要多去外面写生才对。

    “等过段时日,臣就带殿下去乡野写生。”

    “那我等着啊。”

    崔白见时候不早了,朝赵旸行了个礼:“殿下,臣下次再来教您,今天就先告退了。”

    “崔先生慢走。”

    送走崔白,赵旸准备去福宁宫劝说大臣们回去。

    “爹爹怎么样?”

    元松答道:“官家一直被堵在福宁宫。”

    宋仁宗倒是想去兰林殿,但是满朝的大臣跪在福宁宫的门口,让他哪里都去不了。

    福宁宫里的宋仁宗并没有因为大臣们反对而气急败坏,相反他非常悠闲地看书,批阅劄子。

    张茂实候在一旁,想了想开口说道:“官家,还是让禁卫军把各位相公请回去吧。”这些大臣都一把年纪了,在福宁宫门口跪了半天,身子恐怕吃不消了。如果再让他们跪下去,只怕他们真的承受不住。

    宋仁宗摆摆手说:“他们喜欢跪,就让他们跪,跪到他们满意为止。”宋仁宗最讨厌大臣们用跪这一招来要挟他。当年,他废黜郭氏的时候,他们也跪在宫门口反对。他当年没有让他们成功,今年更不会让他们如愿。

    “可是,官家,大臣们要是一直跪下去,他们的身子会吃不消的。”这次满朝的大臣们都跪了,如果全都是跪病了,朝堂要怎么办。

    宋仁宗面无表情地说道:“吃不消,他们就会乖乖回去,让他们跪。”他倒要看看,他们这次能跪多久。“不要给送他们送水、送吃的。”

    见宋仁宗这次这么坚决,张茂实也不好再说什么。

    “是,官家。”

    这时,赵旸已经来到福宁宫的门口,见晏殊他们还挺着腰背,表情坚决地跪在门口。

    有不少大臣跪得脸色都苍白了,还紧咬着牙跪着,这份骨气……怎么不用在正道上。

    “晏先生,你们要跪倒什么时候?”

    见太子殿下来了,大臣们仿佛看到了希望,一个个眼神灼热地看向太子殿下,当然他们没有忘记行礼。

    “臣参见太子殿下。”

    “不用多礼。”

    “太子殿下,请您劝说官家收回成命,不要册封陈氏为美人!”

    “太子殿下,陈氏出身低微,又嫁人生女,绝不能进宫为妃。”

    “太子殿下,请您劝说官家。”

    “太子殿下……”

    赵旸知道他一来,满朝的大臣就会请他劝说爹爹...

    不要册封陈氏为美人。

    “晏先生,你们先起来吧。”赵旸伸手去扶晏殊,但是被晏殊拒绝了。

    “太子殿下,官家不收回旨意,臣等绝不起来。”晏殊的态度非常坚持,“太子殿下,您请回吧。”

    “晏先生,爹爹心意已决,你们就算跪倒天荒地老,爹爹也不会改变主意的。”赵旸劝说道,“你们也知道爹爹的性子,你们再怎么跪也是没用的。”

    “太子殿下,求您劝劝官家吧。”

    “太子殿下,您一定要劝劝官家。”

    “太子殿下,绝不能让陈氏进宫为妃。”

    大臣们反对陈氏进宫为妃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陈氏出身低微,又嫁过人生了女,不配入宫为妃。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怕陈氏会成为第二个刘太后。

    刘太后当年也嫁过人生过子,先帝不顾众人反对,坚持接刘太后入宫,之后又专宠刘太后,导致刘太后把持朝政不少年。

    被刘太后把持朝政的恐惧,大臣们到现在都没有忘记。

    其实,刘太后把持朝政的时候,为朝廷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说实话,如果不是她垂帘听政,大宋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大臣们不能接受女人把持朝政,不能接受他们被一个女人指使,所以哪怕刘太后对大宋有功,他们也当做不记得。

    陈氏如今跟当年刘太后一样,再加上官家对陈氏念念不忘,大臣们非常害怕陈氏以后会像刘太后一样把持朝政。

    “各位,你们求我也没用,我并不能改变爹爹的想法。”别看宋仁宗平时很疼爱他,但是牵扯到他最爱的女人这件事情,他爹爹是绝不会听他的,所以他没有开口劝说。

    如果他开口劝说宋仁宗,他爹爹一定会怀疑是曹皇后让他劝说的,然后把怒气发泄到曹皇后的身上。

    赵旸自己被骂无所谓,但是绝不能让他嬢嬢被骂。

    “各位,太子殿下还小,官家不会听太子殿下的话。”晏殊是宋仁宗的先生,可以说他看着宋仁宗长大的。他是这个世上最了解宋仁宗性子的人。“太子殿下,您请回吧。”

    “晏先生,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们出事啊。”赵旸苦口婆心地劝说道,“你们要是全都出事了,朝堂怎么办?”

    “太子殿下,在官家收回旨意之前,臣等绝不会出事。”

    宋仁宗得知儿子来了,让张茂实把赵旸接进来。

    张茂实走了过来,先给赵旸行了个礼,随后说道:“太子殿下,官家请您进去。”

    “太子殿下……”有不少大臣们殷切地望着赵旸。

    赵旸对他们点了下头,随即跟着张茂实进了福宁宫。

    大臣们见赵旸答应了,一个个面露欣喜。

    “见过爹爹。”

    宋仁宗对赵旸招了招手。

    赵旸走到宋仁宗的身边,奶声奶气地叫了一声:“爹爹。”

    “你怎么来了?”宋仁宗想到什么,不悦地皱了下眉头,“皇后让你来的?”

    “嬢嬢让我劝大臣们回去。如果大臣们还是坚持不回去,就让我叫禁卫军强硬地把大臣们架出宫。”

    宋仁宗面露狐疑:“皇后不是让你来劝朕的?”

    赵旸反问道:“爹爹,你希望嬢嬢劝你啊?”

    宋仁宗被赵旸问得愣了下,随即说道:“不希望。”皇后居然不是让旸旸来劝说他的,这让宋仁宗心里有些小小&...

    30340;失落。他有点希望曹皇后来劝说他,但是又不希望曹皇后来劝阻他。

    “爹爹,大臣们让我劝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