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与驸马的二三事: 大结局(下)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她与驸马的二三事》 大结局(下)(第2/3页)

一个月一封,雷打不动。闹闹一开始还总是念叨着谢随,但孩子到底是孩子,时间久了,她有了新玩伴便很快把谢随的事情忘在了脑后。

    生活总算是回归了平静。

    这日,闹闹跟着周明夫妇去临镇游玩了,冯妙瑜难得清闲,她悠悠闲闲在城里逛了一整天,等回去时天都黑透了,天上飘着细碎的雪花,等她走近了,才发现有个人僵僵地蹲在院子门口。

    是谢随。

    似乎是来的匆忙,他只穿了一身单薄的秋衣。这样的打扮在盛京自然是正好的,可是在孤叶城可就太冷了。

    也不知道他在门口傻等了多久。

    “你怎么过来了?”

    冯妙瑜忙开门让他进屋,她真怕他会冻死在她家门口。

    想来怪晦气的。

    “旬,旬休。”谢随艰难道,“我明晚就得赶回去。”

    那还跑来做什么!

    “闹闹和我弟弟一家去临镇玩,过两天才回来。你是见不到了。”冯妙瑜说着,从柜子里扯出一卷厚被子扔给他,有些嫌弃,“我这没你的衣裳,去后面把湿衣裳脱了自己裹着,别着凉了。”

    想来他若是着凉染上风寒一病不起,就可就又有理由赖在她这里不走了。

    只是到了夜里,谢随却又为难起来。望着屋里唯一的一张小床,他想了想说:“我还是去西厢房睡吧。”

    如今西厢房改做了客房,

    可惜冯妙瑜没多少客人,那屋又阴又冷,几乎就是当半个菜窖用着的,哪里是能睡人的地方。冯妙瑜心想他这个时候倒矜持起来了,她往床里侧了侧身,拍拍空出来的位子,“你来之前也不知道差人过来说一声的。别磨蹭,我明天可还要早起去荣夫人家上课的。”

    这可是意外之喜。

    谢随喜滋滋抱着一卷花花被子在冯妙瑜身旁躺下了。

    这晚两人果然没能早睡。

    感受到冯妙瑜近在咫尺的轻柔吐息,谢随搂着她腰的手臂又紧了紧。

    “妙瑜,我们明日一起回盛京吧。”

    “好端端怎么又说起这个了,”冯妙瑜十分不解。她是个正常女子,谢随也是个正常男子,有七情六欲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吗,怎么又扯到回盛京上面去了,“我在这里过得好好的,回盛京做什么。”

    这天下早已改换名姓了,她一个旧朝公主,回去也怪尴尬的。

    “可……”

    谢随一时词穷,他突然觉得自己好似那等腌臜地方里等候女主子临幸的相公。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相公……毕竟他是千里迢迢自己送上门的,还是免费的那种。

    ——

    一转眼,三年就这样过去了。

    冯重曜因为早年的流放生涯落下了病根,御宇七年有余,身体却渐渐有些吃不消了,立储一事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大皇子已去,储君的人选倒是没多大的争议,只是眼下太子只有十岁,主少国疑,想来还需得有个得力可信的人在旁辅佐才是——这位辅臣的人选可是个大问题。

    要肩负引导未来国君走上正轨的重任,性情,能力,出身,经验,缺一不可。

    王公公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了内室。

    “陛下,这是今日收到的折子,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整理好了,还请您过目。”

    冯重曜揉揉眉心,“佐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着落吗?”

    “是,”王公公迟疑了一下,“不过谢大人又上奏举荐人选了。”

    “不会又是……”冯重曜只觉得头疼的更加厉害了。

    “正如陛下所料,谢大人又上书举荐永乐公主担此重任了。”王公公说着,不由得苦笑了两声。

    虽说永乐公主的的确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但谢大人在这里面究竟又掺杂了多少私心?

    “三年了,孩子都两个了,还把人哄不回来,天天没名没分的往人家跟前凑。真是……”冯重曜咬牙,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算了,你去叫谢随过来。”

    “是。”王公公应诺下去,又很快回来复命,“陛下,谢大人已经出城了。”

    冯重曜:“不会又去孤叶城了?”

    “奴才估摸着,正是。”

    冯重曜沉默良久,最后长叹了口气,疲惫道:“罢了,罢了!你且拿纸笔过来吧。”

    ——

    半月后。

    冯妙瑜心情十分复杂的从官差手中接过了圣旨。

    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谢随从中作梗。这些年他改变不了她的想法,就借皇帝圣旨弄她回盛京,冯妙瑜都能想象得出她回盛京的那日谢随脸上的表情——那压着的嘴角和忍不住得意的微挑的眉。

    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

    好在圣旨上并未规定上任时间,这事不急……冯妙瑜心生一计,她一骨碌起身唤了侍女进来。

    正巧林修远要回盛京探亲,冯妙瑜便安排了乳母和丫鬟,托林修远将小的先带回盛京交给谢随管着,自己则收拾了行囊带着闹闹一边沿路游玩,一边慢悠悠地往盛京走。

    自从小的出生后,她难免会有些顾不到闹闹的地方,眼下倒是个机会。母女两一路上玩得开心极了,只有在盛京等待母女两回去的谢大人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立难安。冯妙瑜乘坐的马车才入京畿,谢随便立刻带人去接。

    再不去接人,天知道她们还要在外面晃悠多久。

    马车缓缓驶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八年过去,这里似乎没多少变化,沿街叫卖的小贩,步履匆匆的行路人,闹闹好奇地趴在窗口,“这里就是娘亲长大的地方吗?”

    “是啊,”冯妙瑜有些怀念地说,“你喜欢这里吗?”

    “感觉和孤叶城完全不一样。要说的话,这里更热闹,街道也更漂亮些,但是又好像太过于规整,刻意了。”闹闹说。

    冯妙瑜笑着往窗外瞟了一眼。路边停着一辆马车,似乎是家骨董行的马车,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正站在外边盯着下人搬运货品。许是天气炎热,他歪头抹了把汗——

    那账房先生有张她所熟悉的脸。

    冯敬文。

    冯妙瑜突然喝住车夫让他往回走,可等他们的马车退回去后,那个账房先生和马车早就不见了踪影。

    “怎么了?”谢随问她。

    “没什么,是我看错人了。”冯妙瑜摇了摇头,想来这么多年过去,冯敬文也早有了自己的生活,又何必再相认勾起许多前尘往事呢,“走吧。”

    马车于是继续向北走去。

    马车先在长公主府稍作停留,闹闹留在长公主府休息了,而冯妙瑜和谢随匆匆换了身衣裳,两人接下来还得入宫觐见。

    熟悉无比的延禧门。

    门口围了一圈人。仁亲王夫妇、颜先生、白大人、夏大人……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上前道贺,这阵势让冯妙瑜有些茫然。

    “是你安排的吗?”她偷偷问谢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